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诊小儿病:察其色(1 /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其中,“察色”包括看眼色、看脸色。古人早就发现眼色和脸色与疾病的关系,并总结得精辟入微,如:

看眼色:目青者肝热,目赤者心热,目黄者脾热,目无光者肾虚;

看脸色:面青者惊风,面赤者火热,面黄者伤食,面白者虚寒,面黑者痛,多是恶候。

一、五色应五脏

我们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三层色系,即主色系、客色系和病色系。

所谓主色系,完全由基因决定,它决定的是人种肤色,是人一生—世不变的肤色,所以主色系将这个世界分成了白种人、黄种人、黑人。

所谓客色系,则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如气候、饮食、情绪变化、运动、工作环境等导致的脸色变化。比如运动后脸会泛红,寒冷的冬季脸会显得苍白,长期在户外工作肤色会变黑等,这些也都属于健康范畴。如中国人在黄肤色的基础上,还是有人会偏黑、偏白或偏黄,这是正常的。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对中国人健康肤色的最佳描述。“红黄隐隐”代表颧骨的红色明显,围绕颧骨的则是黄色,两种颜色隐约交替,没有明显的界线;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就是夹有血色,这就是健康的黄色。

如果按照“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来判断,现在拥有健康脸色的人实在不多所谓病色系,是指人在生病时候出现的肤色,如常说的面露病色。病色中的红、黄、白、黑、青五色,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患。

人在生病的时候,脸色可能会出现没有光泽的红、黄、白、黑、青五种肤色变化,都是不健康的。如脸色通红、潮红或暗红,就是病红色;脸色蜡黄或焦黄,就是病黄色;脸色苍白、煞白或惨白,就是病白色;脸色枯萎或憔悴,就是病黑色;脸色铁青,就是病青色。不同的病色,对应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

红色:如通红、潮红、暗红。潮红为阴虚的表现,五心烦热,阴虚上火,颧骨发红;通红多为有实火,即所谓的上火;

黄色:如蜡黄、焦黄,脾虚的表现;

白色:如苍白、煞白、惨白,这些白色没有光泽,不夹杂血色,气虚的表现;

黑色:枯萎、憔悴,肾虚的表现,如黑眼圈;

青色:铁青,气滞血瘀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的认知中,即人与自然相应、天道与人道相通,认为人道当效法天道,所以《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道法自然的本质就是人法自然,强调万物包括人是自然造化的结果,所以人要顺应自然,要与天地和谐共处。故有了中医的天人相应观,认为“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味、五时也”,并构建五色定五脏的理论和方法,即《黄帝内经·灵枢》“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的五色诊。同时强调人之命为天地所生,与四时相应,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运用五色诊察面色,还需考虑因季节影响所致的面色变化。

中医在面部望诊中强调五色分类,即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

五色诊中,病色的判断以五脏特性为纲,即:

青色内应于肝,为肝胆之色。肝色青,因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维持血液的畅行。脸色发青说明肝脏的这些功能受阻,有经验的中医就大概知道了,可能与寒证、痛证、气滞、血瘀或小儿惊风有关。临**往往也表现为两胁疼痛,耳鸣耳聋,心神不宁,易怒等症。

现代科学认为,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分泌、排泄胆汁、合成相关蛋白和凝血因子、代谢体内外有害物质(包括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药物代谢)等。其供血丰富,保证了机体气机顺畅,故有疏泄气机、调畅气血的作用。若其功能受损,则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血瘀滞于血管内,从而呈现面青色。所以,脸色发青,多半肝郁,或有阴寒内盛,或是血行不畅;如果是青里带黑,多是肝肾同病,常见于肝硬化,平时应酬多、酒场多的人更要注意。

赤色内应于心,为心与小肠之色,即心色赤,因为心主血脉。脸色发红说明心脏的功能出问题了,有经验的中医大概就知道了,可能与热证有关,临**往往也表现为胸中不适、疼痛、胁胀痛或下肢水肿等。

现代科学认为,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血液能运行至身体各个脏器,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等),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若心火亢盛(营养物或代谢物过盛),气血易上盈面部,则表现为赤色;若心血不足(营养不足),血不能上荣于面,会导致面色偏白(如贫血)。中医早就意识到,心除主血外,还藏神,若心不藏神,则可见面色无华。现代医学也证实,心脏能够分泌心钠素、脑钠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人的心神。

黄色内应于脾,为脾胃之色,即脾色黄,因为脾主运化、主统血。脸色发黄说明脾虚而运化无力,有经验的中医大概就知道了,可能与虚证和湿证有关,临**往往也表现为身体沉重、肌肉萎缩、饮食不化、脘腹胀满等。

脸色发黄,多半脾虚,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时没有充足的气血濡养面部,则表现为萎黄。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完全不同,不是一个脏器。所以,这里不能用西医脾的相关功能来解释中医脾。

