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前文讲“太上”,老子讲了老板应该是什么样子,那么接下来这一章,他就讲为什么应该是这个样子,也就是为什么“太上,不知有之”?
之前一再说,《道德经》是给管理者看的,甚至就是给君主量身定制的,老子根本想不到几千年后会有这么多人拿来读。给君主讲,君主是受过良好教育和管理训练的,而且他们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所以讲起来就可以捞干的说,不用啰里啰唆地从基本概念讲起。但是现代人未必受过良好的文言文教育,很多人也没有管理实践经验,所以读这种高阶读物自然会很困难。
就好比国家队教练带领国家队训练,技战术可能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队员就明白了,不用长篇大论地说教。真要是理解能力差的,恐怕也进不了国家队,对吧?这跟训练初学者是完全不同的套路,对初学者,教练要不停地唠叨,一个动作反复演示、实践、纠错,从各个角度去启发,重复好多遍才能让其掌握。
老子是个国家队教练,而他教的东西也比体育运动复杂得多。有些业余爱好者听风就是雨地听说了几句话,就开始忙不迭地断章取义,非得说老子“反仁义”“反智慧”“反孝慈”“反忠诚”,甚至说这就是对准了孔子开炮,批判儒家。他们要听老子的,一定要不仁不义、要反智、要反对孝慈、一定不能忠诚。如此一来,一些一无是处、好吃懒做的社会“边缘人”可开心了,终于找到靠山了嘛。
如果照这么说,那老子已经不只是虚无主义了,简直就是反社会、反人类的恐怖主义。有这么严重吗?还真有。
大家知道仁是什么?仁者,爱人,这是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其根源就在于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现在叫“共情能力”。就是小婴儿在井边爬,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把他抱下来,对不对?这用想吗?不用,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潜意识反应,这种反应是与生俱来的,是被编码到基因里面遗传来的,不需要后天教育,只要没有精神疾病,是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做。
什么是义?义者,仪也,是祭祀中献祭的“牺牲”,引申为为了高尚的目标做出自我牺牲。与仁的与生俱来相比,义的后天成分更大一些,主要是人的个体在人类社会大环境中后天演化出来的。它来自于社会的潜移默化,也来自于教育。这种力量之大,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先天演化,它可以让人放下私欲,舍生取义。看到有人溺水呼救,哪怕自己不会游泳,也有一种跳下去救人的冲动,对吧?就算不敢跳下去救人,自己内心也会很挣扎,对吧?更不会一走了之,取而代之的是奔走呼救,对吧?如果你真的当时没有理睬走开了,那你放心,这件事会一直萦绕不去,见死不救的包袱可不是谁都背得动的,这就叫作义。
说老子反仁义难道不就等于说老子反人类?一部反人类的著作,被历代传颂,以至几千年来没有断绝,不但没有断绝,还被奉为经典,你觉得可能吗?
还有说反智的,人们研究了几千年的经典是反智的?反智能指导实践吗?不能指导实践就毫无用处,那人们研究它干什么?中国人连求神拜佛都是要有回报的,没有回报转身就骂你不灵,如此实用主义的一群人,能把一本“反智”的书研究几千年?
