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要跟大家谈“料理与陶器”,不过,如果要谈这项主题,我必须在这里摆出三百多件陶器才行。再加上我这四五天非常忙碌,实在抽不出时间准备。于是我擅自更改主题,盼请各位见谅。
本来要讲料理的人,竟然要“论美字”,相信有人觉得奇怪吧,说起我的工作,与料理研究相比,研究书法才是时间最久的。在书法方面,提到我的经历,可能有点放肆了,先跟各位说一段小故事吧。
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当时人在京都,自行研究书法。当时,京都很流行一种“一字书”,在这种教材用纸(大约五至七寸)写一个字填满画面,而且还有比赛。这个部分我完全没有靠老师,都是自己摸索的。当时有几千、几万件作品报名一字书比赛,从上万件中选出百件佳作,再从百件之中选出十件优选,除了前十名,还会从十名中选出天、地、人等前三名,评定等级。我写的字有时可以入选百名,有时入选前十名,也曾获选为天地人,通常都会得到佳作。我在这样的情况下认真学习写书法。就这样,人们称我为擅长书法的少年,后来我终于拜师学艺,在日下部鸣鹤或岩谷一六等大师的门下,接受他们的指导。我上了两三次课,实在是无法认同他们说的话。如今仔细回想,这些大师口中的书法,内容实在是很幼稚。也许那些书法家写得一手好字吧,不过我明白了,我们对“好字”的定义并不同。
这时,我失去了向老师讨教的勇气。事实上,就算我向老师请教书法的问题,老师也无法教我。一六居士的笔法特征,在于作画之时养成习惯,每一笔、一画,都要抬高笔尖,重新下笔,我实在不喜欢这种下笔方式。现在想起来,书法字用什么方法写都可以吧?如果一定要这样,或是坚持那样,只会沦落为书法家之流的二流而已。我也曾经向日下部鸣鹤老师讨教过两次,但是我无法理解鸣鹤老师的话。他只顾着讲述技巧,我觉得十分勉强。举例来说,我请教他,刚开始要学习什么字体呢?他告诉我按照楷书、行书、草书的顺序,学会所有的字体之后,才能练习隶书或篆书。我感到无法理解。于是我也向鸣鹤老师告别了。后来我开始想,目前人们口中的大师,他们学习的范本是什么呢?我想找出明确的根据,于是我寻遍中国书法,后来,不管是一六还是鸣鹤,我几乎都能看破他们研究的是谁的书法。后来我开始练习隶书跟篆书,对他们逐渐萌生反感,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偷偷地钻研隶书。
那个时候,上野有一个美术协会,隶属于有栖川宫殿下[81]。当时刚好举办第三十六届美术展览会,由于书画同源的说法盛行,终于举办了书画联展。日本全国的书法家都报名参加。当时,我以一篇隶书的千字文参加征选。我反对鸣鹤大师表示隶书应该最后学习的说法,立刻着手苦心钻研隶书。我根本不在乎会不会入选,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入选了。当时的轩然大波,有如入选帝展[82]。照片还上了报纸,连我也吓了一跳。开展的时候,我前往参观,发现我的隶书陈列在非常好的位置。那是我二十二岁时的事了。过了两三天,我再次前往会场,发现上面挂了“已售出”的牌子。又把我吓了一跳。我的亲戚好友都很高兴,到处打听买主是谁,并且来告诉我。购买的人竟然是当时的宫内大臣田中光显[83],这件事让我更加惊讶了。后来,又过两三天,我接获出场的命令。我还是个清寒穷学生,只好跟别人借了正式的日式礼服,参加典礼。然而,在诸位获邀的得奖者中,一直没念到我的名字。直到倒数第三位,才叫到我的名字。出乎我的意料,我竟然是优胜者。评委是日下部鸣鹤及岩谷一六。在众多获奖者之中,几乎没有像我这样的二十多岁学生。都是一些蓄着白胡须,看似五十几岁的人们。我掺杂在这些人之中,入选了,而且还超越他们,赢得优胜。因为这件事,我对书法的兴趣愈来愈浓厚了。
何谓美字
好了,说到书法家呢,他们了解书法吗?老实说,书法家对书法的误解,比其他人还要严重。大部分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字根本称不上书法。这是因为书法家的人格卑劣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他们的人品一点也不高尚。我们这些学习书法家风格的人,无可避免地,一定会在人生之中养成一些坏习惯。倍受世人尊重的书法,并不一定是像书法家那样,形状工整的字体。尽管有些字看起来相当丑,却仍然是大放光彩的字。这是因为作者十分可靠。有些字乍看之下并不好看,却备受众人推崇,这是由于作者的伟大人格。因此,他们的书法字才具有价值。受到人们的推崇。写得一手好字,并不是指字写得多漂亮,在下今天想跟各位稍微聊一下这个部分。
