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情绪行为篇(1 / 1)

——读懂儿童的言行

62.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为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学习障碍患儿都不会主动去选择学习,不会主动完成作业或者主动去上学,很多家长也感到非常疑惑。其实在心理学理论中,孩子这样是因为缺少学习动机。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学习动机,动机是目前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它是由一定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所以说,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能够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继而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已有研究证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且学习更有成效。

研究证明,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对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某些科目常表现出厌学、怕学或应付了事。

一方面,对于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大,习惯性的学业挫折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怀疑自己为克服障碍所做的努力,于是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容易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放弃的态度,贬低努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习得性无助表现为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力所能及的任务也不能胜任,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成就目标的选择上也与正常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别。根据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持这种目标的个体将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另一种是成绩目标,持这种目标的个体将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持这种目标常常表现为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研究发现,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如选择适当的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使用深层的加工策略等;而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随后,有研究者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成就目标理论中,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掌握趋近目标,指个体关注的是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提高和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表现;第二种是掌握回避目标,指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任务的情况,判断成功的标准是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第三种是成绩趋近目标,指个体关注的是如何超越他人,显得自己最聪明、最棒,根据常模标准来评价自身表现,如在班上考得最好;第四种是成绩回避目标,个体关心的是如何不让自己显得低能,显得比别人笨,与成绩趋近目标相同,是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表现,但该类型主要评价自己是不是班内最差的。

由于失败的学习结果所产生的负向激励,在成就目标的选择上,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采取避免失败的倾向容易超过力求成功的倾向。他们更多地采取成绩回避目标,在学习中不是争取优异的成绩,而是尽量避免不及格;不是争取表扬与奖励,而是争取避免批评与惩罚。因而他们通常选择难度最小或难度最大的学习任务,因为难度小的学习任务容易避免失败;而难度大的学习任务,失败了可以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