说反孝慈的,父母对子女慈爱也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编码到基因里,天生就带来的。不用说人,所有哺乳动物都知道养育子女,那些不养育子女的物种,子女活不了,基因压根流传不下来。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敬,这也是人类演化出来的“以眼还眼”的最优博弈策略。不用说父母对我们的爱,就是换一个人对我们好,我能对人家不好吗?以怨报德的结果,一定是遭到别人的报复,以怨报德多,被报复的也就多,被那么多人报复还能生存下来吗?不能,所以以怨报德的“基因”也很难留下来。
反对忠诚,也是一个意思。我们忠于别人,别人才会忠于我们。我们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报复我们。欺骗了100个人,这100个人都来报复自己,你觉得自己能受得了?所以,不忠诚的基因在任何文化里都会被淘汰的。
这些道理我们明白,人家老子能不明白?这一章老子之所以这样写,其实是在解释上一章的方向,“太上,下知有之”。大家不是想知道为什么亲而誉之还不够,而一定要做到“下知有之”才行吗?这就是解释,只不过老子省略了四个字,“刻意标榜”,我们把这四个字加上再读,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
大道废弃了,才需要刻意标榜仁义。如果人人都追求道,那就人人都兼容仁义,大家都一样,个个仁义,那还用刻意标榜仁义吗?可能连仁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吧?因为只有拿不仁不义做对比,才能发现仁义的存在。
这里为什么说“道”兼容仁义,而不是说道就是仁义呢?因为道本身没有仁义不仁义的概念。记得之前说的刍狗吗?有道之人看所有人都是刍狗,我虽然对你百般呵护、怕你坏了,但你其实对我没用。你看我好像在对你恭敬,实际上我是越过你,对你后面的祭坛恭敬。祭坛上是什么?是道,而你只是被摆在祭坛前面,沾了道的光而已。所以,只能说,道兼容仁义,而道本身并不是仁义。对你好,但与你无关。
“慧智”也有版本写的是“智慧”,可能就是为了区别老子说的“智慧”和我们通常说的“智慧”。之前一再说过,老子说的“知”“智”“慧智”都是智巧、机巧的意思,它们的问题就在于动机不纯。所以出了这种智巧,人们就一定会处心积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至于就会出现“大骗子”。什么是“大骗子”?欺世盗名者,大盗窃国者,都是。
按一般的说法,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经仰慕老子,特意去向老子问道。春秋时期那个大环境,大家也清楚,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慧智出,有大伪”,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往后读,老子还会讲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读完就会发现,孔子其实就是接着老子在讲。只不过他觉得道、德这两件事老子讲得很清楚了,自己不需要再讲,而是着重讲仁和礼。后来,孟子作为孔子传人,仍然沿着这条主线发挥,重点去讲了义。
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子说要追求道,按道做事就有了德。孔子学了之后说,您说得对,但是您那个太难,没几个人能做到,我把门槛降低点。大家先追求仁,按礼做事,做到了这个,然后再去追求道。孔子也是到七十才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其实就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德的境界。孟子看了几位老师的教材,说你们说得太对了,但门槛还是太高,学生们都被吓跑了,我再降降门槛,给大家减负。于是,孟子提倡追求义,按礼做事。大家如果连义都做不到,就别想着仁了,也别琢磨德了,先过了这个门槛再说吧……
这么清晰的一条主线,你说老子反对儒家?第一,老子那会儿还没有儒家,连道家也没有,谁阐述思想,都不会自己给自己扣个“某某家”的帽子,这些帽子都是后来人给扣上的。连儒家、道家都还没分出来呢,他怎么反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第二,孔子的学说成形要晚于老子,老子先说了这些话,孔子后说了那些话,先说的怎么反对后说的?第三,大家除了用词差异,其他的地方都是一致的,这能叫反对?
六亲不和的时候,才需要刻意标榜孝慈。否则个个父慈子孝,还会有孝慈这个概念吗?还是比较的结果嘛!
国家混乱,才需要刻意标榜忠臣。否则国家清平,怎么才能显现出来忠臣呢?忠臣总要做点忠臣的事情才能称为忠臣吧?国泰民安,所有人都按部就班,该做的事都做了,想立功都没机会,哪里还能有忠臣?
说了这么多,老子就是在解释,为什么“太上,下知有之”。真做到“太上”,所有人都仁义,以至于分不出仁义不仁义;所有人都淳朴,以至于没有人投机取巧;所有家庭都和睦,父慈子孝,以至于分不清孝慈不孝慈;所有事情井井有条,大家各司其职,以至于想当忠臣都没有机会表现,能做到这样难道还不是“太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