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的目的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目的;另一种是指学校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的。作为一种组织的目的,学校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追求该组织自身的延续、成长、扩展、提升和不断创新;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则是指学校试图在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培养起来的素质结构及其总体形象。这两层目的的实现也是相互联系的。学校组织目的的达成最终体现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扩展、丰富和提高上。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既应该懂得学校作为一种组织的目的,更应该对学校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的有系统而深刻的了解。在本节中,我们主要从后一个层面来论述学校的目的或学校教育的目的,集中讨论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由于学校的层次、类型都很不相同,因此具体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彼此有别。小学教育的目的不同于中学和大学,普通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同于职业学校、特殊学校,中国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同于国外学校教育的目的。这里所讨论的学校教育目的只是学校教育的一般目的或总体目的,是制定和理解具体的学校教育目的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又由于学校的一般目的主要是由学校举办者即国家来规定的,因此下面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认识也主要从国家有关学校教育的政策文本出发,是对国家政策文本中有关学校教育目的的总结、概括和分析。
一、新中国学校目的的历史演变
学校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回顾学校目的历史嬗变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对于学校目的形成一种历史的意识,把握那些在历史嬗变过程中比较稳定的目的内涵。下面主要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层面学校目的及其变化做些回顾、总结和分析。
1.《共同纲领》(1949)对新中国学校目的的规定
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曾就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发表过系统的意见。这些意见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新中国有关教育工作包括学校目的的指导性意见。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条中标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条纲领性规定中,不仅阐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性质——新民主主义性质,以民族性反对盲目崇拜他人、以科学性反对封建迷信、以大众性反对少数人对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垄断,而且就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质做了规定。总的来看,该文件规定,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这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需人才有关系。这些人才不仅应该有知识、有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不能培养出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人是新中国学校教育与旧中国学校教育在目的上的最根本区别,也是新中国学校教育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最初的也是最核心的回答。
2.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中有关学校目的的主张
1956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这一时期,国内外、教育领域内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国际上反共反华的论调甚嚣尘上;国内也存在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在教育方面,一些中学、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不愿意到工厂和农村去,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思想上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距离。在这个背景下,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首先,从人才规格或性质上,毛泽东认为是培养“劳动者”,而不是“剥削者”。这里的“劳动者”不是指一类特殊的以从事体力劳动为职业的人,而是指具有劳动意识、感到劳动光荣、尊重劳动人民、远离过去一切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狭隘意识和生活习惯的人。从素质结构上说,这样的劳动者既要有政治品格(“社会主义觉悟”)又要有文化素养(“有文化”),因而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只知道埋头苦干、受人剥削的人。这完全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是中国关于学校目的的独特表述。为了造就这样的劳动者,毛泽东还提出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一个由德育、智育、体育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品德、智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种以德为首、德智体相协调的素质要求,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强调“德才兼备”的思想,也反映了毛泽东对身体健康素质的一贯重视。这个教育方针及其提出的学校目的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直到如今中国学校教育实践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值得所有教育者认真学习和思考。
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1985)对学校目的的要求
1976年10月“**”结束,中国社会开始了拨乱反正的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稳定、持续、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85年5月做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教育事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论述。该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具体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该决定提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应该说,尽管这个有关学校目的的表述比起毛泽东1957年的主张来说不是很完整,但是却集中阐明了改革开放所要求的人才的新素质——“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科学精神”、“献身精神”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该决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发表以来有关学校目的的表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992年改革开放迈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步伐。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教育事业进行总体规划。该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学校教育的目的。以此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中国的教育方针包括学校目的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该文件为基础,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
