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摄影本身,人像图书馆也用展览的形式传达个性观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实体空间里来阅读一张照片,无论是深读一个人,还是认识一本书,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线上。细品一个精心策划的展,就像是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经过一连串绵密的布局后,当我们走出展场,也仿佛得到了些新的体悟。“策展”的独特性正是将资讯系统地整理和呈现,并且从时代性的角度予以新的观点。人像图书馆就是借由一场线下展览开始了新的“征程”。
二〇一六年下半年,人像图书馆在杭州盖了起来,那段时间工作室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装修,我们意外地接到了ADM展会(2)的参展邀请。主办方在了解了人像图书馆的故事之后,对我们在做的事情颇感兴趣,恰巧展会缺少摄影类的提案,一番讨论后,我们一致认为是时候做一场正式公开的影展了,将过去四年最受客人们喜欢的作品集中展示。
“展会”是过去我们一直未曾接触过却一直期待拓展的领域,如何实现从摄影师向策展人的身份转变,如何将摄影理念落地呈现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前伦敦泰特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说:“策展是20%的天赋与想象力加上80%的行政、协作与管理。”想出一个勾人心弦的主题是令人振奋的,但更需要的是管理与执行能力,两者结合才能让一个展览真正实现。每个展都是将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空间里,所谓策展人,正是把这些内容以系统性或是有趣的方式,通过空间配置、动线、展览主题的搭配,让观众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庞大内容。策展人就像一位导演,将庞杂资料消化后拍成故事性十足的影片,更如同魔术师般将千丝万缕的细节化为完整而精彩的内容。策展就是不断地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用仅剩的五千块预算完成近一百平方米空间规模的展览?大学学习舞台美术的林老师尽其所长,接下了绘制平面图和立体图的工作;我和老王则分头行事,一个负责跟展会方对接一系列参展事宜,另一个跟搭建方落实现场的施工安排。做展览是项异常辛苦的工作,通常展览的搭建仅在开展前两到三天才被允许进场开工。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尽一切可能去实现预计的方案,但期间往往又会冒出来一系列的突发问题亟待解决。所有人都通宵达旦、过关斩将的过程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有点儿像拍电影造梦的感觉,如果说电影可以用来捕获梦想,那么策展就是把你的梦想实践。
人像图书馆在ADM的首展围绕着“书”的概念展开。这次的展览场地是高挑的室内大厂房空间,为了压缩成本,我们只在入口处立起一面高一米八的直角墙体,我在墙的正面手写了前言,另一面作为巨型照片墙,贴了近两百张人像小照片,当现场人潮攒动,照片会随着往来的空气自然飘动,蔚为壮观。展区延续了一贯以来黑白极简主义的摄影风格,在四通八达的空间里,我们把一切注意力聚焦在人脸上,关注隐藏在人像背后的情绪。进入展区,犹如走进一本巨大的立体书,以油画布作为照片的输出介质,并用鱼线悬挂于定制的铁架之上,一幅人像作品即是书的一页,也仿佛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站,观众穿行其中,相遇、告别、再相遇。加上和所在的大展区整体氛围契合、调性统一,因此人流不断,曝光率喜人,各个品牌小伙伴们之间也互相联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天半的展期,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狂扫了近两千粉丝,客服小助理的微信也新加了近一千个好友!人像图书馆就是靠着这一场展览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并将展览的客流成功转化成了优质的客户群体。
那些天,虽然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没时间吃上几口热饭,但大家依旧能量满满。这是团队第一次一起策划如此大型的展览,的确,大事件是锻炼一个团队最棒的契机。台湾著名策展人陈俊良先生在ADM的论坛演讲中提到,这些年是父亲的一句话支撑他走到了现在,他把这句话一直记在本子上:唯有坚持,梦想的距离最近。
有人说,传统的摄影展都是一个套路:工整排列的照片墙,一幅幅看过去,实在有些乏味。策展不是一直套用一个模式,而是不断变化着的。一年后,我们走出了杭州,将摄影展开到了魔都上海。
