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1 / 1)

公共教育学 石中英 8443 字 1个月前

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

(一)学校的产生

1.学校产生的条件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活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教育没有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性的专门活动,人们是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接受教育,劳动的过程与教育的过程是同一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1]当时还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学校。学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日益进步与提高,为社会逐渐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开始产生,并分化成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一部分人不再从事直接的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或接受教育。其次,父系氏族公社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阶级分化出现以后,氏族与部落的首领和公职人员需要专门的教育来培养,从而加速了教育的分化和学校的萌芽。再次,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丰富,既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

据中国古典文献记载,从舜开始,部落联盟就设置有文化的公职人员,对显贵后裔施教。《尚书·舜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所谓“典乐”,即掌管祭祀庆典的音乐歌舞。与此同时,还设有公职人员,对“百姓”施教。《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所谓“五教”,即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教胄子之教与教百姓之教,都是施教,但是,两者的目的、内容大不相同。

2.学校的诞生

学校的诞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完备的较长时期的过程,一般认为,学校大致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至今考古发掘出的最早学校是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据考古学家断定,公元4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有了文字——楔形文字,后来又发明了书写用的“泥板”[2]。两河流域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建筑等科学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宗教上信奉一神教。文字的发明、泥板的广泛使用、科学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帕拉(Andre Parrot)在一个名叫马里城的地方发掘出一个估计为公元前2100年(有人推断为公元前3500年)的学校遗址。它包括一条进入学校的甬道和两间房屋,大房间排列着四条石凳,可容45人,小房间排着三条石凳,可容23人。先前和此后又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其他不少地方发掘出远古学校遗址。由于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的练习也是使用泥板,因此,学校被为“泥板书舍”(table house)。学校设有校长(被尊称为“学校之父”)、教师(被称为“泥板书舍的书写者”)、监督(被称为“泥板书舍的管理人”)、图书馆员、校门看守人等。巴比伦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充当寺庙僧侣和政府官员、职员的文士。[3]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最早产生学校教育的地方之一。埃及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200年(一说为公元前4000年),为写在“纸草”(paperus)上的“象形文字”。[4]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水利学等科学知识以及建筑、文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宗教上信奉多神教。古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有宫廷学校、政府机关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等多种类型。海立欧普立斯大寺(也称日神大寺)是当时教育水平很高的学府,也是国际学校交流的中心,犹太的摩西和希腊的太利斯、梭伦、柏拉图等都曾游学于此。教育内容有文字、文学、科学知识、建筑学、道德教育,培养文士是古埃及教育的核心。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教育的源泉,古希腊学校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当时古希腊先后形成了几十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邦。斯巴达实行军事专制统治,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套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内容、以培养坚忍不拔的战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雅典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产生了学校,全部为私人创办。学校类型有文法学校(主要教授读、写、算等知识)、弦琴学校(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体操学校(又称角力学校)。年满7岁的公民子弟(男孩)进入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13岁左右的公民子弟除了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外,还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16岁左右的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高一级训练,并进行智育、审美教育。18岁的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之后,到20岁时被授予公民称号。

雅典学生的一天

他黎明即起,洗除睡意,穿上外衣,然后离开家。他低着头行路,目不旁视。在他后面跟着随从和教仆,他们的手上拿着各种用具,书写板或是描述古代伟大业绩的书籍,要是他准备上音乐学校,还带着调好弦的七弦琴。

勤奋地埋头学习学校课程使他的心灵受益匪浅,他还自由自在地锻炼身体、骑马、掷标枪或矛。然后去角力学校。在正午的阳光下,壮健的、皮肤油亮的学生们大汗淋漓地学习规定的体育内容。学习完毕后,很快地洗一个澡,吃一点东西,下午还要学习,教师又在等着他。书本以直接或譬喻的方式教导他谁是伟大的英雄,谁热爱正义、纯洁。教师用这些美德的冥思向年轻的心田浇上甘露。夜晚来临,一天的学习结束,他吃些食物,然后休息,在忙碌的一天之后甜蜜地安睡了。

资料来源:[美]E.P.克伯雷选编,任宝祥、任钟印主译:《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页。

