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1 / 1)

公共教育学 石中英 3777 字 1个月前

学习和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节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概念、影响学习的因素与学习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学习的概念

一般认为,学习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为了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和自身修养而采取的活动,它既包括了个体行为的改变,又包括了个体意识倾向和潜能的变化。在心理学研究中,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往往把学习定义为“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而认知心理学家则强调个体内部心理变化的过程,如加涅就提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从词意分析的角度讲,所谓“学”,就是获取知识和相关的信念,是一种吸收、吸纳并内化的过程;所谓“习”,就是去应用、去动手做,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

对于学习,我国古人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很著名的是这样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意思是:要多闻、多见、广泛涉猎;要多提问题、善于质疑;要谨慎思考、不断反思;要明确方向、辨别是非;要把学习的结果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历代学者都强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承以及学习在个人修身养性和安身立命中的作用。

近代以来,在学校中进行学习成为儿童青少年获得知识和文化的主要渠道。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急剧扩展,学习活动更加重要。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学习问题是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在经济领域进入了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文化知识领域则出现了“知识大爆炸”的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有关学习的术语,如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甚至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等。这些新的术语也在折射出有关学习的概念的演变。这种演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学习已经贯穿到一个人的一生,而且越来越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在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工作过程中也贯穿了学习的活动。在传统的意义上,学习是阶段性的,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在学校里的学习才更像学习,检验学习的手段就是考试和升学。在今天,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为了适应快速剧变的社会变化。可见,当今的学习在时间上具有终身性,在空间上也具有了不确定性。

二是在学习形式上,学校中的正规学习尽管仍然占主导,但学校之外的非正式学习也越来越重要。正规学习指向学校的学历教育,学生在学习的阶段性经历结束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等。所谓的“非正式学习”,主要是指从各种活动中去学习,如读书活动、聚会、游戏、书法、绘画等。非正式学习往往出于学习者的爱好和兴趣,有利于个人潜能的自由发挥。

三是在学习手段上,传统的学习依赖的是书本、纸和笔等,现在的学习除了依靠书本和纸笔之外,越来越多地要借助电脑和多媒体等。电脑和多媒体的表现力非常强大,它们改变了书本的静止状态,赋予学习以动态的元素,可以丰富多彩地把学习内容呈现和表达出来,这使得学习手段走向多元化。

四是在学习态度上,传统的学习在内容上偏重对知识的记忆,以“学”为主,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以是被动的死记硬背。在新的时代,学习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运用,偏重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的重点是“习”,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去运用知识。学习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这样,学习需要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变为主动,体现出学习者在态度上的变化。

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

(一)学习者自身的特征

学习是一种个体性比较强的行为,在相同或相似的教育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恰恰说明,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种个别差异中,除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如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之外,跟学习密切相关的是学生的认知策略问题。

学生的认知策略包括如何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获得学习的内容,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在恰当的策略之外,成功的学习还需要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续学习的动机。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可以给学生提供持久的动力,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还需要学习者能够跟同伴和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成功的学习需要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文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在教育中有一种效应被称为“期望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R,1862—1946)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期望可以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和影响,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焦虑水平对其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大量的调查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由于动机与学习相互影响,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焦虑对动机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二)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是相对于学习者自身因素而言的,这方面包括众多的因素,主要教师的榜样、学校文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1.教师的期望和榜样

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谨、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教师对他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其次,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如果这种对待方式持续下去的话,便会对学生产生固定的影响,高期望的学生产生了高水平的动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高水平的行为,低期望的学生则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行为和成就与当初的期望值越来越接近。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尽管不是正式的课程内容,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学校文化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可以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逐渐形成大家都认可和遵守的规则,并且外在表现出特有的学校精神气质。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基本内涵,身在其中的学生也由此受到影响。因此,积极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青少年亚文化,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影响深远。

3.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所,家长和其他长辈通过家庭教育而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提高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很多研究都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对学校工作感兴趣及监控学生在校学习和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