二〇一七年夏,我们在上海完成了一场“Listen to her”(她说)女性肖像互动摄影展。这是林老师第一次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参与的一个摄影展,从策划筹备到落地实现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展览邀请了国内四位优秀的人像摄影师,前期总共拍摄了三十八位不同年龄、背景和职业的女性,被拍摄者中有艺术家、理工科女博士、滑板冠军、沙画艺术家、烹饪达人、职业白领,也有全职妈妈,这是一次对女性生命价值与方法论的探索,通过肖像和声音故事展现她们的生存状态,试图用影像的力量记录当下时代中女性个体的形态。但对我们来说,更大的突破在于这是一次有着完整商业模式的策展尝试。
最初与甲方洽谈时,需要展现足够的专业度与可信赖的个人特质,方能让对方安心将这个展览交付给我们,而这往往需要策展人了解自己团队的能耐,如实达成客户的各项要求与期望。譬如此次的展览是由网易联合奥妙共同发起,人像图书馆策展整个准备期充满商业与艺术互相拉锯,确定方案期间有好多次难以推进的时刻,三方在一次次推翻、调整、再推翻、再重来的周旋之后,彼此有所坚持又有所妥协才让方案得以最终敲定。
策展人不可能单打独斗,必须仰赖团队合作方能完成一场展览,因此“让人信任,也信任他人”是很重要的特质。异地做展,从运输物料到搭建都需要时间,林老师在搭建前一天半抵达上海,开启了三十六小时奋战K11(3)的挑战任务。待商场晚上清场闭店后,施工队才可进场开始搭建,时间紧迫,必须于第二天早晨商场开门之前完成所有搭建工作。“小暖,你下午赶紧来上海帮帮我吧!”在我心目中一贯乐观积极、任何事都难不倒的林老师头一回求我帮他,收到信息后,我立刻飞奔到火车站买了最早一班高铁的站票前往上海。
由于所有摄影作品均在杭州做统一装裱后再运到上海,安装过程中出现了作品破损的现象,我立刻联系供应商找了在上海的制作部连夜赶工,要求对方第二天一早务必帮忙送达美术馆,林老师更是通宵达旦盯在施工现场。开展当天上午十点,商场正式开门,基础布展准时完成,仅剩零星的一些细节需在开展前做最后的修补,午后一点,展览终于在上海K11美术馆五号馆正式亮相。
展厅入场是一条玻璃甬道,玻璃上贴了许许多多写着当下社会对女性的定义标签,用射灯折射在地面以及墙面上,当观展者穿过甬道,标签会被打在身上,寓意着女性被打上了这样的标签,即被“污名化”。在展览入口处,我们为观展者发放了一些圆形贴纸,观展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标签,在走过玻璃甬道后,再拿出手中的正能量圆形标签贴纸将玻璃墙面上你不喜欢的句子换掉,这是一个“去污化”的过程,也体现了奥妙去污渍的效果(因为此次展览的发起和出资方是奥妙洗衣粉)。进入作品区,四位摄影师的作品依次呈现,每幅肖像作品旁设计了人物介绍以及一个收听二维码,戴上耳机,扫描二维码可以收听人物的语音故事。展览效果超出预期,观众自发地通过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发表图片和感受,对策展人而言最感动也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有共鸣”,由于观展人数持续增加,现场甚至不得不排队限流。
这是一次艺术性和商业性相交融的尝试,关于才华、商业以及这个时代我们的梦,我想起韩寒曾说过的一句话:“过去的自己想用杂文或者争论来改变别人和世界,现在发现改变世界最好的方式是商业和科技!”我想加一样,那就是——影像。虽然我们的团队很小,虽然每次展览总能发现团队内外或多或少的瑕疵与不足,但已是我们能力所及的最好成果了,起码我们一次又一次努力地去发声了。展览就如同一场精致且讲究深度的大型活动,从理念到实践都是一路的琐碎和艰辛,需要不断强化与周遭协同合作的能力,但即使无数次面对高压,只要能与观者产生共鸣的火花,策展人就会依然燃烧着他们的斗志,以无以名状的热情继续完成与观者的每一场浪漫之约。
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斩获了“2017梅花网营销创新奖最佳事件营销创新金奖”,之后,我们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肖像展也获得了颇高的关注度。人像图书馆终于慢慢兑现除了用自己的镜头表达,也努力为更多优秀的独立摄影人办展的愿望。人生就是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你只要闭嘴然后去做就好了。在相信自己不会被打败和相信自己会被打败之间做的斗争是很浪漫的。
二〇一八年年底,我们“临危受命”接下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但时间最紧迫的展览。项目方是杭州一家知名的商业地产公司,该公司旗下的一处商场综合体开幕,原本计划在商场四层的近一千平方米超大IP主题展临时宣布退出,其中的具体缘由不得而知,五天后就是该商场的开业日,为了亡羊补牢,主办方的一位朋友紧急联系到了我们。在接到甲方的需求之后,我、林老师和老王迅速开了一次网络电话会议,各抒己见,权衡利弊。我胆子小、想法趋于保守,基于工作室要先垫付一大笔款项,必然会影响到接下去几个月的财务流水,因此持反对态度,认为不必冒险去做;老王则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品牌宣传的机会,平日里我们即便自掏腰包都愿意去做一些优质的展览,这次既是甲方买单,控制得当的话我们还会有所盈利;林老师相对中立,他明白我的担忧,也了解老王想要抓住机会的迫切之情。再三考量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们,机遇与风险并存,何不拼一次?
