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意?
天马行空的想法算是创意吗?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生活当中的情境。
晚餐吃什么?大伙七嘴八舌提出一大堆建议,有些满合适的,有些简直是鬼扯,最后在一大堆提案当中,我们再依据实际的情况或需求做出决定。
得过两届诺贝尔奖的鲍林(Linus Pauling)曾经说,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首先就得产生许许多多的方案,然后再把不合适的删掉,这也就是脑力激**的重要法则。
在脑力激**的过程中,分成扩散思考与聚敛思考两个阶段,在扩散阶段讲求想法的数量要多,到收敛阶段才从很多的想法中,依据我们的目的及想法的价值性去做选择。
由此可见,在我们生活中的创意,虽然最后的要求是“新的”“有用的”才行,但在扩散思考阶段允许一些荒诞不经的想法出现,而有时候这些想法很可能会成为伟大发明的契机也说不定。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因着迷于鸟类的飞行,在他的手稿中发现有飞行器设计图,当时的人一定觉得不可思议;16世纪明朝的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生龙活虎地描述孙悟空驾着筋斗云瞬间飞越十万八千里。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构想,却蕴含着新发明的暗示。到了20世纪初,莱特兄弟驾着飞机翱翔天际,实现了达·芬奇的梦想。
公元前139年西汉文献《淮南子》中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而在1969年人类还真的登上月球漫步,甚至今天美国太空总署已着手研究移民火星的可能性。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里都有一个创意精灵,就看你是否能发挥想象力,让创意的精灵尽情飞舞,所以爱因斯坦也特别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创造力情意倾向小测验
以下几个小问题,请你先做个自我检测,看看创意精灵有没有在你的心中!
1.【Yes/No】碰到不懂的事情会一直问:“为什么?”
2.【Yes/No】经常做白日梦,如幻想自己中乐透头奖的样子。
3.【Yes/No】工作或读书时,会设定比目前再高一点的目标,并且想办法达成。
4.【Yes/No】明明知道成功概率不高,但是为了理想,还是会努力往前冲。
5.【Yes/No】对新产品充满兴趣。
6.【Yes/No】阅读书本文字时,脑海中会浮现内容的画面。
7.【Yes/No】家中电器或家具坏掉时,会想办法自己修理。
8.【Yes/No】对于不确定的事情,甚至可能会面临的危险,也想尝试看看。
第1、5题代表好奇心;第2、6题代表想象力;第3、7题代表挑战的心;第4、8题代表冒险的心。每一项目两题都回答“Yes”表示“优”;只有一题回答“Yes”表示“普通”;两题都回答“No”表示“差”。
以上测验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自己的创意精灵,如果你有兴趣了解自己的创造力究竟达到什么境界,可以透过专业的“威廉斯创造力测验”自我评量喔!
创意生活标杆
人类历史上不乏创意天才,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李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最为人津津乐道。根据国际知名潜能开发大师迈可·葛柏(Michael Gelb)的研究发现,达·芬奇之所以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是因为终其一生都保有七大生活习惯──好奇心、实证精神、五官感受、包容、全脑思考、优雅仪态、关联。他将研究成果发表在《7 Brains:怎样拥有达·芬奇的7种天才》(How to Think Live Leonardo da Vinci)一书。
我曾经在2002年将该书的内容重点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刊载在《多元知识管理:思维导图法进阶篇》里,获得许多读者的喜爱。可惜那本书目前已经绝版,我特地借用本书一小块篇幅再次与大家分享(图3-1)。所有习惯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只要用对方法与工具,新的好习惯是可以慢慢建立的。接下来透过模仿达·芬奇的七个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来滋养创意的人生吧!