古罗马的学校产生于古罗马共和早期,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诞生了小学,但是,当时古罗马以家庭教育为主,小学很少,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古罗马共和后期,在学习、借鉴古希腊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几乎是平行的两种学校系统:希腊式学校、拉丁语学校,分为初等、中等(文法学校)、高等教育(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三个阶段,以培养雄辩家或演说家为目标。

中国古代的学校产生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5]。学校的形式有序、校、学等。《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礼记·王制》记载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6]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有了学习的工具(笔、典册),为建立学校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条件。根据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文物,商代的学校类型有庠、序、学、瞽宗。《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礼记·明堂位》也说:“瞽宗,殷学也。”教育内容有礼乐、射御、养老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是中国奴隶制发达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国学分小学与大学两级。《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7]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塾、庠、序、校。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衰落,奴隶主贵族没落,官学教育衰落,兴起了私人办学之风,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在诸子百家之中,与教育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8]

3.学校诞生时期的遗产

学校诞生于人类社会刚刚迈入文明时代,在教育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

第一,开启了教育的制度化趋势。当时东西方的学校,基本上都具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有专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等特点。学校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为奴隶主阶级统治服务。

第二,东西方文明社会都形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对后世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初步体现了文武兼备、知识与技能并重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四,产生了早期的学校考试制度。学校考试制度产生于古代中国,早在西周的大学教育中,就出现了周天子视学考试制度,对考试的时间、考试内容与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对于考试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不服管教又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学生有严格的惩罚制度。

(二)学校的发展

1.西欧中世纪学校及其遗产

公元5世纪末至14世纪西欧社会进入封建时代,历史上被称为中世纪。中世纪前期(公元5世纪至8世纪)西欧社会由于教会占据了垄断地位,除了教会学校外,几乎没有世俗学校教育。中世纪中期(公元8世纪起)以后,才出现了有别于教会学校的世俗教育机构。

欧洲中世纪学校的类型主要有:

(1)分布广泛的教会学校,共有三种类型。一是修道院学校(monastic school)。西欧中世纪早期修道院[9]内设有学校,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教会学校,并成为当时教会主要的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以后扩大招收范围,一些不以神职为生的俗人也被接纳,但两类学生分开。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终生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学只为求知,学成后仍为俗人。学习内容为神学、“七艺”[10]。二是主教学校(cathedral school)。设在主教所在地,学校的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条件较好,水平比较整齐,但数量有限。三是堂区学校(parish school)。设在堂区教士(神甫)所在地,学校规模小,设备较为简陋,以灌输基督教知识为主,同时进行读、写、算及简单世俗知识。它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2)宫廷学校。它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是西欧中世纪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学习科目主要是“七艺”。

(3)中世纪大学。中世纪西欧最初的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学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于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或知识交易。中世纪大学诞生于11世纪至13世纪,主要是以下三所。萨莱诺大学,建于11世纪,以医学教育著称。波洛尼亚大学,诞生于11世纪,以研究罗马法为目的,在法学教育中享有盛誉。这是一所协会式大学,学生与教师自发组织起来,由学生管理,故称为“学生大学”。巴黎大学,建于13世纪,教师与学生的行会组织,享有自治权。由巴黎圣母院座堂学校发展而来,设有神学、法学、文学、医学4个学院,为西欧大学的典范,由教授会掌权,有“先生大学”之称。这三所大学成为西欧后来兴起的其他大学的样板,有“母大学”之称。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教会学校有明显的不同,因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

(4)城市学校

自11世纪至12世纪,随着西欧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产生了新型的世俗学校——城市学校,至15世纪,这种学校几乎遍及西欧所在的大城市。城市学校包含了不同种类、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学校,有手工业行会开办的行会学校,有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有初等学校、高级学校,也有职业训练的特性。教育内容有读、写、算等基本知识以及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实用知识,有拉丁文学习,也有本民族语言的教学,还有一定基督教知识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学校的建立既促进了基督教的发展,又满足了一部分世俗民众对教育的需求,教会学校建立起来之后,一直延续至今,对欧美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长期而重要的影响。教会学校建立了一套管理学校的制度,规定实行监督总管制、教师许可证制、法律任命制和就职宣誓,这些制度是现代教师的证明书、任职通知书和约定书的雏形。[11]中世纪大学尽管后来逐渐被教会所控制,城市学校尽管也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些学校的建立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中世纪早期教会对西欧教育的垄断。中世纪大学所享有的内部自治权、师生免除赋税及服兵役的义务、教师有参政权、有罢教和迁移的权利与自由等特权。建立了学位制度,学生修毕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到“硕士”、“博士”学位。中世纪大学的许多制度后来被西方高等教育机构所继承,从而为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学校与遗产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三种类型的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