接下来又是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五天四晚,三路人马,多线执行,从策划、图纸、肖像权签署、作品输出、视觉设计、物料下单,到最后一天的入场搭建,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五个人的公司,但每一个人都像一支队伍。当印着作品的五米海报龙门架在商场立起来的那一刻,我想起若干年前和老王开的那个玩笑,我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座城市的广告牌能看到我们的作品!”这一次,离当年夸下的海口是不是又靠近了一点点?
那一年的冬天,杭州特别冷,这个影展像一份温暖的跨年礼物,更是这些年来人像图书馆交出的一份答卷。影展取名为“片刻·永恒”,分为三个展区,分别展出不同主题内容的人像作品,辅以不同的介质或表现形式,共计七十二幅人像作品和一件装置作品,呈现一次“场地+照片+情感”的综合艺术展示。摄影是用个性化的镜头语言记录下片刻的永恒存在,而照片是人生的留存,一张照片也许是一瞬间的片刻闪现,但人的生命正是靠着这样的一个个片段、一幕幕瞬间才更显意义,才造就了永恒。
观众上楼后由商场指示牌进入展区,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策展人的前言和摄影师简介,紧邻着的便是第一展区“素”,选取的是人像图书馆的创店数码肖像系列“Sure·素”,非黑即白,直击内心。一号展区内还设有一件装置作品《沙漏》,沙漏代表时间,相机如同时光机,照片是时间的产物,在摄影工具愈来愈先进轻巧的当下,人们过着二十四小时随身携带相机的生活,随时拍照,也随时被拍。于是,摄影师的定义看似模糊、宽广了,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喜乎?悲乎?在这个艺术装置里,我们将照片做成巨大的沙漏形状,将时间具体化地呈现,象征时间碎片里的片刻,每一张照片都如渺小的一粒沙,由此引发观看者的思辨,使其感受到正是每一个片刻组成了永恒。
第二展区名为“穿连体衣的女孩”,是林老师近几年的个人创作计划,部分作品已于同年九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家群展中展出,这是此系列首次在杭州展出。整个展区是独立的黑色空间,创作概念来源于人眼跟颜色的关系:颜色是眼睛对于光的感觉,是对于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按照物体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的光,然后将其他波长的光反射出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的颜色。每一个少女在林老师眼中如同一种色彩,镜头将她们代入一个纯粹的环境,来展现她们生命中最具色彩的部分。摄影师要思考的是女孩们如何看世界,如何与环境沟通,如何反射世界的能量,而这样的交流在艺术家的观察里又是什么结果。这一系列照片拍摄时的快门是慢的(长曝光),营造一种迷离的视觉效果。
第三展区“偶然与巧合”空间面积最大,所有作品均使用中画幅胶片相机拍摄,不可逆且存在着偶然性和唯一性,拒绝后期处理回归到照片原本的载体,用最原始的暗房冲洗技术来诠释人像。不同于将照片放进相框的形式,我们把每张照片输出至巨大的尺寸放在巨大的空间,带来的些许压迫感让人自觉渺小,带来新的冲击。由照片中人像的细微表情与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来诠释时间的流逝与变化,供观众驻足、欣赏。现代人缺少这种对人的凝视,这次的作品不失为一种提醒。这一展区没有安装射灯,而是运用空间本身整体侧面的自然采光,日光通透照射到巨幅油画布上,胶片的独特机理和质感跃然“画”上。这样的一次影展希望打开影像的更多可能,解放我们心中的“诗性”,把人们从消费社会的迷幻现实中重新拉回到内心情境之中。
酸甜苦辣,冷暖自知。每次做展览都像在完成一件作品,而创作这件事会上瘾。摄影抑或我们所热爱的其他事物很妙,它们会让你痛苦,让你没自信,有时候甚至是**裸地迷失方向,可一旦你在坚持之中抓到了一条线,奋力往前走,一切的辛苦都会有回报,这样的满足感是没有任何事可以比得上的。放远一点看,得到的其实比失去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