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开始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许多国家都把高中阶段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高中的办学模式多种多样。欧洲一般采用双轨制,即把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分开设置;美国采用的是综合制,即在同一所中学里设置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我国高中采用的是双轨制,分别设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但是我们与欧洲的双轨制又有所不同。欧洲普通高中取得毕业会考资格就可以免试进大学,我国普通高中毕业还需要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竞争入学。按最近几年入学的统计,高校录取率占参加高考人数的60%左右,因此还有40%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等学校,如果加上没有参加高考的毕业生,恐怕有一半需要直接走入社会。因此,我国高中的办学模式,除了双轨制以外,普通高中如何办好,也需要认真研究。恐怕不能只顾升学之一头而不顾其他学生的出路。这个问题今天先不在这里讨论。
今天我想谈谈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的几个问题。我觉得有几个思想上的误区,值得我们思考。
误区之一是学校办得越大越好。过去高中,一般只有千把名学生,现在有3000名学生的学校已经是小学校了,一般都在5000人左右,有的甚至上万人、几万人。这固然是由于扩大高中招生和扩大优质资源带来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不符合中学办学的规律。中学生是在夯实基础,奠定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中学生需要校长、老师的亲切关怀和呵护。学生多了,校长老师不容易都照顾到,学校的管理也增加了难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23年,他亲自教一门课,担任班主任,研究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他曾系统地研究了3700多名学生。我们的校长能做得到吗?有一次我参观一所高中,得知该校学生有17000多人。我问有多少教师?校长答有约800人。我想,这位校长恐怕连老师都认不全,怎么认识这么多学生?怎么领导教师去钻研课堂教学?中学校长应该走进课堂去,走进教师中,走进学生中,才能把学校办好。这样,学校办学规模应该适当,不宜太大。
误区之二是学校建得越豪华越好。学校是文化的殿堂,校园的建设重在文化品位。但我国有些学校的建设只追求豪华而不追求文化。有的学校校门盖得像巴黎的凯旋门,有的学校校门长达几百米,有的高中占地几千亩。这都是中国人好大喜功的陋习的表现。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要有育人的意义。豪华的校舍首先给学生一种奢侈的印象,与我国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不相符合。我曾经在法国参观过著名的巴黎高师,他们的校门比普通家庭的大门大不了多少,但该校却是世界著名学府。希望我们的学校少一点奢华,多一点朴实。
误区之三是设备成为优质学校的标志。一讲示范性高中,首先想到的是有多少电脑,有多少投影设备,有没有塑胶跑道。这些现代化装备都是需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上的高中设备是非常简陋的,有的连实验室都没有,但照样培养出众多人才。当前我国大师级人才如钱学森、季羡林等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简陋的设备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是优质学校的标志。当然,时代不同了,先进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教学过程。但先进的技术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听说现在许多教师离开电脑就不会上课了。这是一个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在于创造。每一堂课的情境都不会是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教学艺术。把课都做成课件往往会束缚教师的临场创造。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过去也常常用幻灯片讲课,后来发现太束缚思维,束缚临场的发挥,现在我就少用了。同时,用课件来教学有时会缺乏教学的情趣。我小时候学几何,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一笔画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同学都“哇”的一声惊奇不已,师生的感情就融合在一起。光用先进技术来教学就失去了这种情趣。因此,优质学校还是要重视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误区之四是把办些特长班当作学校的特色。常常听见校长讲,全面发展+特长=特色。因此许多学校办起特长班,什么英语班、音乐班、舞蹈班、奥数班等。大家都办特色班,学校还有什么特色?学校要办出特色,所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因此要把学校办出特色,就要有新思想、新思路,要结合本校的历史传统、特殊环境、优势特点,办出个性。
误区之五是把课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的学校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分得很清楚。有人来考察参观素质教育,就让他们看学生的课外活动,蹦蹦跳跳,热闹一番。至于课堂教学是否精彩,学生负担是否适当,则并不重要。这是本末倒置。课外活动确实很重要,是活跃学生生活、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好形式。但课堂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贯彻教育方针的活动,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的。学校工作首先要把课堂教学组织好。
现在各地都在建设示范高中,主要是统筹优质高中资源,使高中均衡发展,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在普通高中里起示范作用。那么,示范高中就应该带头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模范。
[1] 写于2008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