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学校最早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向尼德兰、德国、法国、英国等地推进。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口号,对人文学科狂热崇拜,一批批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纷纷建立起来。这些人文主义学校,比较著名的学校有: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的宫廷学校(被称“快乐之家”);在法国,法兰西学院和奎恩学院(居耶纳学院)等创办,成为法国人文主义教育的典范;在德国,爱尔福特大学、海得贝尔格大学、巴塞尔大学、科隆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维滕贝尔格、马尔堡大学、哥尼斯堡大学等新旧大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在英国,新创立的伊顿、温切斯特、圣保罗等一批公学(public school)[12]以及老牌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提供人文主义教育。

新教学校是16世纪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马丁·路德在宗教上反对罗马教廷、反对教会,在教育上主张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由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等思想对后来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路德教育思想的追随者梅兰克顿(P.Melan chthon,1497—1560)、斯图谟(J.Stum,1507—1589)、布根哈根(J.Bugenhagen,1485—1558)等新教神学家致力于在德国建立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学校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中,国家对教育行使控制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与世俗性目的兼顾,神学与人文学科并重。路德派新教学校教育后来对瑞典、丹麦、挪威、捷克、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发生了影响。加尔文主张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教育,宗教教育与世俗利益并重,重视人文学科教育。他在日内瓦亲自创办了法律学校、文科中学、日内瓦学院等一系列新教学校,其中,日内瓦学院后来成为荷兰的莱顿大学、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等大学办学的样板,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法国、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家,加尔文新教教育思想迅速传播到欧美地区。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天主教教育是为了对抗新教及教育而出现的,其中,当时最著名的天主教教育是诞生于16世纪的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所兴办的学校。耶稣会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集中全力创办中等和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分为初级部与高级部,初级部修业5~6年,相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高级部分为哲学部和神学部,属于高等教育。耶稣会学校遍及欧洲(当时几乎垄断了欧洲天主教国家的中等教育、控制了天主教国家的高等教育),并远及美洲、亚洲。耶稣会学校组织严密,非常重视教育质量,全部实行寄宿制和全日制,免收学费。耶稣会学校培养了笛卡儿、伏尔泰、狄德罗等大批学者、思想家。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学校教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教育遗产。首先,在于它的人文主义特性。人文主义特性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学校教育,也反映在与人文主义关系密切的新教学校教育之中。人文主义教育重视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的天性。

其次,三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在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体系中都以希腊文、拉丁文、文法、古典文学、逻辑学、伦理学等为主干,把被中世纪教育割裂了的古典文化重新加以继承和利用,有利于当时和随后的西方思想家、教育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西塞罗等人的著作中汲取思想的养料。

再次,世俗性与宗教性并存。人文主义的学校教育从教育目的到课程设置,充满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世而非来世;路德派新教和加尔文派新教都主张由国家而不是教会开办学校,强调学校教育的世俗性。但是,三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性,都强调基督教信仰的教育目的。

最后,产生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耶稣会学校都开始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授课方式,耶稣会学校运用学生间竞争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这些教学方法为近代学校教育所继承。