·图3-1 《7 Brains:怎样拥有达·芬奇的7种天才》书中内容重点
模仿达·芬奇的七种生活习惯
一、好奇心
达·芬奇从小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整日观察鸟类飞行、动物行为、植物生长周期、水的流动。在他一生当中,总是不断地问“为什么”,对新知的追求永远不满足。
|生活中的小练习|
1.每天自问几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蠢问题,如“鱼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淹死?”这类问题。
2.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没有时间压力下,准备白纸、彩色笔,在纸的中央图文并茂地写下一个你觉得很重要的事情、问题或疑惑。如“孩子为什么要上学?”,然后放松心情,在脑海中思考过后,把想法以思维导图笔记的方式,从中心主题的图像延展开来。此时的思维导图可以是逻辑联想,也可以是自由联想,或混合两者皆可,重点是让思绪很流畅地表达出来。
二、实证精神
“不正确、不完整的知识,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所以,我们要有追根究底的习惯,透过实际的体验或查证,验证知识的真假。达·芬奇对每一件引发他好奇的事情,都会实际地去观察并记录结果,因此他自称是“经验的门徒”。在他的笔记中,曾经详细描述鸟类飞行的动作。直到20世纪有了高速摄影机之后,才证明五百年前达·芬奇的观察记录完全正确。
古有名言:“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这句话告诉我们,必须透过实际行动验证所学的知识、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生活中的实证精神就是得深入探索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重新思考理所当然或荒谬愚蠢的事情,遇到不懂的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论是上网查询或请教专家。
|生活中的小练习|
1.对你曾经自问的看似理所当然的蠢问题,进一步思考、查证、找答案。例如思考“鱼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淹死?”,可以从鱼的呼吸器官是怎样的,为何鱼在水中才能顺利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有没有哪些鱼可经由辅助器官呼吸……切入查询。
2.上网找资料时,养成最少从三个不同的来源,求证知识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3.行千里路,也读万卷书。旅游前先阅读相关信息,在旅游时验证书中内容;旅游时观察到的新事物,当场或事后马上查询相关数据,进一步验证所见所闻。
|生活中的小练习|
三、五官感受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始,我们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来接收外界信息。
达·芬奇认为实证精神的秘诀是经由感官显露,尤其是视觉。“懂得如何观看”是达·芬奇的座右铭之一,也是他成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重要生活习惯。
因此,培养敏锐的五官感受,让我们不仅可以洞察先机,也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视觉】
1.以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例如,以小孩子的高度观察熟悉的环境、抬头看你平常以平视角度走过的街道,看看是否有些新发现。
2.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某个主题画面,并融入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例如,浮现“婚礼”的场景,不仅看到婚宴会场、新郎新娘……也听到音乐与祝贺声、拿酒杯的触感、大啖美食的口感与闻到香水味道。
【听觉】
1.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周遭有哪些不同的声音?试着听出这些声音的远近层次。
2.听音乐时,试着感受旋律中所要表达的情绪。
【触觉】
1.闭上眼睛,请家人或朋友拿一样东西给你,让你用手触摸探索这件物品,尽可能去感受它的形状、重量、温度、材质等。
2.触摸树干、树叶、花草、泥土,感受大自然的原始触感。
【味觉】
1.品尝三种类似的食物或饮料并描述它们的差别。如轻度、中度与重度烘焙的茶叶;台湾啤酒、青岛啤酒与海尼根啤酒。记得每换一种品尝之前,要先漱口或喝口白开水,以免混淆味觉。
2.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仔细品尝食物在口中不同层次的美味。
【嗅觉】
1.尽可能生动活泼地描述你在当下所闻到的味道。
2.拿出你的皮包、衣服、书籍等,闻闻它们的味道,并记录下你的感觉。过一阵子之后,再拿出相同的东西,做同样的练习,看看感觉是否有差异。
【五官统合练习】
1.听一首音乐,试着画出形状、颜色,描述它的味道等。
2.看着身边某个人,试着说出他像是哪一类型的音乐,或者哪一个季节。
四、包容
生活中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带给我们焦虑的感觉。如果能学习去接受这些事情的不确定性,就可以用更坦然的态度去面对,避免忧郁症的发生。对达·芬奇而言,包容就是愿意接受暧昧不明,拥抱吊诡与不确定性,这也是生活在忙碌世界的上班族必须面对的修炼。
