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读书随记随想(1 / 1)

2015年4月24日

《人生拼的是心态》 龙永图 白岩松

原文摘记:

我一直看重一个好的心态。人在智商方面当然会有些区别,后天的教育甚至会继续扩大这个区别。但是真正到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心态。

外国人在心态这块真的做得很好,面对事情,他们大都能做到心平气和。

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不要把成败看得那么重,这样的孩子我才觉得是有希望的。

这些年,我们中国人整体上还是比较浮躁,往往急功近利,不够踏实。做出来的很多事情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在作秀,做个样子给别人看。年轻人为了成功而上蹿下跳,四处拉关系,这些都是很有问题的,暴露出目光短浅的弱点。

所谓“路需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对年轻人来讲的话,就是不要那么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你现在刚走入社会,就想功成名就,那是不大可能的,必然会不断跌跟头,所以,这种奢望只会让自己饱受失败的挫折。

其实人生很长,要有耐心,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努力,没必要心浮气躁,一步步地走,慢慢就走出来了,所以,要培养一个好的心态。

幸福需要多一些平衡——白岩松。

龙永图先生说,要平衡,就跟踢球一样,快慢有节奏。

小牛漫记:

1.教育不可以走过场,更不能作秀。无论整个社会如何的浮躁,如何的急功近利,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的是为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工作,承担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来不得半点的浮躁,必须扎实、踏实、务实。

2.享受生活与工作,懂得感恩,在过程中找到快乐。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但是只要我们懂得感恩,就可以在最平凡最充实的每一天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多项研究表明,把你很感激的一些事情写下来,不管是大事或者小事,把他们写下来,这样会让你感到更幸福,身体也会更健康。每天或每周花几分钟,把自己心存感激的事情认真地记下来,时间不会花很多,但是能产生的改变却是非常大的。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原文摘记: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要美好。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也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出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了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人类去揭示,于是我们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小牛漫记:

记得很多年前,看到了培根的这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很有感触,就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因为热爱,所以愿意去做。对于读书,真的是因为喜欢而为之,才倾所有买书,不舍入睡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一切都那么的美好,时间也就在读书中慢慢地流淌走了。多少年过去,越来越离不开书,虽然因为事情忙碌,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捧着一本书,不读完不辍手,但是,闲暇之余,还是觉得,读本书是最惬意的、最醉人的。读的书多了些,愈发觉得,读书让人的心智宽了,心气高了,奢求少了。

《教师为自己的精神气质负责》 文/余慧娟

原文摘记:

教学是什么?

一个学者讲了个故事。

他说,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问,3乘以5等于多少,这有点教学的味道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是教学了。

故事的寓意很明显。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不是教学。

这讲的是方式方法。

因为教学不只是学生课堂地位的回归。那一份学习提纲,那一份导学案,那宝贵的几分钟交流讨论,教师的三言两语,里面都深藏着学科素养和教育学修养。

一个教师的学习,虽然体现在课堂之中,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功夫下在锻炼内功上,应该回到自己的空间,静下心来读些有用的书。

但凡一节被人称道的好课,其深厚之处一定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建议老师们摒弃浮躁的心态,放下“一夜成名”的梦想,回到诸如“语文是什么”“数学是什么”“儿童是如何理解数学的”这些本原性的问题上来。

“底子”苍白,无论教学技巧如何出彩,课也是索然无味的。

所以,你需要的是打开一扇窗。

比如,你有没有试着去读一读数学家是怎么理解数学的?你了解数学史吗?你欣赏到了数学的大美吗?

比如,你有没有试着去读一读最新的文本解读理论?你了解最新的哲学动向吗?课本里那些经典著作的原作你都读过吗?你知道除了参考书之外,别人是怎么理解这些课文的吗?

比如,你知道今天主要的发达国家,他们都在教什么,他们怎么教、怎么评价学生的吗?

四十岁以后,教师要对自己的精神气质负责。

这种精神气质里,一部分是学养,一部分是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没有学养,自然不会有批判精神。但光有学养,没有批判精神,教师仍不能自由行走。

记住,永远是教师一个人在面对学生。在教学的现场,永远是你一个人在作“向左走,向右走”的决定。所以,你必须学会批判,才能真正地不断改进教学;你只有学会批判,才能在改革的潮流中拥有鉴别力;你只有学会批判,才能播下批判的种子,你的课堂才可能生长出有个性和创见的学生。

“只有第一才是最好。”“只能如此,其他办法都不行。”这种线性思维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变得脆弱而狭隘。教育,理应给人带来希望,而不是让人的道路越走越窄。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考试成绩。

教学是什么?

