第二节 如何撷取关键词(1 / 1)

关键词的词性与精简度

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不论透过口语表达或书写呈现,基本结构单位是“语词”,小娃娃牙牙学语就是从一个个语词开始,然后慢慢增加。从文法角度而言,一个句子的基本组合是“名词”与“动词”,语言中的语法经由高频优选与语意亲疏的原则,来符合所谓的概括准确性与描绘准确性。因此,我们是透过分辨句子中的基本单位“语词”,及其各种组合规律来了解语意层次所要传达的知识。

如第一章所述,思维导图起源于语意学当中的语意网络图。思维导图法的关键词运用原则是: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加上必要的“形容词”“副词”或“连词”等。

至于思维导图笔记,内容要丰富或精简到什么程度,简单的判断准则就是:删掉这些语词,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就可以删除;若删掉会产生疑义、误解,就得保留,甚至要加入更多的补充说明。所以,关键词的精简程度,必须考虑到思维导图使用者对该主题的熟悉度或相关背景知识。

关键词语词的数目

1999年某一天,我应邀到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讲授思维导图法课程。当天上午有一位学员很早就来报到,手里还拿着博赞先生的著作The Mind Map Book,和几张他应用在工作上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笔记。

他走到讲台向我表示:“老师,我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工作上的帮手已经好几年了,觉得它用来整理文献资料好像还不错,但对于创新思考、工作计划、问题分析等,好像跟其他工具差不多,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但我听上过您的课的同事说很受用,所以今天特地报名来这里上课。”

我听完之后,再看看他的思维导图笔记,立刻知道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在他的思维导图当中,每一线条上都写着长长的一串字,这会限制我们大脑的思考,难怪他会觉得效果有限。

我常在课堂上举一个例子:一盒500片的乐高积木,你觉得用强力胶把10片黏在一起,形成无法拆开的50大块,再给小朋友去玩比较好?还是保留原本的500片比较好?答案当然是“保留原本的500片比较好”。这样在组合时才会有更好的选择与创意。

同样的道理,在思维导图的每一线条上,关键词的数量尽量以“一个”语词为原则,必要时才使用两个以上语词在同一线条上。

采用“一个”语词作为关键词来整理读书笔记的优点是:对知识的统整会更具有自由度与结构性。

·图4-9 文章笔记关键词的数目

但针对书名、章名、节名、专有名词、成语、不可切割的概念等,还是允许整个句子书写在同一线条上,但建议不要用“底线”的样式,而是改用“图文框”比较合适。

图4-10是我在2001年手绘的一张古董级思维导图范例,忍不住拿出压箱宝跟大家分享。现在科技进步,绘制思维导图的计算机软件很普及,手绘思维导图已逐渐被淡忘。但若要强化对内容的记忆,或增进对主题创意思考的效果,手绘思维导图的功效其实优于计算机软件。

图4-10左下方的“训练课程”“学习如何学习”等,都属于主题或专有名词,因此允许两个以上的语词出现在同一线条上,但采用的是图文框形式。

·图4-10 文章笔记关键词以图文框形式呈现

关键词思维导图的优点

从语法知识的角度看,思维导图法所展开的树状结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义,避免语意的歧义。

例如:教室里坐着认真读书的小明与小华。

请问,小明认真吗?应该是。

小华认真吗?可能是,也可能不一定。

这句话中“认真读书的”可以同时修饰小明与小华,也可能只形容小明是个认真读书的同学,小华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厘清。

但是,我们以思维导图来呈现“教室里坐着认真读书的小明与小华”

这句话,就可以很清楚两人的情况。

·图4-11b 只有小明认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