白色内应于肺,为肺与大肠之色,即肺色白,因为肺朝百脉,主气司呼吸。脸色发白说明肺脏失职,血脉无法充盈,则易造成气血两虚,无法充盈于面部,面色表现为白色。有经验的中医大概会知道,可能与寒证、虚证、脱血和夺气有关,临**往往也表现为咳嗽、气喘、肩背痛、出汗及肠鸣泄泻等。

黑色内应于肾,为肾与**之色,即肾色黑,因为肾主藏精、主水。脸色发黑说明肾阳亏虚,有经验的中医大概会知道,可能与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有关。临**往往也表现为肢体水肿、盗汗、怕风及小便不利等。

二、宝妈如何看宝宝脸色行事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放在家里,最愿意看的当属自家宝贝的脸色。除此之外,谁的脸色都不愿意看。太平无事的时候,脸色其实也可看可不看,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宝宝的脸色会变,这时候就必须看。如果会看脸色,就会知道孩子可能着凉了、受风了、吃多了、穿少了、动多了或是睡少了。因为宝宝的脸色是健康的晴雨表,会看脸色就可以预知宝宝有病无病。

正常的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富有光泽

不正常脸色:

白色:苍白、煞白、惨白

黄色:蜡黄、焦黄、暗黄

红色:通红、潮红、暗红

黑色:枯萎、憔悴

青色:铁青、锈色

儿科又称哑科,四诊之中,至少有两诊“问”与“切”无从着手,唯有望面色最为有效和快捷。无论大人小孩,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颜面,而五脏六腑之神气皆可见于面色,因“五色者气之华也”,所以,学会看脸色、望面色可以帮助宝妈宝爸们预知自家宝宝是否健康。

作为“哑科”的儿科,望色诊病显得尤为重要。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证候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居四诊之首。

正常生理状态下,小儿面部颜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富有光泽。随着年龄、喂养、冷暖和疾病等的影响,孩子的脸色会出现各种变化,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小儿的面色可能会出现青、赤、黄等变化。高明的大夫可以通过望小儿面色获知病在何脏,即望色诊病。这是因为面部作为心之外华,由脏腑精气所荣,其颜色变化当然可以提示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在家长不能准确地描述症状体征时,望诊则是不可或缺的。

小儿最常见的病理性的面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但在一定的生理情况下,小儿也会出现病色,此时,需要医生对小儿面色进行鉴别,得出正确的诊断。当宝宝被热邪入侵时,引起一系列的发热症状,面部一般表现为赤色;当宝宝被寒邪入侵时,则会引起恶寒等症状,面色表现为白色。

小儿之病,先从面部气色观之。如,面青主惊风之证、面赤主火热,面黄主伤脾伤食、面白主虚寒、面黑主痛,多是恶候。总之,五色明显为新病,其证轻;浊晦为久病,其证重。

《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解释了为什么“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是因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五色之见,莫不相输应焉”。

并进一步说明了从哪里看“五色”:“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九窍、五体、五志、五部、五色以及五官等与五脏都有紧密联系,即所谓:五色、五官、五部应五脏。

五色者: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

五官者: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官之为言司也,所以闻五臭、别五色、受五谷、知五味、听五音,乃五脏之气。

五部者:额属心,颏属肾,鼻属脾,左腮属肝,右腮属肺。

1.看明堂

鼻子,在中医中又叫明堂,正中的鼻梁线是我们脸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古有明堂之称。健康人的鼻子应该是明亮、润泽和含蓄的,不健康的鼻子可能一年四季“清水长流”。

鼻为五官之一,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经络与之贯通。若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在鼻部有所反映。注意观察宝宝的鼻梁及其周围的气色,可能会提前知道宝宝哪里不舒服。比如宝宝鼻尖发青或鼻梁周围发青发黑,都在提示可能肚子痛,而且是受凉以后的那种肚子痛。此时,宝妈们就应该好好回忆一下,是不是没给宝宝穿暖和,或者宝宝小肚子不经意暴露在外受凉了,甚至受了冻。另外,如果宝宝鼻梁周围发红,可能是发烧的前兆,至少提示宝宝体内有热。

中医最重视鼻子的气色。《黄帝内经·灵枢》有“五色独决于明堂乎”,说的是“五脏之气见于色,而分别于明堂”。所以“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审察明堂,就是看鼻梁周围的色泽判断五脏病情。若能“复辨明五脏之气:见色于明堂、见脉于气口,察其色、切其脉,以知病之间甚。”比如说,“明堂润泽以清”,说明宝宝精气充盛,五脏健康。鼻梁周围如果青黑说明有痛,如果黄赤说明有热,如果发白说明有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

鼻为肺之外窍,气息出入门户,主嗅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则鼻色润泽。正如《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意思是说,内脏有病变时,其脏腑之病色必然显露于外,通过观察鼻部色泽的变化,就可以测知哪个器官有病了。在中医小儿诊断中,望鼻色与诊寸口脉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现代经临床研究发现,患有肝炎、肺结核、阑尾炎等疾病的患者,在应用皮肤电阻测查仪探测时,其鼻部与脏器相应区域内,如肺点、肝点、大肠点的电位值明显增高,尤其在肝炎时,鼻部的阳性反应率可达90%以上[1]。

