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时期,国家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高等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决心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要求。明确了新时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着眼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在社会建设中,要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省教育战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师为主体,自觉实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突出发展重点。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把握发展全局。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录取率由1999年的38.66%提高到2004年的69%,毛入学率达到16%,河南省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广大人民群众“上大学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与此同时,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群众上好大学难的问题仍然突出。河南省属高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能力有限,河南省考生接受高层次培养的机会少。二是群众上学贵的问题相对突出。河南省人均收入水平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尽管河南省高校收费标准与全国其他省份高校相比不高,但对河南省广大群众来说经济压力仍然很大。许多家庭因孩子上学省吃俭用甚至举债(见表8-2)。三是毕业生就业困难。上述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表8-2 学费占居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单位:元;%)
以上这些社会条件,既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又提出了许多挑战。
[1] 蒋笃运.河南教育的历史跨越[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