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
讲这章之前,大家读读下面这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有没有觉得这两段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你看,儒家的《大学》和《道德经》又说到一块去了。不只说到一块了,如果这两段放在一本书里,简直可以无缝衔接,毫无违和感。不信?我用《大学》的内容,来解释一下老子这段话。
“善建者”,建的是什么?是德,儒家所说的“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立德便需要“建”,建立建立,不建怎么能立呢?
为什么“不拔”?因为是明德。所谓明,之前讲过,自发光叫明,被光照叫亮,明和亮是相对的。既然是自发光,那么德便独立于万事万物,根基不在于任何外物,又怎么可能被拔除呢?
“善抱者”,抱的是什么?是民。用《大学》的话说,就是“亲民”。因为亲民,所以不会脱离民,而反过来,民也不会脱离我们。
做到明明德、亲民,自然可以子子孙孙绵延不绝,这不就是“至善”吗?之后,老子照例开始讲如何做了,也就是儒家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这说的不就是“格物”吗?之前讲过格物,也讲过“道心三维”,其中“名、理、知”这个维度就叫作“格物致知”。再复习一下,生成“名”的过程叫作“认”,把名组织起来形成“理”的过程叫作“识”,把“理”进一步分类聚类的过程就叫作“格”,“格”好之后的“理”就成了“知”。
我们要格什么呢?对外格外物,对内格自己。格自己的什么呢?当然是道心三维的另外两个维度,一维是“恻、仁、德”,这个维度我们之前讲过了,不再复述。另一个维度就是“欲、情、念”,这是日常接触到最多的维度,因为这是一种动物本能,我们的注意力习惯性地走这个维度,因为可以直达“念头”,所以这个维度也叫“直觉”。
所谓的修身,就是修炼自身,确切地说,应该叫修心,是修自己的心,心修好了,身作为心的体现自然也就修好了。修心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格自己的“欲情念”,把自己的“欲、情、念”格清楚了,格透彻了,那么别人的“欲、情、念”我们自然也就清楚了,这就是“以身观身”。把家里人的“欲、情、念”格透彻了,就可以“齐家”。自己家格透彻,别人家自然也就透彻了,就是“以家观家”。然后,就是治国,以乡观乡,以邦观邦。再然后,就可以平天下,以天下观天下。
格物,是概念的分类和聚类,致知的“知”,就是形成的概念树。分类分好了,有了自己的概念树,用类比法推广到他人,再归纳到家,再类比他家……以至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