3.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与其遗产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京城长安创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实行博士弟子员制度。东汉继之,在都城洛阳立太学。后来又相继设立宫邸学和鸿都门学,形成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等中央官学。到明清时期,太学名叫国子监。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经学为主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后,经过隋唐、宋元,到明清,又陆续创立律学、书学、算学、武学、画学、医学等各类专科学校。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西汉初年,儒家学派、黄老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刑名学派、杂家学派等都有办私学的活动,并保留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遗绪。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学习内容为《孝经》、《论语》,有的还学《尚书》、《诗经》、《春秋》;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宋元以后,私学开始向蒙学化方向发展,并诞生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等著名的蒙学教材。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的人和对整个社会的作用,从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一般来说,在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时期,封建统治者就会重视学校教育,官学就会兴盛;反之,社会动**、政治黑暗、经济衰弱的时候,官学衰废。与西方社会学校长期以来主要由私人或慈善机构创办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国封建政府一直重视官学教育,宋代皇帝宋真宗甚至撰写《劝学诗》,鼓励学龄男童勤学苦读。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书院教育把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争鸣,实行自由办学,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以学生个人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书院教育所具有的鲜明教育特色,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后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隋唐时期创立、一直实行到清末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唯一标准,把育才与选才统一起来,奉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视知识才学,既保证了封建政府选拔到所需要的人才,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而是一种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重要贡献。

二、现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

1.欧美现代学校及其遗产

西方现代学校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前后,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的出现并不都是从小学开始依次向上发展,产生中学和大学。事实上,现代学校在欧洲和北美的产生,是按照两条线索发展的:一条是自上而下地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的大学为顶端,向下发展为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变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再上延至短期大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混合型)学制。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两极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于中间型,叫分支型结构。[13]以上三种学制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点,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学制,它们都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等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

幼儿园

早期而有影响的幼儿学校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于1802年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招收公社成员的学龄前子女。正式把这种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的是德国近代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1782—1852)。1837年,他在自己家乡附近的小镇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旨在发展儿童活动本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并把它命名为幼儿园。此后,在一批教育家的努力下,幼儿园逐渐推广,19世纪后半期,已扩展到欧洲各国。

小学

欧洲地区最早的初等学校是诞生于中世纪的城市学校。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要求广大劳动者必须具有初步读、写、算的能力和一定的自然与社会常识,由此推动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教育对象的小学教育的广泛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都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但是,资产阶级及贵族子弟并不进入国民小学,而是在家庭或中学预备班接受教育。

中学

现代中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而出现的。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古典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古典文科中学出现于文艺复兴前后,以学习七艺、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18世纪初,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出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第一所实科中学是在1708年诞生于德国的“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是相对于古典文科中学而言的,因为它加强了自然科学与工业技术的教学,更适应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需要,更接近生活,意味着中等学校向现代学校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美国在18世纪仍然以拉丁文法中学占主导地位。在1751年在费城出现了第一所文实中学,1800年全美有100所文实中学,19世纪中期,这种类型的中学占据了上风。文实中学与拉丁文法学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用现代语教学、男女合校、为就业做准备等。1821年,波士顿诞生了第一所公立中学,南北内战结束以后,在美国公立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公立中学发展迅速,并开始取代文实中学的地位。公立中学与文实中学相比,前者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切合实际,重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

大学和高等学校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在18~20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大机器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现代大学和高等学校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一是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把产生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成现代的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另一条是创办新的大学和高等学校,如英国的伦敦大学、德国的洪堡柏林大学、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等。

职业和技术学校、工科大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机器大工业方向发展,封建社会那种培养手工艺匠的徒工制的劳动力培养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了。1747年德国在柏林创办了“经济、数学实科学校”,开了在行会外由学校进行中等技术教育的先例。1817年,德国在各地区城市设立手工业者学校,并在1821年以这类学校为基础形成地方工业学校网,其毕业生具有升入柏林中央工业学校的资格。19世纪,德国按照不同产业部门建立了农业渔业、矿山工业、商业交通、家政、军事和自由职业等五大类专门学校。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8世纪末先后兴起职业技术学校,在19世纪获得了较快发展。20世纪初,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对工人的技术和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职业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德国、法国、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继续实施义务的职业教育。美国于1917年通过法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把普通中学办成综合中学,设立职业科,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程。苏联也建立起了初中程度和高中程度的职业学校系统。

自19世纪60年代起,德国一批较出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发展为高等工科大学。如1866年成立的柏林工业学院,1879年升格为柏林工科大学。到19世纪末,德国已有9所工科大学,这些学校为德国工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级技术人才。稍后英、法、美、日等国都陆续建立起工科大学。

18世纪至20世纪前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与之前相比,发生巨大变化,留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制度遗产。

第一,实施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每个人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带有强制性特点。义务教育法最早是从德国开始,于1754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到20世纪初,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施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限也逐渐延长。

