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承担责任[1](1 / 1)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是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基础的。一个人的发展就像盖一座大楼一样,基础打得越深越宽,大楼才能盖得越高越大。因此在中小学打好基础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打好三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增强他们的体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三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学会与人交往、相处,承担责任。这三个方面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基础的、全面的素质为目的。

对于头两个基础,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对于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学会承担责任,一般就不太重视了。往往认为学生还小,走向社会还早,因此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其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从小抓起。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每天都要和他人交往,只有具备责任心的人才能够对自己的事业、家庭和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的就是责任心。对事对人要讲诚信,自己要时时学习。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是对国家的责任。这些品质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特别是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交往频繁、互相依存的社会,不像自然经济时代那样闭塞,可以独善其身。现代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公共生活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在家庭中对父母敬爱、夫妻忠诚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在事业中诚信交往是责任,也是事业发展的基础。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责任。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他要为他的行为负责任。例如在家里,他承诺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完成,如早上起来自己折被子,吃完饭自己洗碗筷,玩具要自己放在应该放的地方,作业要按时完成,对老人要尊敬,与同伴交往时要讲诚信等,这都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会承担责任,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责任心和诚信是密不可分的。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诚信的人,是可以被人信赖的;一个诚信的人必然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当前特别要重视责任心的教育。现在学校里许多孩子都有自我中心的表现。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似乎只有别人要对他负责,他不需要对别人负责。这样的人成年以后不可能对社会承担责任,不可能和他人正常交往,在事业上也不可能有大成就。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学校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责任主要体现在对集体、对他人的关系上,对自己负责,实际上也是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因为个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所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因此,责任心的教育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所有活动之中。

教师以身作则,负责任、讲诚信,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1] 写于2008年4月23日,原载《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