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走向生本》随记
2010年9月27日
初次听到“生本教育”是在我女儿的家长会上,老师说他们学习了生本教育,并且正在班里开展实验学习。之后女儿的口中也就经常提到生本教育,在正常作业之外还有专门给实验班留的生本作业,偶尔还提到在课堂上老师比较注重学生小组讨论和自学等。当时生本教育给我的印象就是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很有效。后来从其他渠道又数次听到这个概念,就加深了些印象。前些天,校长参加了一个活动,可能也听到了这个生本教育的概念,所以决定为老师们购买一些书让老师们了解学习。
新书送到了,一共两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下午胃一直不很舒服,还有点晕,照顾自己一下,躺在**,顺手拿起一本翻看起来。
“教育面对的是人。”
“对儿童的尊重,是天然的应当的。”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
“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
短短几页纸,我看得比较仔细,但是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是的,现在我们的教育观点很多,在网络这个大熔炉里搜索,可以有无数条的记录。只要认真品读,我们就会发现,讲的都非常正确。而我们再深入思考,真的会发现,这些观点我们都会有面熟的感觉。为什么?在哪里见过它们呢?各位,我们曾经学过的《教育学》《心理学》中是不是有这些句子呢?是不是有这些说法呢?而这些观点无非就是: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等等。
我们在师范院校上学时都曾学习过,而且当时为了考试我们还曾经卖命地背诵过,所以现在还有印象。但是不知为什么,那些被中外教育名家称道的至理名言,在我们出了校门后就交还给书本了,参加工作后我们虽也若干次偶遇,并也曾为那些成功的教育方法而赞叹,也曾若干次发誓要拿来我用,但是一段时间,甚至是只有几天后,就悄然放下,不了了之,无果而终了。
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是我们能力不如人?不是,是我们没有坚持!任何一种广为流传的教育方法,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新创的,都有其先进性和可行性,但是要想真正显其效果,就必须要坚持做下去。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会速成的,也没有哪一个名家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都是因为其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优秀的方法无论其大小,只要坚持,假以时日,一定会产生大效果!
我,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