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与他人的关系(1 / 1)

对你好,但与你无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看到这句总是会心一笑,其中关键就在于“刍狗”两个字,真是惟妙惟肖。什么是刍狗?是草扎的狗,祭祀用的,跟我们现在烧纸钱、烧花圈,还有烧纸糊汽车是一个意思,老祖宗也是这样祭祀的,只不过他们讲究六畜兴旺,所以烧六畜。

现在已经不知道刍狗要不要烧了,按理说应该要烧的,因为人们觉得魂在天嘛,烧了才能升上去呀;魄在地,剩下的灰要埋在地下,这才算寄出去了“快递”,祖先才能收货。

这个刍狗有什么特点呢?第一,如果不是祭祀,它就是一堆杂草,一文不值。第二,这东西祭祀前要好好保存,轻拿轻放。因为用完要么扔了要么烧了,所以做工不会太仔细,不注意可能就散架了,参考我们现在的花圈。第三,祭祀的时候摆在祭坛前面,我对着祭坛恭恭敬敬行礼,刍狗也沾光,也接受我的行礼。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地是没有企图心的,当然更没有分别心,万物都一样,都是刍狗,它看似对刍狗行礼,实际上是越过它朝它后面行礼;看似对刍狗小心呵护,但实际上不是怕它怎么样,而是怕它坏了影响祭祀;只在乎祭祀,刍狗只要满足祭祀要求就好,除了这个别的才懒得管。

“圣人”,也是一个道理。这个圣人跟孔子口中那个圣人还不是一个意思,那个圣人则又引申了一层,指的是内心尽善尽美的上位者。

老子说的这个“仁”,跟孔子说的那个“仁”也不同,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全篇去理解。老子的“不仁”指的是,不要为了仁而仁,就是不刻意,把眼光放远,放到刍狗后面的祭坛上去,甚至也不是祭坛,是放到我们要祭祀的对象上去。这样,虽然我们内心没想着要对刍狗仁,但实际上,它们获得的就是我们的仁,这种不刻意的仁,才是大爱。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对你好,但与你无关”。其实老子全篇翻来覆去,各种比喻、类比,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要跳出来,站到更高维度上去看待事物,去实施管理。求其上者得其中,那想要得其上怎么办?你就要超越“上”,去“求”更高。

什么最高?当然就是道了。怎么求道?实际上道就不能求了,那要怎么办?具体方法不容易说清,所以老子全篇都在从不同角度去引导,看似啰唆,实际上就是想“量变产生质变”,让我们看得多了、实践了,终有一天能够悟出来。他都没办法三言两语说清楚,我当然也没办法,我们逐步看,边看边实践,慢慢悟吧。

后面这个比喻也很接地气,你说天地之间像不像个风箱?古时候风箱主体是皮子做的,叫橐,两头有进出气的排管,用竹子做的,叫龠,这个龠加一个禾,就是之前讲的“和”字。里边虽然是空的,但是永远不会瘪、总能吹出来风。

当然,老子不知道空气的存在,认知有局限,这我们要承认,经典多少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虽然实验能力不行,但是古人的思辨却很卓越。他们的智慧是,我知道我说不明白,而且说得越多错得越多,所以我也不给你一板一眼地说,我就给你指个方向。你别管我手指粗不粗、直不直,我没让你看我手指,我让你沿着我手指的指向看。而且,你站着不动,是看不了多远的,你得往前走。走不远、看不到东西,你不能怪我指错了路。你要边走边看,走得越远,看得也越远,越走越会发现,还真就是这个方向。所以,老子一再强调,少说话,说得越多,越穷途末路。

有什么话,自己先憋一会,做做看,之前不是讲过?未发谓之中,守住这个状态,就叫守中。做着做着,就发现刚才幸亏没说,说出来就丢人了,明显跑偏了,所以赶紧调整一下,偏右了就往左调,偏左了就往右调,调完就能说了吗?还得憋着,不断地发现偏离,不断地调整,守中是个动态过程。

我真要是这样做了,这样调整了,用不了多久,恐怕也就不想多说话了,因为大多时候说了就是偏了。

能守中就尽量守中,少说话、多实践,在实践中动态守中,快速迭代。实在不行了,不得不说了,那时候再说,说出来的话要“中节”,也就是说,退而求其次的话我也要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