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世界策略(1 / 1)

生活世界策略是指教师运用多媒体引进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世界的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和理解水平。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儿童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积累的经验也是感性多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任何教学都必须始于儿童的经验,这样才能激起儿童内在的兴趣,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经验的持续生长。反之,如果从“外部”把抽象知识强加给儿童,儿童就难以形成意义,所谓的经验的发展也就只能是经验的量的累积或者是抽象符号的叠加。因此,教师传授任何一种新知识,必须首先了解儿童已有的有关经验是什么,他们已经懂得的是什么,然后有的放矢地把新知识和旧经验联系起来。例如,要使儿童理解什么是“台风”,就要从“风”“大风”说起;要使儿童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从矛和盾是什么,以及关于自相矛盾的语言故事说起。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否唤醒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如何唤醒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师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要出发,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捕捉潜在的意义。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变成活跃思维的催化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生活世界策略的作用

多媒体独有的表征事物和创设情境的功能,使其能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联系的建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重现课堂,将学生的经验世界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基于学生已有的表象,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过去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在课堂上得以重现,在心理上实现表象的匹配,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强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生活世界的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和理解水平。

1.借助多媒体再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表象匹配,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学习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小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口耳相传式教学,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兴致可能会跟着上来;但若遇到枯燥的内容,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再现于课堂,不仅给单调死板的教学气氛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媒体信息,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钻研学问,获取知识,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位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中,用多媒体展示了牛奶包装袋后面的配料比例表:鲜牛奶95%、白砂糖3%、其他2%;还有衣服的标签:羊毛65%,涤纶35%。从日常生活实际中抽象出百分数这个概念,使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之间建立了匹配关系,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感,不仅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节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百分数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激**感认同,提高表象操作和加工水平

与个体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内容,总是能更容易被个体所接纳和吸收,而且在学生头脑中进行操作和加工的复杂程度也越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让幼儿算3+2等于几他们未必算得出来,但当你问3个苹果加2个苹果一共是几个苹果时,他们却能很快答出来。这是因为后者源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在儿童看来是一个生活问题,这样的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在情感上的认同。借助于苹果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计算,其操作和加工的水平也相应地有所提高。因而,很快便得出了答案。

数学中“比”的概念,对儿童来说非常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电饭锅做饭时,3杯水,2杯米,如果要做4杯米,那么需要几杯水呢?学生很快地回答了,接着再提出一问,那么3杯米,应该放几杯水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提高了一些难度,主要是想帮助学生理解条件中的3杯水,2杯米告诉我们米是水的2/3,或者水是米的3/2。接着出示了一个问题,用电饭锅烧饭,米与水最适合的比是2∶3,如果放2杯米,那么应该放几杯水?如果放3杯米,应该放几杯水?教师运用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理解比是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的。这样,由于创设了能接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情境,获得了学生经验世界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提高了其表象操作和加工的水平,使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教学内容。

二、生活世界策略的设计

1.教学生活化的方式

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与生活实践的互助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生活为起点,激发兴趣

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之,承认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因此,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胆用活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这样做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张发票、一份电话缴费单、一张超市购物小票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素材。教师要做学生生活的“有心人”,选取和利用既结合教学内容,又为学生所熟悉、喜闻乐见或者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材料。

例如,《activity》一课的教学中,其中一个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练习第三人称现在进行时态的表达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姚明打篮球、周杰伦唱歌、S.H.E吃饭等情境,让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态对这些情境进行描述。由于姚明、周杰伦、S.H.E等都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明星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出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的水平。同样还是在《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中,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关于奥运的图片和相应的百分数资料数据,如悉尼奥运会,中国金银铜牌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多少、秦皇岛体育中心的座位数等,紧扣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挖掘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中不断深入,继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2)基于生活巧设情境,用活教材

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范例。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将书本中的例题和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接受新知识。

在探索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新知。在运用媒体材料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探索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途径。

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两个同学相约去郊游,他们带了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作为午餐。问:这两个同学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食物才能最公平?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生活中的已有表象,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活问题情境中来,引导学生对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进行平均分。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能对苹果和矿泉水做出公平的分法。而对于将“一”进行平均分,仅靠已有经验已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学生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刺激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以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将“四”平均分、将“二”平均分的认识,以此为铺垫,由易到难,过渡到了将一个蛋糕进行平均分为“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的问题,最终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在这节课中,教师在导入新知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很好地融入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并运用第三章中介绍的情境激疑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练习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知。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应当遵循“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规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规律,运用知识,深入理解知识。传统的练习题一般过于形式化,多是机械地重复训练,理论性太强、抽象、枯燥,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透彻。而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不需要讲太多道理就容易让人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法使练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

如《numbers》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精心制作了一张以数字为主的名片作为口头表达的主题,在“读懂名片”这样一个真实的任务下,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件中来发现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练习和巩固教材内容。再如《How much is it》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练习的情境:在一个商店的橱窗里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商品,有衣服、文具、水果等,并且标明了各个商品的价格。问题是:假如你有100元,你能买到些什么?要求学生两两一组,迅速完成购买清单,依据清单创编一组对话。这个练习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生活现实——购物的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来巩固教材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将教学内容应用到了学生的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还改变了单一句式重复操练的枯燥,使学习内容变得亲切而生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回归现实生活,升华主题

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它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原有经验上,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不断丰富和升华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在《轴对称图形》《认识平行线》《走进圆的世界》《射线》等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的结束环节,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铜钱、灯光等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通过这些实例来说明对称美、平行美。这丰富了学生头脑中与对称、平行、圆、射线等相关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关注、寻找生活中数学美的欲望和兴趣,不仅起到了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达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目的。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学的结尾环节,教师展示了一组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鞋穿、没有饭吃、没有学上的照片,巧妙地将学生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怜悯“移情”到了现实社会中的这些“弱势群体”身上,让学生领悟:在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同时,在山那边的角落里,也许有一个孩子还在饿着肚子,借此激励学生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帮助、关怀可怜之人,塑造善良、助人的美好心灵。