|生活中的小练习|
1.试着开始一趟没有事先规划安排的随性之旅,看看在旅途中有哪些意外的惊喜与乐趣,并坦然接受诸多的不便与困扰。
2.听到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声音,不要急着反驳或拒绝听下去。不妨把话听完,再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以什么为根据。
五、全脑思考
以前常听说有所谓的“半边聪明人”“左脑人”“右脑人”。其实我们从一出生就同时拥有左右脑,只是因为环境或教育的关系,慢慢地有人就比较擅长某一方面的才能。
至于左右脑各有哪些心智能力呢?1981年获颁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美国神经心理学家史佩利(Roger Wolcott Sperry)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左脑擅长处理文字、数字、逻辑、行列、顺序与窗体,右脑则擅长韵律、空间、想象力、影像、色彩与完形(Gestalt)等。后续一些科学研究也发现,我们人类在处理某一件事情时,不会只用左脑或右脑,而是左右脑一起工作。
对达·芬奇而言,艺术与科学是不可切割的,他强调艺术家表达人体力与美的能力,来自对解剖学的研究。由此可见,达·芬奇不仅是研究艺术的科学家,也是研究科学的艺术家,是一位典型的全脑思考天才。
平日经常面对紧张工作或读书压力的人,也可以借由艺术抒解紧绷的情绪,活化大脑,提升创造力。
|生活中的小练习|
用全脑思考的思维导图作为读书笔记,或构思工作计划、分析问题等。
六、优雅仪态
现代人由于课业压力大或工作忙碌,明知运动的重要性,但永远是纸上谈兵。加上饮食不正常,日积月累下来,不仅身材走样、健康亮起红灯,还得拖着疲惫的身心面对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工作,时而思考迟钝,时而注意力无法集中。
达·芬奇的肢体天赋,和他的艺术天才相得益彰。他是一位热爱运动的艺术家,除了力大无穷,马术更是高超。而且,他均衡使用左右手,不论写字或绘画都是左右开弓,加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谨防愤怒、避免悲伤,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身心各方面都取得平衡发展。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透过仪态训练,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跟着达·芬奇教练学习健康、活力、有氧的人生!
|生活中的小练习|
1.拟定一套运动与饮食计划,并确实执行。
2.试着两手轮流使用,提东西、拿筷子、开门锁、操作鼠标等。
七、关联
达·芬奇堪称是天才中的天才,拥有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其秘诀之一就是终其一生都在尝试结合不相干的元素形成新的模式。
生活中许多的发明也有不少类似案例。例如,大家所熟悉的魔鬼毡,原本只是有芒刺的果实黏附在衣服上难以抖落,而这个发现触动了发明者的灵感,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终于完成今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好帮手。如果你愿意像达·芬奇一样,尝试着思考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性,或许有朝一日你也能成为发明家喔!
|生活中的小练习|
1.随便找两样东西,说出它们之间最少三个关联性。如“衣服”与“保特瓶”。保特瓶回收之后,可以制成衣服;衣服包在保特瓶外面可以保温;衣服可以设计成装保特瓶的袋子。
2.选两样你喜欢的东西,思考它们的制造过程中出现哪些相关联的事情。如“茶壶”与“手机”。茶壶用泥沙烧制而成,手机的IC芯片也是提炼泥沙中的硅所制成。
创意生活奔驰法:SCAMPER
除了模仿达·芬奇的七种生活习惯,还有一项也是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去实践的指导方针,称为“创意奔驰法:SCAMPER”。这个方法是由伊伯尔(Bob Eberle)修正脑力激**法创始人奥斯本(Alex Osborn)的检核表法而来。
SCAMPER由七个英文字的前缀所组成:
S(Substitute something)可以替代什么?或找什么来替代?
C(Combine)可以相互合并或结合吗?
A(Adapt)可以适用在哪些场合?
M(Modify/Magnify)可以修改吗?可以变大吗?
P(Put to other uses)可以改变用途吗?
E(Eliminate)可以删除或减少些什么吗?
R(Rearrange/Reverse)可以重新排列或颠倒位置吗?
简单来说,SCAMPER代表激发灵感的思考方向。在说明它们的意涵之后,接着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给大家做个参考。
Substitute something可以替代什么?或找什么来替代?
喝酒不开车的道理大家都懂,政府透过电子媒体、平面媒体不断向民众倡导这项政策,也在重要路口随时临检,但酒驾事故仍然层出不穷,这是因为民众没什么感觉,根本不害怕!
2013年农历春节前,我经过捷运板南线板桥站出口时,看到新北市政府以改装警车取代传统的文宣海报、电子广告牌。相信看到的民众一定很有感觉,以后参加尾牙餐会,想喝两杯的就别开车喔!