2.看眼色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黄帝内经·灵枢》就有记载:“目之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目与全身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明见于目,五色显于面,皆气之华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输注于眼睛,所以人的眼睛才能明润光泽,传神达意。《黄帝内经》对眼神与面色的描述至今无人超越。

凡色泽明润含蓄,为脏腑精气充足;色泽枯槁晦暗,为脏腑精气衰败。所以说,上工观五色于目,知色之散复,即知病之散复。

目光明亮,顾盼灵活,面色荣润,谓之得神;

目光乏神,双目少动,面色少华,谓之少神;

目光晦暗,瞳神呆滞,面色无华,谓之失神;

目光忽亮,浮光外露,两颧泛红如妆,谓之假神。

眼又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眼睛的色泽又能反映出全身各脏腑的情况。故《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曰:“睹其色,察其目……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论尺》对眼色还有更精辟的描述:“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所以,察目之色可以推断病在何脏,这是“全息理论”

的最早运用。

一千多年前,中医儿科鼻祖钱乙在他的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中非常清楚地描述过眼色与五脏热病的关系,“目赤者心热,目淡红者心虚热,目青者肝热,目黄者脾热,目无精光者肾虚”,即所谓“以五色、光泽辨别五脏热”。

如果宝宝眼睛偏红,不是哭的,宝妈就要注意宝宝有没有烦躁不安,如果玩都不耐烦,就可能上火了,而且是“急火攻心”的心火,这时要千万小心,看有没有心肌炎之类的病,因为“目赤者心热”。

如果宝宝眼睛偏青,就要小心宝宝是不是有肝火,如果不是宝宝性子特别急,就可能是与肝胆相关的炎性疾病。如果宝宝莫名地哭闹或发脾气,就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查一个肝功能,看有没有肝损伤,因为“目青者肝热”。

如果宝宝眼睛偏黄,注意是偏黄不是发黄,偏黄可能是宝宝吃多了不消化,伤了脾胃;发黄则可能是黄疸或肝炎之类的疾病。

如果宝宝眼光不很清亮,甚至有些呆滞,目中白睛多,说明宝宝肾不好,即肾虚,需要用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药补肾。

《小儿药证直诀》还给出了治疗方案。

目内证-实热证

合面睡,目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

目淡红,心虚热,生犀散主之;

喜仰卧,心气实,泻心汤主之;

目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

弄舌,目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

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

3.看面色

中医诊病,最重四诊,望闻问切,望诊居首。高明的中医大夫诊病,望而知之。

一般人其实不知道中医大夫望的是什么,所以觉得“神”,感觉“玄”,不信吧,说得还很准;信吧,又没有科学依据。所以,中医望诊至今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中医自己也不做过多解释。因为解释也是鸡同鸭讲,各执一词,不是一个语系,让普通人怎么理解?

宝宝如果生病,最先发生变化的可能就是脸色了,宝妈可能会看到潮红、青紫、发黄、黑色、苍白等不同的脸色,不同面色反映出的是不同脏腑的健康状况。只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些脸色变化意味着什么,跟宝宝生的病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告诉宝妈,宝宝面色潮红,可能是心慌、心悸或胸闷造成的;如果宝宝面色潮红的同时还伴有气短气急的情况,大概率应该是心脏不太好,要多关注宝宝的心脏。如果不是生病,大可多吃红色食物进行调理,如西红柿等红心水果与蔬菜。

宝宝面色青紫,可能是头晕、目眩、眼干造成的,如果宝宝面色青紫的同时还有易怒烦躁的情绪,大概率应该是肝脏不太好,要多加调护宝宝的肝胆。如果不是生病,大可多吃绿色食物进行调理,如绿叶蔬菜、青色水果之类的。

宝宝面色发黄,可能是脾胃虚弱、腹胀胃痛造成的,如果宝宝面色发黄的同时还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或肥胖等情况,大概率应该是脾胃不太好,要多加养护宝宝的脾胃。如果不是生病,大可多吃黄色食物进行调理,如香蕉、红薯、小米、木瓜、橙子等。

宝宝面色发黑,可能是肾虚造成的,如果宝宝面色发黑的同时还出现不睡觉、盗汗、遗尿或尿频尿急等现象,大概率应该是肾不太好,要多加固护宝宝的肾。如果不是生病,大可多吃黑色食物调理,如黑芝麻、黑米、黑豆、核桃、黑木耳等。

宝宝面色苍白,可能是肺气虚造成的,如果宝宝面色发白的同时还有长期咳嗽、声音嘶哑、气喘甚至哮喘等症状,大概率应该是肺不太好,要多加保护宝宝的肺。如果不是生病,大可多吃白色食物进行调理,如百合、山药、梨、白萝卜等。

中医认为,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的表现,气血运行是否通畅以及气血的盛衰,必定会从面色反映出来。面色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面部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有五种面色与内脏疾病密切相关,认为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而易见,所以有“五色应五脏”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