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生中特别需要一本这样的书,它能打开你的灵性。
何为打开人的灵性?每个人的基因中都有原始人的生存密码,原始人没有那么繁杂的知识体系,最突出的是直觉和想象力,他们认为打雷、起风这样的自然现象背后都有超自然的推手,他们创造出了很多神。我们看《千与千寻》,惊诧于那个拥有无边想象的世界。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大脑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知性,天然的想象力,如神话般造就生灵的想象潜质发挥不出来了,我们的生活过得太合理性了,限定了自己的想象边界。
而书能帮我们打破这样的边界,特别是小说一类,你的内心会随着文字跌宕起伏,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对未知的渴望以及内心的澎湃甚至会让你一度怀疑自己是个傀儡,生命不归自己支配,比如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之一——时,人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
马尔克斯年轻时喜欢写作,但他一直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直到有一天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说,看到《变形记》,他马上就跳起来了,“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从此以后他写小说就放开了,自由了。人,特别是作家,当他在某一瞬间获得内心的解放后,会打破以前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和认知,比如说语法的局限,主谓宾语如何使用的习惯,突破作品千篇一律的魔咒,让作品本身的灵魂舞动起来。文学语言是自由的、没有语法的,循规蹈矩写出来的是语文,不是文学。所以马尔克斯看到《变形记》时极为高兴,后来他又惊喜地读到了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他的时间感、心理空间全部被打破,这两部作品对他后来的写作影响极大。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也说过两个对他影响极大的作家——菲茨杰拉德和雷蒙德·钱德勒,他们分别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漫长的告白》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充斥的悲伤性和音乐性,对村上春树影响很大。但村上春树大学毕业以后并未开始写作,而是开了一间酒吧,直到二十八九岁时,他观看一场棒球比赛,一个外国选手打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二垒安打,就在那一瞬间,他的心灵仿佛也被击中,突然之间他涌起想要写作的冲动,他想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写作,于是第二天村上春树就开始写作,最后写出了《且听风吟》等作品。
人一定要读书。如果村上春树没有阅读积累,他看的那场棒球赛哪怕有再多精彩的本垒打,他的心里也不会有刹那的触动。这就是好书的作用,它在你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埋下一种“打开”生命的可能。所以说生命中需要阅读,需要一本能够“打开”的书。
我喜欢去福州路的上海书城,每次进入书城,我感觉自己看到的不是书,而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伊索、莎士比亚、雨果,等等。在那里,你跟什么书相会,作者的声音就会传到你心里,当然,不是每个声音都能打动你的心。但这就为你埋下了无限多的可能性,或许有一天“一个棒球”就突然打开了这种可能。
阅读会创造人生的另一种精彩,我们很多的潜在价值都是在阅读中慢慢积累、悄然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特别的天赋,但真正能够将它挖掘并实现的并不多,我们很多时候就是缺少这样一种“芝麻开门”的点醒。阅读,阅读合适的书,可能就是开门的那把钥匙。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在人间》。《在人间》是一部长篇小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它是现实主义文学,很少有人看了,但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文革”的时候,学校不怎么能保证上课秩序,我就去新华书店学习,当时新华书店的书大部分都是红色经典。高尔基是无产阶级作家,所以他的书《在人间》能上架。《在人间》描述了非常多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人民,主人公在底层流浪时,遇到了厨师、锅炉工、妓女、仆人、面包师等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多数很贫穷,言语粗鲁,但这本书的可爱之处就在这里,它写出了人性的善良,那些人的朴素,那些人的悲怜,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会不时拿来重温一遍。
现在的教育,或者说主流思潮,太重视“马太效应”,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塔尖”,比如说顶尖的科学家、著名的作家、高考的状元、奥运的冠军、一线的明星,等等,我们的视线都向上集中在了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但是与我们视线平行的那部分人才是社会坚实的基础。比如我们乘坐高铁经过的一个个隧道,隧道当然是某个设计院高端人才设计的,可真正建设时也离不开那些普通的技术员工。
我们对普通人也应该怀有感情,金字塔越往底层基数越大,我们的感情越往底层反而越稀薄,有些人习惯性地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进行社会情感建设,迫切地需要在人和人之间建立一种有温度的感情。如何建设?陌生的人如何能无碍沟通?人有被尊重的需求,情感要从尊重开始。所以读书,读一本好书,一本《在人间》这样的平等之书,能让我们加深对人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