·图3-2a SCAMPER~替代
Combine可以相互合并或结合吗?
2006年我应香港博赞中心邀请,担任思维导图法比赛的评审与讲座,会场设在香港荃湾商会学校。抵达时,看到礼堂的椅子排列得非常整齐,令我十分惊讶与佩服。蹲下仔细一瞧,发现原来椅子结合了勾扣,让彼此可以合并在一起。
哈哈!看到没,曹操当年赤壁之战就栽在这个连环扣上,不熟悉水性的曹军将船舰首尾相连,结果被一把火烧得丢盔弃甲。但这个概念用在学校礼堂的椅子上,却是很实用的一项生活创意呢!
·图3-2b SCAMPER~合并、结合
Adapt可以适用在哪些场合?
本章一开始就提到,生活中的创意不仅要求是“新的”,而且得是“有用的”才行。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动脑筋,思考同样的东西或概念,可以适用于哪些不同的场合?
·图3-2c SCAMPER~适用
例如,保护西装、大衣的保护套,平常使用于外出旅游的场合。2000年我应邀前往日本北海道札幌授课,课后学生请我到一家烧烤店用餐,店家很贴心地准备了衣服保护套,让我们把西装外套放置其中,以免黏附烧烤的烟味。原本用在旅行时保护衣服的套子,也能适用餐厅用餐的场合!现今这种服务已经很普遍,但日本的餐厅在15年前就有这种服务,由这点观察,日本确实有不少生活中的创意值得我们取经学习。
Modify/Magnify可以修改吗?可以变大吗?
2014年夏天的某个午后,我漫步在大安森林公园附近,突然看到一幕让我觉得非常暖心的景象。一位出租车司机把他的后备厢改装成可以让轮椅固定、顺利上下车的设备。在好奇心驱使下,我上前与这位司机大哥聊了一下,原来他会做这样的改装,是因为察觉高龄化社会的来临,未来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更令我感动的是,提供这样额外的贴心服务,居然也是照表收费。没错,看到别人的需求或不便,就是自己的机会,稍微做个改变,商机无限!
·图3-2d SCAMPER~修改
给客户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是每一家商店追求的目标。有一天跟同事到忠孝东路与东新街口吃火锅,路上经过一家销售灯具的商店,看见店门口放置一个比人还高的放大版台灯,而且还真的会亮!看着上面“请跟我合照”的字条,忍不住内心的冲动,立即上前拍照,并上传脸书打卡与朋友分享。这么一来最大赢家是谁呢?当然是这家灯具店,我在帮他免费宣传打广告啊!
·图3-2e SCAMPER
Put to other uses可以改变用途吗?
著名的“新编创造思考测验”在语文测验项目中,有个题目是“竹筷子的不寻常用途”,也就是竹筷子除了当餐具夹食物之外,还有哪些用途?换句话说,思考某一件东西,除了原本的功能之外,它还可以有哪些用途,是创造力当中很重要的能力指标之一。
我的古董机械表很不人性化,每个月都得手动调整月份、日期指针,而调整的按压孔很小,我的法宝就是将原本作为文具的回形针,改变用途成为修手表的工具。
·图3-2f SCAMPER~改变用途
Eliminate可以删除或减少些什么吗?
数学有加法也有减法,创造思考同样也有加法(Combine)与减法(Eliminate)。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平常使用的东西有哪些功能用不着,不妨将它删除,一方面让操作更简单,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成本。例如,近年来颇为流行的银发族专用手机,删除了一大堆智能型手机的功能,但贴心地加大按键,并在上方结合手电筒、背面设计紧急求救按钮,把创造思考的加法和减法全用上。
·图3-2g SCAMPER~删除、减少
Rearrange/Reverse可以重新排列或颠倒位置吗?
你听过谁把**外穿呢?没错,就是电影中的“超人”,这也是一种创意!有一次我到阳明山一家温泉餐厅吃饭,看到厕所洗手台的水龙头竟然是上下颠倒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大概是洗手的同时,也可以将把手冲洗干净,真是一举两得!
