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诊小儿病:观其动(1 / 1)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事,宝宝反常必异动。

健康宝宝好动、淘气都还好,顶多有时候让人心烦,惹人生气,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时候,孩子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比如频频眨眼、皱眉、吐舌、弄舌、弯腰、多动等。看到孩子出现以上这类异常或反常动作时,家长一开始都会很着急,多方咨询可能也得不到什么解释,时间久了就只能这样了,甚至干脆习惯了。在中医看来,一旦出现频频眨眼、皱眉、吐舌、弄舌、弯腰、多动中的任意一种动作,都属反常,宝妈一定要引起重视。每一种异常动作后面可能都隐藏着某种疾患危险。下面一一予以剖析。

一、小孩子频频眨眼、歪嘴、弄鼻、多动

小儿不停地眨眼,很多家长认为是一种“坏毛病”“坏习惯”,以为孩子有意为之,所以常常简单粗暴地逼迫孩子去改、去克服,甚至不惜训斥和打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罩上害怕、恐惧、逆反甚至自闭的阴影。

小儿频繁眨眼,在中医看来实属不能自控,所以给了一个专门的术语——目劄。最早使用“目劄”一词的医书是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刊于1602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医认为,目劄或频繁眨眼与孩子饮食不节引起脾胃损伤、肝风内动有关。究其根本,却是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所以,治疗频繁眨眼应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征出发。特别是那些先天禀赋不足或起居失常或饮食失节的孩子,本身就具备得此病的内在环境,若再遇外在环境变化,如受凉、受热等外因引动,内外合鸣就会造成肝强脾弱的状态,使目失所养,引发小儿频频眨眼,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歪嘴、弄鼻、多动、秽语等症状。

少儿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多表现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可能很多孩子都有过频繁眨眼的阶段,有的不用治疗,随着饮食的调整和逐渐长大,症状会自行消失。但有些孩子因为脾胃较弱或饮食没有节制,眨眼症可能会持续存在,如果不治疗,随着年龄长大,可能会发展为多动,再大一点还可能发展成多动秽语症。所以,及时治愈频繁眨眼,可以避免孩子以后更大的麻烦。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身体各脏器都处于旺盛生长和快速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然而,小儿脾胃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成而未壮,极易出现功能失调,所以古代医家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孩常因吃得过饱而伤脾胃,至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和分布不足,而使眼目失养。

小儿虽脏腑之气娇嫩,形气未充,然体属“纯阳”,肝属少阳,均秉生发之气,加之生生之气,使其肝气易实。因此,生理上的肝气容易有余,所以中医认为“肝常有余”。“有余”就意味着肝气容易过,容易从生理转向病理。过多的肝气使得肝风易动、肝火易旺、肝阳易亢、肝火易盛。正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治疗小儿眨眼症,甚至多动症,中医多从脾虚肝旺、肝风内动论治,采用健脾、疏肝、祛风的治法,可效如蜉鼓。

小儿能不能吃是脾胃功能好坏的风向标,说明孩子有没有消化能力。

胃主消解,通过蠕动把食物磨细,即大块切小块的过程,干的是粗活。食物从食管经贲门就到了胃,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被称之“阳明”。胃迎来送往,直到把食物变为渣滓从肛门排出算是完成了任务。体现出的是一种“消”的能力。

脾主化解,通过分泌各种蛋白酶、淀粉酶一系列消化酶把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精微营养物质,即小块发酵的过程,干的是细活。经脾的运化,把营养物质传递给心肺和肝肾。体现出的是一种“化”的能力。

所以说小儿能不能吃反映的是脾胃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脾包括现代医学的胰脏、大小网膜及肠系膜的功能。

小儿想不想吃是肝胆功能好坏的风向标,说明孩子有没有食欲。

肝主化合(合成)胆汁、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胆固醇等人体自身需要的物质,是猪肉变人肉的过程;胆主存放胆汁,分泌胆汁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脏合成正常,正常刺激大脑神经,到点就饿,所以想吃;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不给吃就发脾气,因为胆汁到饭点要分泌,胆囊才能排空,否则着急。

二、小孩子吐舌、弄舌、口疮

有些宝妈带宝宝玩的时候,会发现宝宝不自觉地吐舌头,多数家长会以为宝宝自己在玩,灵活好动的原因,没放在心上。如果偶尔为之还好,一旦持续吐舌头,可就不是在玩了。如果宝宝同时还有挑食、脾气大、口臭重、大便干、情绪暴躁、入睡困难,甚至晚上不睡觉等情况,应该不是灵活好动的正常状态了,而是宝宝体内有热,是一种疾病状态。再看看宝宝的舌苔,如果舌质红、舌苔黄腻,这样的宝宝体内有湿热基本没有跑。