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每个人有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的、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再是为一小部分人服务;接受初等义务教育不仅成为每个人的权利,而且成为每个人所必须承担的义务。这种从少数向全体、从权利向义务、从家庭的私事向社会的公务的转化意味着人类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提高了。

第二,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19世纪以前,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大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不重视教育。19世纪以后,政府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逐渐建立起公共教育系统,19世纪末,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和干预主要是通过拨款和立法等形式实现的,教育的每次重要的改革与重大措施,基本上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规定与保障。

第三,教育的世俗化。在中世纪和近代初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基本上由教会学校占主要地位,19世纪开始,与国家重视学校教育及公立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学校教育逐渐与宗教发生分离,开启了世俗化发展方向。有些国家曾经明确规定,教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英国,1882年颁布的《费里法案》,确立国民义务教育、免费、世俗化等三原则,规定学校可以不进行宗教教育,允许学生不参加学校的宗教教育和宗教活动。法国,在大革命开始的前几年,政府宣布教会学校一律被取缔。后来,政局屡经变动,教会学校重新获得发展机会。拿破仑上台后,实行了教会教育世俗化政策,包括教会学校世俗化、从教神职人员世俗化、教学内容世俗化等。

2.中国现代学校及其遗产

中国现代学校产生于清末,是学习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第一所官办现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当时是洋务运动时期,共计创办了30多所语言、军事、实业等类型的现代学校,但是,这些学校并不成系统。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是通过日本学习欧洲的双轨制,主系列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含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支系列为各类实业与师范学堂。癸卯学制颁布后,各级各类现代学校相继在各地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新式学堂是由原来的旧私塾、旧书院经过改良而成的。1912至1913年,民国初等教育部公布一系列学校法令规程,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仍然为双轨制,主系列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支系列仍然是各级各类实业、师范学校。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叫“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该学制主要是借鉴美国的单轨制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规定小学6年(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2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

经过以上三个学制,从而把欧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引入中国,这种学制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官学、私学、书院的学制模式,而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三级学制模式,并且在1922年的“壬戌学制”时,明确以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从而把西方心理学引入中国学校教育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把初等小学堂规定为强迫教育(或义务教育),从而使普通民众的子女破天荒地有了接受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特别是女子获得了入学的机会,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束缚。这些学制的颁布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与发展,而且它的基本模式和原则(特别是“壬戌学制”)一直影响或延续至今。

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也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建立了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成年教育)等学校系统,这种学校教育制度与思想影响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学校教育。

三、当代的学校

1.当代世界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教育造成了空前的打击,在德、意、日等法西斯统治和占领的国家,教育制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学校被征用、关闭、摧毁。因此,战后世界教育面临紧迫而艰巨的恢复和重建、对教育体制和结构进行改革等任务。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科技等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世界各国也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根据毛入学率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所谓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如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与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的年龄总人口之比。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0~1997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世界平均从13.5%上升到17.4%,发展中国家从8.3%上升到了10.3%,而发达国家已从36.8%快速增长到61.1%。[14]

当代世界教育的体制和教育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育体制上来说,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即通过小学和初中并轨的办法,建立起统一的、具有多种职能的、相互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以取代筛选性强、互相分立、互不沟通的学校系统。尤其是中学教育的变化,英、法、德等传统的双轨制国家采用综合中学的形式把初中的两轨并在一起。这样,由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并轨,原来的双轨学制事实上已变成分支型学制了,即小学、初中单轨,其后多轨。英国发展最快,到20世纪80年代初综合中学的学生已超过中学生总数的90%以上。[15]教育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在初等教育上,一些国家设立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贯制学校”,一些学校设立了通常与中等教育相联系的“中间学校”、“初级中学”;在中等教育上,第一阶段,即初中阶段开始实施定向教育,实行升学、就业指导。如法国初中为四年制,前两年为观察期,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第二阶段即高中阶段趋于专业化,实行分科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的底层。在高等教育上的变化,一是层次结构多样化,本科教育上下延伸,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结构模式。二是类型结构多样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大学外,培养工业、商业和农业人才的学院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大量涌现。三是形式结构多样化,在正规全日制教育形式外,出现了非正规高等教育,如英国的开放大学、美国的社区大学、日本的广播大学等。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整个社会变成有体系的教育场所。终身教育理论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而形成和发展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对全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包括了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但也不排斥学校的存在与价值。终身教育既是贯穿现代一切教育的理论,又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终身教育理论主张人的整个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过程之中,整个社会变成有体系的教育场所,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将会形成一个人人皆学、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在学习化社会里,学习将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所有公民,不论其出生、性别、种族、收入或居住地区等,一生之中皆应有接受教育、获得学习机会的权利。