这些文件有关学校目的的表述尽管彼此之间有所不同,但是大致内容是一致的。把握这些大致内容,就把握了当前我们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一般或根本要求,就为制定适合学校类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体目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精神指导。概括起来说,这些内容大致包括:第一,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生产,还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等。这就是说,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既是合格的经济领域的生产者,也是合格的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还要全面地提高国民素质。第二,人才理想的素质结构是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反对只重视智育弱化德育、忽视体育和美育的做法。这应该说是对毛泽东1957年教育方针的继承和发展。第三,人才素质结构的重点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要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新补充,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人自身发展的新要求。这些素质应该被看成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所应着重培养的核心素质或关键素质。
二、当代国外发达国家和教科文组织对于学校目的的表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由于国际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居住在地球不同角落里的人们和国家都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因此,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就具有一些共同的任务或目的追求,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相互启发、相互联系和相互借鉴的特征。对于一名未来教师或在职教师来说,了解当代国外发达国家的学校目的有助于开阔视野,更好地理解、制定和追求我国的学校目的。
1.日本《21世纪新生计划》(2001)提出的学校目的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东亚邻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在中国的前列,并给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清末学制的建立,基本上是仿效日本。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成长为世界上重要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本社会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成熟化带来的挑战,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4月23日发表了“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审议报告”。报告针对日本“教育荒废”的现状,提出了21世纪日本的教育目的。“1.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教育的中心问题是要对学生进行身心两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2.自由、纪律与公共精神。3.世界之中的日本人。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培养能够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上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宽广的胸怀是为了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健康的体魄是为了应对激烈竞争的压力;丰富的创造力是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要求;身体均衡发展是为了解决“忽视另一半教育”(情感和道德教育)的问题;自由、纪律与公共精神沿袭了以往自由主义教育政策的精神;而“世界之中的日本人”则试图在面向世界和保持日本文化传统之间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似乎依然保留了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和魂洋才”的思想。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了新的《21世纪新生计划》(彩虹计划)。该计划以实现“日本的复兴”为目标,将教育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提出了今后日本学校改革的整体框架,明确了为实现“学校变好,教育变样”的目标所面临的课题、具体的政策保障措施和详尽的时间表。该计划对日本学校教育中欺侮弱小、拒绝上学、校园暴力、恶性青少年犯罪、过分强调尊重自我等问题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并提出了新的学校目的,包括“一、培养人格丰富的日本人”,“二、发展每个人的潜能,培养富于创造性的日本人”,“三、推进适应新时代的新型学校建设。”[2]前两个方面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后一方面涉及创建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这些目的的表述,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提出的学校目的的继承,又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出现增加了新的内容——注重潜能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
2.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2001)法案提出的学校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1983)为标志,美国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公立教育也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进入到21世纪更加如此。2001年初,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蓝图,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布什总统在序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国家不能履行其教育每一个儿童的职责,我们就可能在其他许多领域失败。但如果我们成功地教育了我们的青年,那么许多成功就会在整个美国和我们公民的生活中随之而来。”在这份报告中,布什提出了美国新政府教育改革的政策重点:第一,消除处境不利学生的成绩差距。第二,通过“阅读第一”来提高识字。第三,扩大灵活性,减少官僚主义。第四,奖励成功和处罚失败。第五,促进获得信息的家长选择。第六,提高教师质量。第七,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改进教学和课程。第八,为21世纪创设更安全的学校,教师将有权把那些具有暴力行为或不断造成破坏的学生请出教室。第九,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的拨款,以培训教师学会将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为了实现这些学校改进和学生发展的目标,该法案甚至还提议设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州责任奖金和学校奖金。任何州在本计划实施两年内达到责任制要求,都将获得一次性奖学金;对于那些在提高处境不利学生成绩方面取得最大进步的学校,将获得承认并授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奖金。反过来,如果某州未能达到业绩目标以及未能展示学业成绩的成果,教育部长将有权减少该州从联邦政府得到的行政开支经费。[3]在学生发展目标方面,美国政府的各种教育法案、战略规划强调的主要是阅读能力、数学与科学成绩、坚强的性格、公民意识、国家安全责任、新技术应用能力等内容。