2.教学活动的开展

运用生活世界策略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从以下环节设计教学活动,即生活再现,引导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回归生活。如图4-3所示。

图4-3 生活世界策略的教学活动过程

(1)生活再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知识的呈现融入生活问题中去。或呈现学生生活经验中已有的表象,或将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再现,或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2)提示引导:当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情境呈现在学生眼前后,学生容易出现因兴奋而注意转移的现象。此时,教师一定要通过问答、讲解等相关提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分析比较:指导学生对生活情境进行分析,按照生活化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比较分析。

(4)概括抽象: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活化情境中提炼概括出问题的关键特征以及实质和规律,通过讲解说明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教材中所介绍的知识。

(5)回归生活:在对抽象内容进行相关的讲解、练习之后,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此时,可将教材知识再次回归生活。与开始生活再现中所不同的是,此次回归生活所涉及的内容在广度或者深度上应有所提升。

以《认识平行线》这节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学校的操场、门窗、篮球架、评分表等生活情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提示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充满了直线。你们能发现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直线吗?”

学生不断说出照片中的直线,课件对学生说出的线段进行着色和闪烁处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你们的眼睛非常敏锐,发现了这么多的直线。你们想一想,这些直线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图中的线条,发现有的延长之后可以相交,有的延长之后不会相交。)

教师:“非常好!这些直线延长后有的可以相交,有的却永远也不会相交。这些永远也不会相交的直线,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平行线。”

(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讲解之后,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回归生活,在正例与反例中巩固平行线的概念。最后,教师呈现一组生活图片,如大楼、公园的围栏、绵延的铁路等,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平行的美,达到情感与认识升华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导入、概念掌握、概括提升三个环节都借助了多媒体应用了生活世界策略,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感性认识、掌握抽象概念、形成积极体验。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将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方法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然后借助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掌握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但是要进数学广角必须要打开这道门(展示课件),这道门的密码是由1和2这两个数字排列而成,你们猜会是多少呢?”

(学生开始思考。)

教师:“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

学生:“12。”

教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学生:“还有21。”

教师:“还有吗?”

学生:“没有了。”

教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1和2交换了位置。”

教师:“咱们来按动密码,看是哪一个?”

(电脑演示,密码跳动,跳到12时门不开。)

教师:“12不行,那会是多少呢?”

学生:“21。”

教师:“一定是21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数?”

学生:“没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用1和2只能摆成12和21,不是12就一定是21。”

(课件演示:密码跳动,跳到21时门慢慢打开。教师接着呈现新问题,提高问题难度。课件演示:门开了之后,又有一道密码门,这道门的密码是由1、2、3这三个数字其中的两个排列而成的,密码可能会是哪些数呢?)

教师:“现在请同桌同学互相合作,一个拿出卡片来摆,另一个在纸条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比比看谁写得最多!”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边摆边记,然后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写了两个数,一个是12,另一个是23。”

学生2:“还有!我们写了6个数,有12、13、21、23、31、32。”

教师:“还能摆出别的数吗?”

学生2:“没有其他的数了。”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从3个数字里选出2个,最多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6个。”

教师:“哪个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学生:“我们是这样排的,先把1放在十位上,可以组成12和13,再把2放在十位上,可以组成21和23,再把3放在十位上,可以组成31和32。”

教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我们怕排漏了,或者排重复了,所以就用了这个办法。”

教师:“看来要让排出的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我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除了他们这种排法以外,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和同桌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再按好的办法一边排一边记!”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和尝试,活动后,教师请其他小组汇报自己的排列方法)。

学生:“他们组刚才用的是固定十位的办法,我们组是用固定个位的办法,我们是这样排的:21、31、12、32、13、23。”

……

教师:“嗯,固定个位和固定十位都是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排的时候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开密码门的方法,那我们就一起进入数学广角吧!”

(课件演示:数学广角里有一座城堡,在通往城堡的路上,淘气的小精灵设置了三道关卡。教师首先点开第一关——超市购物。)

教师:“购买一本5角钱的练习本,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学生1:“可以付两个贰角和一个壹角。”

学生2:“可以付五个壹角。”

学生3:“可以付一个贰角和三个壹角。”

学生4:“可以付一个五角。”

教师:“非常好,大家发现了四种付钱的方法。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

(课件演示:小红、小黄和小军三个人打乒乓球。)

教师:“如果每两个人打一场乒乓球,三人一共要进行几场乒乓球比赛呢?”

学生:“三场。”

教师:“大家这么快就发现答案了?你们是怎么排列的?”

学生:“小红和小黄、小红和小军、小黄和小军。”

教师:“回答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关!”

(课件演示:上面是小红、小黄和小军三个人;下面是颁奖台,写着1,2,3。)

教师:“小红、小黄和小军三人比赛,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怎么安排他们的比赛顺序?他们的排名会有几种可能性呢?大家分组讨论,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让学生汇报排列结果。)

教师:“为什么同样是3个人,安排比赛的顺序是3种情况,而排名却有6种情况呢?”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比赛顺序和结果的排名,帮助学生发现两个排列问题的差异。)

最后,教师概括总结:“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乒乓球比赛和握手一样,只要一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行了,不需要考虑他们的顺序,也有很多时候,像摆两位数,排名次一样,它们的排列有先后不同,必须考虑它们的顺序。”

本节课,教师在讲授排列、组合这个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入贯彻了生活世界策略。借助生活情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调动学生表象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水平,从最简单的排列开始,逐步加大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