(三)学习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在学习的影响因素中找到根源。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算、拼的学习能力失调,导致学习结果与期望相差甚远,描述的是一种疾病。与学习困难(learning difficulties)主要针对学习过程不同,学业不良(under-achievements )是指最终学习结果不佳,一般来说,如果考试成绩在班级后15%,则被认为是当时该班的学业不良学生[3],导致学业不良的原因包括生理、认知能力、非智力因素、环境、多动行为、教育原因等,[4]也就是说,学习障碍会导致学习困难,但学习困难未必全是学习障碍,其他的也会导致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不一定就学业不良,学业不良也未必学习困难,因此矫治学业不良要根据其成因对症下药。[5]因此,解决学习问题需要准确定位,对症下药,从学习的影响因素入手是根本的做法。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关注。“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7]在这种背景下,改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生是当前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趋势。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新要求,它要求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主动自觉地去进行学习。之所以倡导自主学习,是因为传统的学习观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即教师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需要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自主学习强调三个基本的方面,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所谓自我导向,就是以明确的目标指引并激励自己的学习,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所谓自我激励,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够不畏困难、不断激励自己,提高不断进取的内部驱动力,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谓自我监控,就是要求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品质,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对学习的过程作出适当的调整。

可以说,自主学习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这种学习的发生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进行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学习是受到别人关心的;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要创设教学条件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并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的反馈并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表示高兴;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等等。这些举措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最大可能地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和氛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是竞争而少有合作,尤其是激烈的升学竞争更是导致了学生把学习看做是一种私密的事件,似乎进行合作就会提高他人的竞争力,对自己就是一件不利的事。这种现象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之一,它本身也违背了学习的本质。从源头上来说,学习是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必要活动,是人类群体共同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它是需要群体合作和智慧分享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学习不仅仅发生在个体身上,也发生在群体之中,学习的社会性决定了合作是学习的基本属性之一。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积极承担并完成个人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支持和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群策群力、进行智慧的分享。当然,合作学习需要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意见分歧。还有,合作学习也需要教师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包括教室里课桌的排放要有利于小组之间的沟通、要创设一种促进学生合作的氛围、鼓励小组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打独斗、依靠个人意志行事等。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竞争状态,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事实证明,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促进其社会意识的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也可以称为研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8]。显然,探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学习中的“探究”这一因素,倡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进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而获得知识、增长体验,而不是单纯地去接受信息和死记硬背。

探究性学习是跟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中心,学生往往会变成知识的“容器”,缺少了主动参与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跟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因为探究来自于对未知事物求知的兴趣;更具有实践性,因为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具有参与性,因为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和敢于创新的态度与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学习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和机械,应该反对的是被动地、机械地、无意义地接受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引导学生由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机械、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讨论过一些学习方式之外,在当今教育情境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习理念、方式和方法。例如,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理念,这是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对人类学习的新要求,也就是为了应对知识的巨大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去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老格言,让学习活动伴随人的一生,为人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再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在线学习”(e-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它是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用网络电子技术作为支撑来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思考与探究

1.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也有人认为,“课程就是学生的经验”;还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针对这些观点展开讨论,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的?

2.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查阅资料,结合实际说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不同功能。

3.当前,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请画一张表格,从不同维度对这三种教学理论进行比较。

4.某位高中教师接到一个任务:给高中生上一堂关于预防艾滋病的课。请从课程和教学设计的角度帮助这位教师设计一堂课(45分钟)。

5.初中生小明性格内向,学习很用功,喜欢学习语文和外语,擅长背诵诗词和语法知识,但对于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习却不得其法,成绩较差。针对小明的这一状况,在学习方式和具体方法上你能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吗?

6.查找有关中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围绕一个案例分析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发展的价值。

拓展阅读

1.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2] 《礼记·中庸》。

[3] 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63页。

[4] 钱志亮:《儿童问题咨询实用手册(学业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99~101页。

[5] 具体策略参见钱志亮、丁攀攀:《学生发展问题咨询》,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第226~319页。

[6]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载于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8]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载于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