除了美国联邦政府外,一些专门委员会和研究机构也非常关注美国的公立学校教育,它们发表的一些研究报告对于政府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有力的影响。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获取必需技能部长委员会(SCANS)提交了一份《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的报告。报告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对雇工的素质需求以及青年人是否有能力适应这些需求。委员会委托六个小组的研究人员与大量企业家、公立部门雇主、工会以及商店、工厂、作坊等的工人和主管进行长时间会谈,得到了第一手的材料。这份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岗位技能(workplace know-how)制约着工作效果,是青年人应该努力具备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工作岗位技能包括五种能力和三方面基础。这五种能力分别是:确定、组织、规划和分配资源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理解复杂系统的相互间关系的能力;运用多种技术工作的能力。三方面基础分别是:读、写、算、听、说等基本技能;创造性思考、做出决策、问题解决、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推理的思维技能;责任感、自尊、正直、诚实、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等个性品质[4]。这些基于劳动场所的实际调查与访谈获得的结论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政府、学校领导人和学者更好地制定与理解实际生活中所提出的学校目的要求,改变学校目的的确定主要凭借个人好恶的倾向。不过,这种调查也有它的缺陷,因为雇主们不会全盘地考虑学校的目的,只是就自己感到比较重要的素质发表意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些人的素质类型尽管雇主们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并不说明不可以作为学校目的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雇主们只关心与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有关系的那些素质的培养。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报告中对于学校目的的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组织,创建于1945年11月16日,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在人们的思想之中建设和平。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外面,有两尊雕像,一个是地表**、千疮百孔的地球,另一个是枪口打结的手枪,提醒人们停止战争,维护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团结都至关重要,是反对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适应不同时期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许多与教育主题有关的报告,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特殊教育到成人教育,等等。就学校目的来说,有两份报告非常重要,一份是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另一份是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又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这两份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上有关教育的最重要文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中国教育者都非常熟悉的一部重要教育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政治斗争、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丰富的考察,致力于把握那些能够代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一般趋势的方向。报告指出,“在人们追求的许多目标中具有一些共同倾向,这种共同倾向指明现代世界的一些主要的目的是一致的”[5]。报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些共同的倾向:第一,“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第二,“培养创造性”;第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第四,“培养完人”。科学的人道主义既是科学的又是人道的,旨在克服现代社会中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科学人道主义所指的人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他要依赖客观的知识,而这种客观的知识本质上必定会导致行动,并且主要是为人类本身服务的。”[6]关于培养创造性,报告中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而教育“既有培养创造性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性精神的力量。”[7]为了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教育应当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并将其与真实的生活需要相结合;教育应该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文化而不是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教育应该密切关注一个人的独特性,等等。关于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是一种基于共同思想、道德和价值遗产从而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生活态度。关于培养完人,报告特别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基本界说。”[8]这些对教育目的或学校目的的界说,尽管很难说是全面的,但是却抓住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对之后世界各国的学校变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这部重要文献中,重新阐释并正式使用了“学习化社会”(learning society)这个概念——“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能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9]
1996年,针对地球人口的增加、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由雅克·德洛尔担任主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内在的财富》这份著名的报告,亦称“德洛尔报告”。这份报告在教育或学校目的方面提出了后来众所周知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掌握认识的手段;理解知识;智力训练)、“学会做事”(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学会生存”(自主性;判断力;个体责任感)。报告认为,“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该围绕着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10]这四个支柱分别从思维品质、实践能力、价值观念、自我成长等方面阐述了教育目的的一般倾向,对之后十余年来的国际教育发展包括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践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学校或者直接将这四个支柱作为学校追求的目标,或者模仿这种表达方式加上自己意欲实现的目的内容,如“学会健体”、“学会学习”等。
三、21世纪的学校目的:背景与框架