它的全部内涵就在你的精神气质里。

小牛漫记:

·读罢汗颜,有振聋发聩之感。作者文中提到的现在教师的问题,静心思考,其实都是真实存在但教师往往以各种理由回避且不愿承认的事实。

·应教育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本,要带着质疑精神去学习,把学习当做一种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寻找结果的过程。

·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是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不要用一种既定的、想当然的,甚至是“唯我”“唯一”的结果式思维方式来禁锢学生。

·林肯说,四十以后,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此“长相”即本文所说的“精神气质”。无论对教师还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以上,均来自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学修养”,来自“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在教室里栽下一棵苹果树》 成尚荣、窦桂梅

原文摘记:

我一直看重一个好的心态。人在智商方面当然会有些区别,后天的教育甚至会继续扩大这个区别。但是真正到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心态。

为什么要“栽种”一棵假的苹果树?校长说,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苹果成了创新的代名词。一定还会有第四只、第五只……但是,它们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吗?它们掌握在中国的学生手里吗?我们只不过想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氛围,时时刻刻提醒教师,也提醒学生,我们向往,憧憬第四只苹果。虽说它是假的,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师的心中,它,却是真的,是有生命的,它会向我们发出特有的召唤……

我常有一种意象,那就是在校园里、在教室里,应当长起一棵树,它是虚拟的,是想象中的,是长在每一个人心里的。说不一定哪一天,成熟的苹果掉下来,砸醒了哪个学生,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有没有这棵树大不相同。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接受学习十分重要、坚持改革要回归时,常常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发现学习走过头了。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判断,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主学习,我们实现了?合作学习,我们达成了?探究学习,我们提升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发现学习还只是刚刚抬起了脚,准备跨出去,有的还准备再跨一步的时候,却说,跨得太快了、太大了,应该收回来,应该止步。这一论调当然是不值得一驳的。

苹果树上的苹果有个特殊的名字: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闪耀着精神、思想的金光。

种植苹果树的意义显而易见——它宣扬了一种发现精神,一种呵护精神,一种任何时候坚持、奉献和科学探索的品格。

而那苹果树,当然不仅仅是苹果树,都长出了自己的年轮意味。

看来无论是否真实去种,关键是你能否让种下的这棵苹果树:永远引导学生对周遭世界思考,感受,发现;启发教师去呵护学生的发现与好奇……

乔布斯说过很多鼓励人们创新的话,其中一句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感兴趣的事,没有**就没有创新。没有**,就不能指望有突破性的创意;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同时将想法变成改变世界的创新产品;要改变头脑,换个思考方式,没有创造力就无法创新。

在清华附小,我们将那看不见的苹果树的意向符号化——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为儿童的全面成长竭尽全力提供各种可能性。课堂学习从质疑开始,困惑起步,不是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实际吃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是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我们共同分享思想的效果……

小牛漫记:

1.在中国,做很多事情都是一阵风!很多改革也只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待到评估验收时,我们忙着补材料!

2.中国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听话”:家长出门前:“上学要听老师话!”教师评价:“这个学生优秀,非常守纪律,从不让老师操心!”社会:“宁要守纪的庸才,不要叛逆的怪才!”

《儿童应按“儿童的方式”生活》 来自网络

原文摘记:

现在的孩子缺少一样东西:快乐!

忽略对孩子行为习惯、自立能力的培养,忽略孩子对玩耍的需求,只注重灌输文化知识的风气,在幼儿园里愈演愈烈。

孩子的童年就这样被蚕食了。

玩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如果我们以学习重要为由,压抑他们玩的天性,剥夺他们玩的权利,孩子就难以健康成长,这不但是一个孩子的悲剧,也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科学的教育观是建立在正确的儿童观之上的,要让儿童首先“成为儿童”,让儿童按“儿童的方式”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1.放手让孩子尽情玩耍

要知道,让孩子尽情地玩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同时,还能让孩子发现自我,提高其创新精神,这远比让其学个特长重要得多。据一项研究表明,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只能起到30%的作用,而兴趣、爱好、性格、意志、心理素质、体格等非智力因素却能起到70%的作用。

幼儿的玩耍是自发的。多数情况下,他们玩耍不是在父母或其他人告诉、指示后开始的,而是自己主动开始的。玩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受父母的约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这样才玩得专心,玩得有趣。如果他们想玩的东西,大人偏不给玩,而让他们玩大人给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没有兴趣。因此,作为父母,最好是为孩子提供玩耍的机会和条件,而不要过多地去限制和要求玩什么内容。只有让他们自主地进行玩耍,才能较大限度地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

从不同年龄儿童玩耍的特点来看,玩耍与智力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其玩耍给予正确的指导。

2.帮孩子充实玩耍内容

各年龄段孩子玩耍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1岁以内的婴儿,喜欢一些有明显色彩、会产生音响、有光亮的玩具,这些有利于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1~2岁的孩子,喜欢推拉小车、玩皮球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走路能力的发展,而且对锻炼肌肉及关节的协调性有很大作用。喜欢玩积木、看图片、翻画册等,说明思维能力有所发展。