2.当代中国学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17年(1949~1965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教育改革(1977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基本照搬了苏联的基本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校进行了改革。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废除旧学制,颁布新学制。新学制由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普通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等组成。这一学制的显著特点是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业余学校(成人文化实习学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置于重要地位,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个学制是新中国惟一颁布的学制,50多年来只是作过部分变动和调整,但基本框架没有变化。50年代,政府对旧的学校进行了接管和改造,私立学校由此消失,使中国教育步入了单一地由政府办学的时代,很快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教育模式。

“**”十年,教育领域成了重灾区,以往学校教育招生、升学、选拔、分配制度、培养方式被彻底否定,教育秩序被破坏。高等教育事业陷入瘫痪,基础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自1977年开始,教育领域与全国各条战线一道进行了拨乱反正。1977年,教育部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1980年、198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的办法》,正式建立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制度。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我国教育目的是“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同时指出:“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决定》的核心内容包括:第一,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第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决定》成为指导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纲要》从战略的高度对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为新时期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设定了目标,对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作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方针和任务,从而为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构建起了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当代中国教育走过了一些弯路,但是,在近30年来,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学校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逐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清晰地阐明了“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思想内涵。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既是对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优秀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做出的准确把握与理解,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27页。

[2] 苏美尔人把黏土和水调匀以后,制成大小不等的泥板,把字刻写在上面,然后再把它晒干或烧干,就成了“泥板书”(tablet writing)。

[3] 在发掘的泥板书中,有父亲训子的记录,说别人叫子弟从事体力劳动,“我却叫你用手执笔而不作耕田、掘地、辛苦工作”;别人叫子弟从幼年开始就靠劳力养家糊口,“我为了使你成才而终日受尽熬煎”,充分反映了当时存在着父亲望子成为文士的心理这一社会风气。

[4] “纸草”(paperus)原是生长于尼罗河边沼泽地的一种长茎植物,古埃及人把它的茎层层剥开,将薄片连接粘连起来,使之成为正方形,然后再把两张正方形的薄片按纤维的垂直方向重叠,并用木锤敲打,使之黏合坚固、变薄,再压平晒干,这样变成了可用于书写的纸草。

[5] 对于夏代的社会性质,学术界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奴隶制社会,有的认为它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有的认为它是原始社会末期,等等。

[6] 东汉学者郑玄注云:“东序,东郊,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郑玄:《礼记·王制》注)。

[7] 周天子所设大学,分为五学:辟雍(太学)、成均(南学)、上庠(北学)、东序(东学)、瞽宗(西学)。诸侯所设大学仅有一学,名叫頖宫,又名泮宫。

[8] 当时的私学有两层含义,一是私学教育形式,二是私家学派。诸子百家,实则只有“九流十家”: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

[9] 修道院,又称隐修院,为基督教信徒集体修行之所,后来逐渐形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有祈祷、读经、生产劳动,设有图书馆、阅览室,集宗教活动、生产活动、学术活动、教育活动于一体。

[10] “七艺”全称为“七种自由艺术”,是教会学校的七门学科,即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

[11] [美]E.P.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任宝祥、任钟印主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14页。

[12] 公学虽然称为“public school”,却不表示是由政府设立的,只是表示学校可以公开招生,而不只限于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的学生。英国最早的公学是1382年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公学最早是为比较贫穷人家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是,到了18世纪,它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化了的私立学校,实行精英教育,学费非常昂贵。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毕业后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至今英国仍有100多所公学存在,其中于1440年创立的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位于伦敦泰晤士士河畔的温莎镇,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而且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

[13] 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72页。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第112~113页。

[15]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