从历史上看,教育的目的或学校的目的总是处于不断地重新界定之中的,从来就不存在静止不变的学校目的。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目的的变革是学校变革的序曲。学校目的的重新界定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各个领域的新发展对于人的素质从而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二是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影响学校目的界定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彼此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其中,社会的因素是更为决定性的因素,青少年自身发展需求的认知最终也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基础之上的。除此以外,教育理论家们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目的的理论研究也是影响一个社会或时代学校目的重新界定的重要观念因素。
1.思考21世学校目的所要考虑的社会背景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要回答21世纪的中国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必须先从思想观念上对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发展路径等有个大概的认识。从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定位来说,就是要建设更加富强、民主、公正和繁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发展环境来说,中国社会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全球化背景下来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秩序和价值体系带来的冲击或破坏。从发展面临的问题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观和发展方式问题。在发展观上过于强调经济增长,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着发展与环境、发展与人口、发展与公平等方面的较大矛盾,发展的环境代价、人文代价和社会代价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在对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和发展实践的反思基础上,决策者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强调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的路径上,一方面强调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另一方面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先发展以来,再反哺落后地区,从而带动全局发展。学校教育要培养的人,从宏观上说,应该是能够反映当前和今后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人。
探讨21世纪学校目的厘定的社会背景,从领域上来说,不能不提到以下几种现象:第一,文化多样化。不同的文化类型都在伸张自己的文化权利和争取自己的表达与实践机会,文化民主、文化宽容的呼声愈来愈高。正如拉兹洛所说的那样,“将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往往以东西方敌对的观点而不是按照其内在价值的观点来解释文化。我们有理由希望当前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历史开端的前奏,一个多文化的春季,一个从两极世界转向多极世界的人本主义的反映。”[11]第二,政治的民主化。随着经济领域中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政治领域的民主化进程也稳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政策和利益分配过程中的民主因素越来越多,人们权利的范围扩大,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机会增加,程序的民主性、公开性和公正性受到广泛赞誉。第三,经济上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自从1992年中国社会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并已经加入到WTO之中,成为世界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经济风险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与控制,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第四,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并正在取得新的快速的进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从科学技术进步中获得的利益将会不断增加。第五,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产生革命性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一个“虚拟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第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的格局正在悄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的乡村人口走进城市,尽管他们其中还有许多人没有获得充分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资格,还只是漂泊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但是他们已经为城市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社会背景,为思考21世纪学校的目的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宏观的背景。学校要培养的人,就是要生活于这样的社会并能够建设更加美好社会的人。
2.思考21世纪学校目的所要针对的人的发展问题
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人的发展的要求得以表达出来,从而提出学校目的的主张并对学校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的进行评论。所以,在思考21世纪学校目的时,弄清楚人的发展的要求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正如劳凯声教授所说的那样,“在目的指向上,现代教育表现为更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个人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就业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就业教育之外,又出现了以丰富闲暇时间为目的的闲暇教育、娱乐教育、老年教育等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目的除了受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及其制度的制约之外,还程度不同地受个人自我发展需要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在规定教育目的时都不能不考虑这一点。”[12]
当前,值得人们注意的人的发展包括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问题有以下一些:首先,部分青少年学生发展动力匮乏的问题,生活在一个小康的时代缺乏追求更大价值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刻苦精神。发展动力匮乏是导致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困难不仅在中小学校是大面积存在的,而且在高等学校也存在。学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后进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够得到很好地满足。因为部分学生的发展权利在学校里得不到尊重、学习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辍学现象屡禁不止,在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其次是片面发展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亚洲国家表现的尤其突出,迄今为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体质或智能的发展方面,没有同样地在情感领域、道德领域或价值领域、人格领域出现,一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情感、道德或价值以及人格领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或提升,许多人身心和谐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自杀、吸毒、酗酒、抑郁等心理—精神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再次,个性、社会性与类特性的发展不够和谐。完整的人性包括了个性、社会和类特性三个部分,分别反映和支配了人们的三种生活状态。人的发展,人性的形成和提升,应当是这三部分之间的和谐一致,帮助人们不仅成为他们自己,而且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表明,一些人在追求自我发展过程中对自我成长的关注就其程度来说已经远远地超过对他者或组织成长的关注,个人主义、唯我主义价值原则支配了部分人的日常生活,社会责任感和人类意识比较薄弱。不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地区里氏8级的大地震,则让人们看到了人类意识的涌现和社会责任感的迸发。成千上万的人为地震中遭受不幸的人们哀悼,不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团结起来为地震中遭受巨大损失的人们捐款捐物,献出爱心。
