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是干吗的(1 / 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老板是干吗的?老板就是搭台的,搭好了台吸引人来唱戏,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唱戏。老子的比喻则更妙。什么叫知其雄?就是要了解雄性这个物种的德行,什么德行呢?就是爱争斗、爱显摆、爱出风头嘛!为什么雄性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雌性!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只有那些表现欲望强的个体才能获得雌性的青睐,获得了青睐才有**权,有了**权,才能生儿育女延续基因。如此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千百万代之后的今天,剩下的基因就变成了现在的德行。

我带女儿去捉蜻蜓,会优先捉一只雌的,把它固定在草叶上,剩下的事就容易了。只需要等着雄蜻蜓一只一只飞过来**,来一只捉一只,轻松得很。这就叫“知其雄,守其雌”。

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千万别把自己当作雄蜻蜓去好勇斗狠,就算我是最强壮的雄蜻蜓,结果也无非就是先被人家抓住了事。而我们要做的,是要找到一只雌蜻蜓,就算找不到,那么宁可自己去做雌蜻蜓,起码可以活得比所有雄蜻蜓都久。所有的欲望,都是雌蜻蜓。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的人追求钱,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成长,有的人为了探索,这些都是“生性知美”这四种基本欲望按照不同比例的组合。而所谓搭台,就是找到一种机制、一种模式,使得不同的人加入进来之后都可以源源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想赢球,就让所有队友得分上双;想考100分,就把所有题目给周围的同学讲明白,让他们至少考90分;想成为亿万富翁,就让所有跟着我干的人都成为千万富翁。

把自己放在低处,连通江河湖海,所有的涓流自然汇集于我,而我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此即所谓“天下谿”。成为天下谿还不够,要把这种德融入我们潜意识,做什么事都以这种德来做决定,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不需要刻意去想,而是变得像婴儿一样自然。

老子特别喜欢婴儿这个意象,有人理解不了,又开始瞎琢磨,老子是不是有什么让人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啊?于是太上老君炼金丹就被编出来了,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比《道德经》还有名,不知道老子知道了会怎么想。其实,所谓的婴儿,就跟孟子说“赤子之心”的“赤子”是一个意思,该不会有人把“赤子之心”也跟长生不老联系起来吧?赤子,就是刚生下来的婴儿。为什么儒、道两位宗师又不约而同地撞概念了呢?因为,婴儿人人都见过,而且那真的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的状态。以脑科学的结论看,婴儿大脑没有发育成熟,真的就是什么“心眼”都没有,想哭就哭,想吃就吃,绝无半点儿遮掩。

宗师们认为,做人这件事通过不停地训练,也是可以达到婴儿那种毫无刻意的状态的。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我们绝不会琢磨每个动作怎么做,也绝不会刻意地偏左点或者偏右点,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骑上就走。这就是因为骑车经过训练,融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的特点就是,只需要占用大脑极少量“带宽”就可以完成极复杂的活动。做人,虽然比骑自行车复杂得多,但是我们训练的机会也多,周期也长,所以还是有可能被融入潜意识的。当然,这不容易,孔子到了七十岁,才敢说“随心所欲不逾矩”。

有了这句做模板,后面几句就好理解了吧?排比明白了一个,也就都明白了。大家都知道白好,可我们却要去守着那个黑。为什么?因为白用不着我们守,有的是人去守。互联网公司内部谁的话语权最大?当然是销售了,因为业绩都是他们“拼”出来的嘛。那么作为老板,我们要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入到销售吗?当然不是,如果那样,公司持续不了多久的。因为用户认的还是我们的产品,销售只是他们接触产品的一个渠道而已。既然销售已经是白了,我们就不要去关注那个白,反而要去关注产品、研发,因为他们在幕后,离业绩远,容易被忽视,那才是黑。

对国家来说也一样。教师、医生、军人、科研工作者永远都赚不了大钱,如果商人、明星是白,那他们便是黑。国家需要关注的不是商人、明星,而是教师、医生、军人、科技工作者。国家把民众引导去关注这些人,才能够为民众树立楷模。民众有了这些人做楷模,他们的价值观就不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民众就会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子女一心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放在梳妆打扮上;引导人们尊师重教,而不是笑贫不笑娼;引导人们保家卫国,而不是当懦夫;引导人们科研强国,而不是八卦女明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后,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那时候无须多做什么,人们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这才叫“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还是那个意思嘛!有功劳你们上,出问题我来扛,这才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当领导得跟下属抢功劳,这得多想不开?我们带领团队取得成绩,功劳默认就是我们的,有什么可争的呢?把功劳给下属,并不是把自己的功劳分出去了,而是把自己的功劳复制了好多份,整体功劳翻倍了。不但功劳翻倍,因为我们把自己放低,不居功,“为天下谿”,还会收获谦退的美名,这不是一举两得?员工收获了功劳,受到鼓舞,自然干劲更足,会创造更多的业绩,这是一举三得。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为什么不做?

而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要扛着,也是一个道理。你想想,如果我们是老板,会去员工身上找问题吗?老板认识几个员工?知道谁是谁?所有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我们把责任主动承担下来,还能落得个勇于担当。这时候我要是真敢甩锅给员工,只要老板不傻,都会问一句“他在谁的团队呢”,是不是就哑口无言了?承认错误,给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什么都好说。问题不解决,怎么甩锅也甩不掉。所以呀,还不如自己主动担下来,团队成员也是人,领导都这么仁至义尽了,人家也会于心不忍,心想这是位好领导,我们不能让好人寒心,大家一块努力,问题才更有可能被解决。

如果我们常年做山谷,德行自然充足。这种德行融入潜意识之后,自然就回归到“朴”的状态。朴,未经加工的木材,也就是自然状态,之前也出现过,这也是老子很喜欢的一个意象。“婴儿”“无极”“朴”其实都是一种意象,就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的事物。

接着老子说,这种自然而然的“德”,散布到万事万物之上,便成了“器”。什么是器?就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工具。这个词在经典中经常出现,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这个“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要拘泥于某种才能,要广泛地学习,然后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是又跟老子异曲同工了?老子说的“朴散”,意思也是说,管理者要把德用于各个领域,而不能只做一件事。把德用到各个领域了,便可以成为“官长”,也就是“百官之长”,也就是君主了。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而这个词是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老师是位儒生。所以,还是之前一再强调的,儒道本是一家,只是后世的好事之徒挑起了无谓的纷争而已,老子最后也说“大制不割”,正是这个意思,政治制度、道德学问,做到深处便只是一家,想分也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