2~3岁的孩子,开始会做模拟游戏,这是想象力、思维能力发展较快的时期,所要玩的玩具的种类、玩的内容逐渐增加。由于想象力的丰富,这时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如布娃娃、动物、玩具汽车、玩具手枪等,他们都很喜欢玩。

3岁以后,随着肢体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开始喜欢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骑三轮车、**秋千、滑滑梯、踢皮球等。至于看画册、看电视、看电影及听童话故事,则要到四五岁才会有较浓厚的兴趣。

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游戏内容的源泉。要使孩子玩得开心,玩的内容就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生活。为了充实游戏内容,家长首先要组织丰富、有趣的家庭生活,如扩大家庭谈话内容,带领孩子访友、参观、散步,在家中进行“生日祝贺”“节日庆祝”等活动。孩子见闻多了,开展各种游戏就有了认知的基础。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上帝赋予人的生命阶段性状态,如同植物开花、毛毛虫变蝴蝶一样,自然规律不可更改,对生命的自然状态必须给予尊重,任何人都不具有占有和取缔它的权利。玩耍,是享受生命的重要内容,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把孩子带到世间都是让他来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让他来受虐、遭罪的;玩耍,是人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未来知识结构立体化以及情操、人格健全的原始基础,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省略。

孩子千差万别,但是快乐是共同的渴求,喜欢游戏、玩耍是一致的爱好。因此,给孩子玩耍的时间,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是一条适合任何家庭和孩子的教育理念。

小牛漫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化的积淀,文学素养的提升;行万里路,经历,体验,见识,提升处理事务的能力。

·玩是“天性”。我们都知道不可“逆天而行”,天性,也就是规律,是儿童成长的规律,违背规律办事,就可能因噎废食,拔苗助长。

·玩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它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IQ、EQ都高的人,玩得也有水平,相反的,好好地玩,投入地玩,经常地玩,也能提升人的IQ、EQ。

·当然,凡事都有度,不能不及,更不可过量。

《什么是好学校》 柴纯青

原文摘记:

利益主体不同,对学校的期待就不同,对“什么是好学校”的判断就更不同。

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教育决策者,应该跳出利益主体的思路,换到人本主义的立场上来,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学校如何让我们的后代实现最好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何谓“好学校”就有了答案。

在学校眼中,台子比孩子的自尊更重要。

例如,关于两篇作文,有老师指出存在问题:一篇老师说是“因为没有教育意义”;第二篇又因为“结尾没有昂扬起来”,后来修改成“看见了小草根部的绿色”,并“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才“达标”了。

这样的故事等于在告诉孩子,舞台是有限的,答案是不能超出书本的,作文是不能幻想的,文章结尾必须是向上的。这样的故事重复几年,孩子就只会在框框内思考。

国家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在现实中,这个女孩所经历的,许多孩子可能都经历过,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类似的故事。孩子们在这样被设限的教育环境里,被切割了各种“可能性”,人犹少,心先老。

这几个故事令人不得不感叹:“为什么学校总想让孩子变得跟我们一样‘苍老’?”

上学就是为了“充分理解自己,并建立与他人和社会的连接”。这种连接需要学校做一些基本的工作:通过学校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变得比我们更有良善的品质,比我们更自信、更聪明、更优雅、更文明,有更加温暖的情怀,更有创造力,更有责任感。好学校的标准要从技术主义回到人本主义,我们的教育哲学也要回归到儿童立场上来。

因此,我想,一所好学校至少有几个基本的特征。

第一,它是安全的,包括身体的安全和心理的安全。在这个学校里,学生可以自由地舒展身心,在这里探索一下,在那里“好奇”一下,不受“非儿童”的约束、训斥和心理威胁。

第二,它让儿童处于生命自在的状态。这种自在,就是能够用自由的心智,单纯地去看待生命和事物。克里希那穆提说:“用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给孩子更多的生命空间,不去设计那个总是让试图超出的孩子撞头的“门框”。

第三,它能回应儿童的想象、好奇和探究。好学校要做的,就是顺应儿童的这些天性,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以满足他们的生命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过去,有些高中学校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专门支持时,我们都曾被感动,其实,这是好学校本应做到的“回应”,而且,这种“回应”应更早,更恰当,并面向更多的学生。

第四,它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生命的厚度。学生若只能困守在四方的教室里,满脑满眼只有书本和作业,每天都被分数、考试、排名及各种纪律所约束,他就已经脱离了给他生命提供基本滋养的土壤,这个土壤是朋友,是社区,是邻居,是大自然,是跟路上的人打个招呼,是能够欣赏小河的静美,也能够感受树间习习的微风。

拥有这些特征的学校,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校。

小牛漫记:

习作的真正意义、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手写我心;我文传我意;我笔表我情。

手写内心,是什么就写什么,没必要矫情造作。

我们的国家非常需要这种能够讲真话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