3.思考21世纪学校目的的概念框架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21世纪的学校目的既应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要求,也要针对当前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还应该体现21世纪人类社会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目的的总体趋势。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21世纪学校目的的概念框架并加以简要阐释,供教育实践工作者参考。
(1)总体规格:面向世界的中国人
20世纪8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之后,“三个面向”就是成为指导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及整个90年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针。“三个面向”也包含了目的的含义,即学校教育应该培养现代化的、面向世界的和具有未来意识的人。“面向世界的中国人”就体现了这种精神。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重提“面向世界”,比起当时来说,有了许多不同的含义。今天,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程度、与国际社会的交往程度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程度都是当时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当时提“面向世界”还主要是一种希望、愿望和要求的话,今天重提“面向世界”则是一种现实、必然和需要。从内涵上说,“面向世界的中国人”不仅要向世界学习,而且要积极地参与到世界事务当中,为世界性问题如生态问题、贫困问题、恐怖主义威胁问题等的解决,为世界的理解、团结、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德性、智慧和力量。
“面向世界的中国人”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如果说,“面向世界”表明了理想的人的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话,那么“中国人”则表明了学校目的的价值立场和政治追求。因此,可以将“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看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另外一种表达。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或者说,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总的答案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既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眼光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又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愿意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人。今天的世界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国际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不可能脱离世界大环境单独地进行。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懂得这一点,并擅长这一点。
(2)素质结构: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古老的教育理想,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对人、对现代学校提出的目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智力与情感、道德、价值观、信念的协调发展、个性、社会性与类特性的共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个性的发展,但又不止于个性的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需要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13]。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平均发展和同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意味着人的和谐发展与多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全面”二字表明了人的发展领域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各个领域发展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必要性。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求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幸福生活的需要,还是整个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展是终身性的,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如果先前的发展是片面的甚至是畸形的,完全牺牲了某种重要方面或领域的发展,如身体素质的发展或价值观的发展,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后来的发展。一个身体素质不好的人一生当中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有限的;一个价值观念存在严重缺陷的人一生当中能够达到的发展程度更是非常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全面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为一个人终身发展奠基。个体的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终极目的。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14]的人是不会有幸福可言的。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们指出,幸福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占有资源的多少,而在于他/她是否拥有和谐的身心状态。一个将人性等同于个性并将个性凌驾于社会性和类特性之上,不肯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哪怕一丁点善事的人是不会有幸福体验的。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是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一个智力发达但是情感品质和价值观念却停留在很低水平的人恐怕不会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建设者,也不会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正是在此种意义上,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15]
(3)一组关键素质