·图3-2h-1 SCAMPER~颠倒位置
另外,类似图3-2h-2这种可以自己组装、更换笔芯的彩色水性笔,大家在文具店里可能看过。传统的三色、四色原子笔都是由厂商组装完毕后卖给消费者,但是这款笔的设计,笔芯和笔身是分开贩卖,并由消费者自己组装,而且颜色非常多,其中一色用完可以自行替换。这款创新产品的设计概念,将生产的组装流程重新排列,卖“零件”给客户,让客户自己组装成最终可使用的产品。类似概念在DIY家具上非常普遍。
·图3-2h-2 SCAMPER~重新排列
除了重新排列或颠倒位置之外,Reverse还可以延伸成“时光倒流”。
很多古老的东西拿到今天来使用,也是一种创意。
例如,图3-2h-3是我到一家餐厅用餐时的一幕,锅里的佳肴端上桌还必须焖煮10分钟,服务员在做完说明后,拿出人类还没发明时钟以前所使用的沙漏,放在桌上倒数计时,我觉得很有趣,便顺手拍下了这张照片。
在SCAMPER当中,这当然有“替代”现今常见的电子定时器的意涵,但也体现出Reverse“时光倒流”的感受,让客人有惊喜的用餐经验。
·图3-2h-3 SCAMPER~回到从前
牛刀小试
看了那么多案例,现在请你与家人、同事或朋友一起观察图3-2i这张照片,那是我在讲手机的画面喔!请仔细看看我左手拿的话筒,它用到SCAMPER当中哪几个元素呢?经过讨论分享之后,看看你与大家的想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这个练习题目我不打算提供范例解答,希望留给各位更大的思考空间,但我会在下页以另一个题目“铅笔”为大家做示范。
·图3-2i SCAMPER~演练
往后在你的生活中,倘若发现一些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的东西,请思考一下它应用到SCAMPER当中哪几个元素,并以思维导图法的方式记录下来。
·图3-2j SCAMPER~“铅笔”范例
图3-2j这张思维导图,是以传统铅笔改良为免削铅笔与自动铅笔为例,提供SCAMPER应用分析示范参考。
传统铅笔的发明,使铅笔“取代(S)”了早期中国的毛笔与西方的醮水钢笔;把传统铅笔笔管的木头“删除(E)”,将铅笔芯“修改(M)”变细或分段;“结合(C)”塑料笔管,分段的笔芯成为免削铅笔,变细的笔芯再“结合(C)”弹簧等设备,就成为自动铅笔;将自动铅笔笔芯“重新组合(R)”成多支不同颜色笔芯在一个笔管内,就成为四色笔加上自动铅笔;不同粗细或颜色的笔芯“重新组合(R)”在一支笔身两端,就成为双头笔;在笔身加上文字可以“作为赠品(A)”;不论是哪一种铅笔都可用于文具以外“其他用途(P)”,如发簪。
创新的判断标准
透过奔驰法SCAMPER的脑力训练,不仅可以训练观察力、敏觉力,也是落实达·芬奇七个生活习惯的最佳实务演练。
当我们脑海中将某一项产品改良或创新之后,究竟它有没有价值?该怎么判断?在创造思考的策略中,会依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生活中的创新可以根据下列四个准则来判断:
·新奇性:不同于其他的想法或物品,具有独特的性质。
·实用性:新想法或新物品必须对生活有帮助,能发挥功能性。
·进步性:新想法或新物品必须对社会产生具体贡献,具有前瞻发展的性质。
·精致性:新想法或新物品具有良好的品质。
再来同样使用图3-2i那张照片,将我手上拿的那个手机话筒,根据创新的四个准则,以思维导图解析如下:
·图3-3a 创新四个准则~分析手机话筒
此外,在下一节当中,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各位想象的能力,我将带领大家进行有趣好玩的联想游戏,激发你无限的创意!
牛刀小试
“Walkman”这种行动收听音乐的装置,从1979年推出第一代产品,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经过多次改良与创新,仍历久不衰。
2014年,我为了参加泳渡日月潭的活动,添购不少设备,其中包括照片中我戴的这款可以一边游泳,一边听音乐的Walkman。
请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试着从新奇性、实用性、进步性与精致性分析这款产品。
·图3-3b 创新四个准则~分析游泳专用Walkman
〔参考范例在第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