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本书的写作对我而言是一个与自己不断对话的过程,几经否定、质疑,几次挣扎、蹒跚,不仅在于探究问题本身,也在探究自身的意义。自博士论文答辩至今已然四年,时光悄然滑过,我却未从这场对话中获得一种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也许结果并非自己迷恋的那般重要,过程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问题既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更多地又是来自内心深处不安与不确定的困扰。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我本身就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幸运者”,但时至今日,“高考”的梦魇依然萦绕不去,总会毫无征兆地在某些深夜把我揪回到当年,撕开惶恐、无助甚至是绝望的记忆。当我大汗淋漓地从梦境中惊醒,在黑暗中抓住现实时,便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庆幸感。
曾经坚定地相信“成功和失败在你自己”。“努力就能成功”的意思是“如果你努力去干,就会成功,如果得不到成功,就是你努力不够”。然而,拉斯韦尔的批判让我反思,在努力与成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联系,其中充满太多的“偶然性”。个人获得的微不足道的机会与其认为是努力的结果,更大程度上不如说是“幸运”的垂怜,因为还有很多极具天赋和努力意愿的人却并没有获得同样的机会。
个人并非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自身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利维坦”——国家,它既可以保护你,给予你想要的公平、机会和成功,也可以剥夺你的一切。它以何种方式存在,决定着谁将成为令人艳羡的“幸运儿”,而谁又将成为让人扼腕的“牺牲者”。人性的缺陷,使得它不可能被完全消灭。潘恩称之为“必要的邪恶”。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谋求与它的相处之道,让所有人“平等地”,而不是“幸运地”获得他所亟待的机会。
从自由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巨擘不断丰富和启迪着人类的思考,政治家们实践着他们的理想,而人民被卷入其中。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映着不同的历史剧,观察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着自己的比较与解读,而他们自身也在不停地被解读。观察中国,更具体而言从某一视角观察中国不仅在于我生于斯长于斯。中国的舞台浓墨重彩,有过在地上建立天国(注:顾准语)的尝试,也曾拥有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豪情,是我们选择了舞台,还是舞台选择了我们?
观察并非易事,在场与不在场的身份转换,文本中概念与事实的分辨等,我试图做得好一些,但文字一旦脱离书写者,便总是执拗地以它自己的方式显示着存在,所谓言不及义即是我常常纠结之处,非为自己托辞,实叹自己之不能。
尽管纠结,文字的确是另外一种个人的存在。它作为一种标识,需要有来自自我不断的诘问,如果能有机会获得前辈和老师们的点拨,则是本书之幸。今天,它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得益于导师、亲人和挚友的指导、关心和帮助,当然,它的所有不当之处由作者本人承担。
导师周作宇教授的学识与为人潜移默化,让我获益匪浅。不抱怨是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并作为自己的准则努力实践着,让我在面对所有如意或不如意的世事时增添了一份从容与淡定。硕士生导师刘慧珍教授总把学生放在最前面,而又唯恐做得不好。实际上,您的好我已铭记于心,并知道怎样向您一样去做人。感谢周海涛教授、洪成文教授、毛亚庆教授等老师给予的悉心指导,感谢我的同学和同门给予我亲人般的关心。
父母是我的牵挂,然而我确让父母牵挂更多,每每想起这些就愧疚不已。我的岳父母在我最需要的时候过来照顾我的家庭,让我能从容地完成书稿。妻子知我、懂我,能和她在一起是我的幸运。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感谢本书的编辑何琳女士认真、负责的审校书稿,是你们的努力让本书见之于众。
杜瑞军
2013年5月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