宝宝为什么会吐舌弄舌?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若宝宝心脾有热,内热生火,火易循经炎上,则会吐舌、弄舌。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四季都可能发生。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先区分清楚,即吐舌和弄舌在中医看来是不同的:

弄舌:婴儿时时舒舌,微露即收,就像蛇舐。弄舌者,舌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

吐舌:婴儿舌舒长,伸出口外缓缓收回,就像小狗伸舌头。吐舌者,伸长而收缓也,因心经有热所致,故面红、烦躁、口渴、尿赤。

宝宝心脾积热引起的吐舌、弄舌该怎么调理呢?

调理宝宝吐舌、弄舌,可以用内治法,也可以用外治法。

内治法自然是用药了。治疗弄舌,中医用宋代钱乙的泻黄散化裁,就能泄脾热;治疗吐舌,也是用钱乙的方,不过是泻心导赤汤。不过,宝妈们可能还是担心药物对宝宝的副作用,更愿意选择非药物治疗的外治法。外治法中,小儿推拿是应用最多的。

调理宝宝心脾有热,小儿推拿治疗分三步走。

(1)清泻心脾,平肝安神,实现消积食。

(2)清天河水可泻心火,实现除烦安神。

(3)捣小天心可清热明目,实现镇惊安神。具体穴位和操作如图。

1.清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指尖到指根。

操作:从拇指指端向指根方向做直推。

作用:消积食,清脾火。

图7 清脾土

2.清心火

位置:在手掌侧的腕横纹正中。

操作:以手指按压大陵穴,连续按压或一压一放。

作用:除烦安神。

图8 清心火

3.清天河水(见图1)

4.捣小天心

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用食指或中指屈曲捣之。

作用:安神镇惊,清热明目。

图9 捣小天心

宝妈平时在照看孩子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及时调理干预,防患于未然,做到未病先除。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若心脾有热,易循经上炎而发生吐舌、弄舌的情况,其诱因为心脾积热。若发现早,及时治疗,则疗效很好。另外,吐舌、弄舌还往往是惊风的先兆症状,因热盛生风,肝风内动故有吐舌、弄舌之“风象”先露,医者应当引起警惕。若重病后出现吐舌、弄舌,则为心脾亏损、气血衰败的危象。

至于先天痴呆的小儿,也有相似的表现,但不属本病范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如果有心脾积热可能就以“小儿口疮”的形式发泄出来,主要病变部位还是在心与脾。

小儿口疮是以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处出现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疾患。发病时口腔出现单一或多个溃疡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等多种全身症状。舌为心之官,心脉通于舌上,脾开窍于口,脾络通于口,肾脉循喉咙连舌本,胃经循颊络齿龈,故无论外感、内伤,凡化热、化火者,均可循经上炎,熏蒸口舌而发口疮。加上婴幼儿血少气弱,黏膜柔嫩,不耐邪热熏灼,或久病体虚等本身的原因,以及因调护不当感受风热之邪,或喂养不当恣食膏粱厚味,过食辛辣刺激之物等外在原因,都可引发小儿口疮。病机主要为心脾积热。

中医虽有多种治疗小儿口疮的方法,按照类别来分,无外乎内治法与外治法两种。

内治法主要四诊合参,以脏腑、虚实辨证为纲,结合理法方药,对症下药。其治法有:

(1)疏风散热法:用于治疗外邪引触伏火上扰所致的急性口疮。

(2)清心泻热法: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上攻苗窍所致的急性口疮,其代表方是凉膈散和导赤散。

(3)消积导滞法:用于治疗食积郁热、上蒸口舌所形成的急性口疮,其代表方是泻黄散。

(4)平肝泻火法:治疗因外感湿热之后,毒邪内扰肝经,肝火挟毒循经上入口中的急性口疮。

外治法包括敷药、推拿、针灸等,方法多样,疗效良好。实际上多采用小儿推拿,用泻法以泻心脾之热,促进口疮愈合。

采用推拿治疗幼儿口疮:以滑石粉为介质,清脾土:拇指伸直,在拇指面上由指尖直推向指根,5分钟。(见图7)

清心火:以手指按压大陵穴(在手掌侧的腕横纹正中),连续按压或一压一放8分钟,根据不同兼证增加对症的推拿治疗。(见图8)

如实证加清天河水(见图1)5分钟,虚证加推补肾水(见下图)。补肾水:以手指按压太溪穴(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连续按压、或一压一放5分钟,每天1次。

图10 补肾水

[1]鼻针疗法探讨. 赵宏岩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