从人的发展具体素质内容方面来说,学校目的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从身体方面的素质要求、智力方面的素质要求、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素质要求一直到信仰方面的素质要求。在培养这些素质方面,学校教育不可能平均用力。任何一个时代的学校都应该培养那些在青少年现在和未来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素质,这些素质就是关键素质。一般来说,关键素质的确定与时代环境有密切关系,是时代的经济生产方式、政治体制、社会交往模式等对个体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当下社会中人的发展中最急需培养的素质。
根据上面对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学校目的的表述,根据思考21世纪学校目的所要考虑的社会背景以及所要针对的人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关键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组。
一组与良好个性培养有关的素质,如健康、节俭、诚信、理性、关心、自主、创造性、尊重生命、批判性思维等。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条件。当前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健康。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现代美德,是可持续发展观对个体的要求。因为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奢侈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诚信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德性基础。理性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理性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关心既是对他者的给予,也是对自我的肯定。从关心当中,人们找到了改善社会关系的道路。自主是民主时代个体的德性,自主的人而不是依赖的人才能成为民主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创造性是人的存在特定,也是一种人的潜能。创造性从一种潜能向现实创造性行为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学校应该致力于提供这些条件,帮助青少年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水平。尊重生命是世俗化时代的德性,对生命的漠视、轻视和轻易地放弃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批判性思维是信息时代对于个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一组与社会性培养有关的素质,如民主、公正、宽容、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团结与合作等。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自由不仅是智慧和德性的源泉,还是民主的基础。民主不仅是一种政体的形式,而且是一种公共政策产生的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公民提出的素质要求。公正是人类古老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正义感的培养和正义文化的形成也是当前中小学价值教育亟待加强的。宽容是一种古老的美德,更是文化多样性时代人们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一种素质。宽容意味着对多样性的承认和尊重,是一切社会交流、对话与共识的前提。社会责任是对抗极端个体主义所必须的,为了防止社会生活的“原子化”,必须不断地唤醒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对法律的尊重和维护是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团结与合作是防止社会分裂和重新阶级化的要求,也是应对社会危机的良药。
一组与类特性形成有关的素质,如对人作为人的尊重、人格平等、人权、生态意识、和平。对人作为人的尊重不同于对人作为社会权威角色的尊重,往往掩盖在对社会权威角色尊重的面具之下。对人作为人的尊重是一种人类意识,而对人作为权威角色的尊重则不过是一种生存术。检验对人作为人的尊重,最好就是看一个人怎么样对待那些处于社会底层和边缘地位的人。人格平等是对人作为人的尊重的延伸,是一种对人类平等的理性认识。在国家实力、阶层分化、贫富悬殊的今天,倡导人格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人权是人作为人的存在所共同拥有的权利,具有社会历史性。尊重人权、维护人权也是任何个人、团体、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的义务。学校教育有责任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帮助学生了解人权的内容和各国基于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尊重、维护和实现人权的具体道路。生态意识作为一种人类意识而不是公民意识提出,就是为了强调在应对生态灾难方面全人类有共同的义务和责任,需要人类不同部分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和平是永恒的价值追求,是人类幸福的根基。在战争连绵的时代中,是没有幸福和发展可言的。学校应该将和平的种子播向青少年儿童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就知道和平的可贵,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战争,并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致力于消除种族主义、霸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帝国主义等一些战争的根源,奔向人类永久和平之路。
思考与探究
1.请从目的、手段、结果及伦理性等角度辨析“教育”、“教唆”、“灌输”、“训练”、“宣传”这些概念之间异同,并观察实际学校生活中的这些行为之间性质的差别。
2.请查阅资料,比较家庭和学校在履行教育职能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理解它们在教育青少年儿童方面的功能性联系。
3.请论述学校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之间的统一性,并具体分析当前学校的价值取向。
4.请通过专门的途径,如见习、实习等,和学校的老师、同学讨论21世纪应然的人才素质;也可以访问几位中小学生的家长,和他们讨论什么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建议选择其中的一种素质进行定义、阐述、论证、评价并考虑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起这种素质。
拓展阅读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4.扈中平:《教育目的论》(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参见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70~380;75~78页。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70~380;75~78页。
[4] 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5~107页。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184~185;188;195页。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184~185;188;195页。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184~185;188;195页。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184~185;188;195页。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5~76页。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5~76页。
[11] [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戴侃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页。
[12]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13] 黄济:《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1、102页。
[14] 这里所说的“畸形发展”不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而是指心理发展、道德发展或价值发展方面的严重问题。
[15] [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