书法的技巧与内容
通常我们在说书法很有趣,或是很高明,指的是哪些部分有趣?哪里高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连一国的宰相大臣之类的人,都要犹豫再三。一般来说,就连有识之士,一碰到书法,也会有不少人突然没什么见识了。我认为书法应当是一种信念吧。假如我是不会写字的人,遇到有人请我题字,我可能会搔搔头,畏畏缩缩,再三推辞,就是由于我对书法没有信念,也就是对自己本身没有信念。至于所谓的美字,到底是指什么呢?就我经年累月的经验来说,我认为应该是指书法本身的内容。不管外形多么好看,那就是技巧。好了,书法字的内容,又是指什么呢?拿王羲之[84]的字为例吧,自王羲之之后,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写出像王羲之那样有内容的书法字了。至于什么是内容,除了字体,别无其他了。然而,再也没有别的书法字,比他的字体更有内容了。后世倒也不是没有承袭王羲之流派的书法家。不过,他们只是技巧近似王羲之罢了。经由其他人呈现的作品,反映其人品,每一件作品都不尽相同。若是人品高尚之人,即使他的技巧很好(关于技巧这一点,也没有其他技巧高超之人比得上王羲之的技巧了),我们还是只能纯粹从技巧上感受到他的技巧很好。因此,人品好技巧又佳,才是技巧精湛的美字。总之,传统的美字,指的一直是精巧、线条迷人的字。因此,即使外形好看,没有内容,我们也只能说那是没有意义的书法字。结果沦落为徒具外形的职业工作者的书法字。当今的书法家,全都属于这一类吧。以花来比喻的话,则是介于假花与真花之间,感觉有如在温室里绽放的花朵。
晋·王羲 之《知问帖》
晋·王羲之 《二八帖》
中国的美字,在明代划下句点
刚才提到王羲之,中国人尊他为“书圣”,可说是书法之神那样的人物,其子王献之[85]也有相当优异的表现。然而,唯有王羲之,不管到了哪个年代,一直都在书法上广受讨论。我认为王羲之的精巧技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他果然是一个天才。没有一个人能够贴近天才的技巧。他的天才技巧,总是显现在一些平凡无奇的小地方,我们根本无法接近。人们只能感叹,竟然有人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然而,看看王羲之的时代,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枝独秀。
王羲之并不是特别优秀,在他前、后期的人们,水平差不多跟他一样高。也就是说,王羲之时代的书法水平相当高。其中,王羲之更是个中翘楚。因此,不管是个中翘楚也好,天才也罢,还是无法脱离当代。人们不可能完全不受到时代的影响或感化。宗达[86]之所以能在日本出现,乃是因为日本有宗达风绘画,也就是光琳[87]的画风。因为有光琳,才能生出宗达。如此这般,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气氛,催生了王羲之的书法。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结论,一个时代的天才,就是当代的代表者,也是该时代的气氛、氛围、倾向的集大成。
关于王羲之的部分,刚才已经非常啰嗦地说了好几次,对中国人来说,他的书法的内容果真非常伟大。人们也认为他的技巧是不容他人追随的大技巧,这也是因为其内容宏伟之故。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前面已经提过了。接下来现身的,则是欧阳询[88]。欧阳询的楷书非常了不起,其书风正派,犹如今日的印刷活字,干脆利落,他的字端正又工整。因此,内容也相当扎实。欧阳询扎实的楷书,工整又婉约。其次是释智永[89]。此人的书法字也十分有品味,极为高雅,又很真挚,真的很好。不过,说到他的基础,或者说是威信呢?提到这一点,在王羲之面前,终究还是比不上他,显得十分渺小。后来,虞世南[90]等人才辈出。又到了颜真卿[91],威信又再度提升了,他呈现的书法气势磅礴。颜真卿的楷书写得特别好。在他的书法字之中,完全看不到逞强蛮干。颜真卿也是非常正直。饱满又有温度。在当今的名人中,斋藤总理大臣[92]的字也非常正直。我猜想斋藤先生应该也承袭了颜真卿的书法吧。个性豪放,同时正直至纯。我想这都是出于斋藤先生圆满豁达的人格,才会呈现这样的书法风格。
昭和九年
晋·王羲之 《鲤鱼帖》
晋·王羲之 《爱鹅帖》
唐·欧阳询 《皇甫诞碑》(局部)
唐·虞世南 《破邪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