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生感知的心理特点(1 / 1)

“感知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因素。由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此称之为感知觉。”[1]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2]“知觉是对事物各方面感官特性的整体的、综合的反映。知觉是个体对世界进行解释的第一个成果,它回答的问题是,个体关注的对象(个体)是什么?”[3]“知觉是最初级的认知,同时也为更高级的认知提供材料。”[4]

知觉的过程是将由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不是简单地将接收的信息相加,而是根据经验对输入的刺激加以组织和理解的过程。

一、学生知觉的心理特点

“通过知觉,人能获得对事物的完整印象。知觉过程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三个阶段。觉察是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及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及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当前信息确定对象是什么,给予命名并纳入到一定范畴。”[5]这三个过程通常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整个知觉的过程中,这三个过程是连续发生的。

知觉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依据以往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因此,也有这样一种说法:知觉反应客体的整体映象。甚至当某些部分被遮盖或抹去时,我们也能够将零散的部分组织成完整的对象,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整体性指的是人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而改变我们感官对于实物的看法,然后将客观的实物的许多属性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再进行加工。

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对各部分进行机械的堆砌,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它的关键性的、强的部分,非关键性的、弱的部分一般被掩蔽。如一首歌,无论是男高音唱,还是女高音唱,是童声唱,还是老人唱,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同一首歌;而一旦改变其旋律或歌词,就会成为另一首歌。在这里,不同的音色、音调不是决定一首歌的关键性的部分,只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才是决定一首歌的根本因素。再如我们在看到一只铅球时,就会觉得它硬、冷、圆、光,这是人的多种感觉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即知觉水平的认识。例如,一个人可能穿上不同的衣服,面容略有改变,他的亲属和朋友仍能毫无错误地把他认出来。知觉的整体性使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趋于完善,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给被测试的人快速呈现图2-1左侧的图形,消隐图形后如果问被测试的人他们看到了什么,绝大多数的人会说看到了一个三角形,而事实上,他们看到的是三个角。因为这三个角的排列具有明显的三角形特征,所以观察者在经验的作用下,自动把它知觉为三角形。

图2-1 知觉的整体性

从这个实验中也可以看出,人对三角形的认识,其关键部分就是有三条边构成三个角,其他都不影响人们对三角形的知觉。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会从整体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进行综合的判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事物时,要注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知觉出被观察事物。

2.知觉的选择性

“在同一时间内,作用于人的刺激物很多,但是由于信息通道的局限性,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物都进行清晰反应,只能清晰反应那些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这种对一部分刺激物进行清晰反应,而对其余刺激物进行模糊反应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6]被清晰反应的刺激物叫知觉的对象,被模糊反应的刺激物叫知觉的背景。知觉选择过程就是迅速地从背景中选出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知觉的选择性也是注意在知觉中的体现,知觉的选择性正是在注意的选择功能基础上实现的对信息有选择的加工过程。

第一章中呈现的图1-5反映了人的知觉的选择性。对于同一视觉刺激,如果视觉画面特征不突出,或不同的意义线索过多,就会使不同的人在选择知觉对象时发生差异。例如,前面提到的跑动的小狗,在教师的眼中是知觉的背景,而到了学生的眼中,却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视觉画面中主体过多,或者细节信息过于丰富都会造成学生知觉的选择性偏差。

3.知觉的理解性

通常,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知觉的理解性就是指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试图对当前刺激作出合理的解释,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而且常常使用语词把它们标记下来。”[7]人们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总是要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作出最佳的解释。[8]比如,听一首歌,如果是您会唱的,才放一个片段就会知道是那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您能知觉出那首歌所需的片段的长短。但这片段不能够无限的小,总有一个合理限度。也就是说要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经验是最重要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和言语推测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知觉的理解性可以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但是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因素的影响。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一块像小狗的石头,也许开始你会看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提醒,就会越看越像。

图2-2 失真的图片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些教师的课件中存在素材质量不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图像模糊或变形可能对教学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像《平行线》这样的内容,如果素材出现了畸变,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觉和后续的思维。在一节小学英语课《Food》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事物的图片或照片,来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前面呈现的苹果、香蕉、冰激凌等都没有问题,图片一呈现,学生就说出单词。但是,到了爆米花的图片(如图2-2所示)时,学生停顿了。教师以为学生忘了popcorn这个单词,于是教师提示学生“pop…”,个别学生马上说出了popcorn,这时,有些学生小声说“是爆米花啊”。显然,不是学生忘记了popcorn这个单词,而是没有从图片中认出来。确实,这张图片的特征信息太少,而且图片本身因为被放大了很多倍,画面也不清晰。如果能够用一张清晰的、主体鲜明的爆米花图片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离、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9]“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刺激信息的综合作用;另一个是知识经验的作用。”[10]

知觉恒常性表现在:“①大小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印象的变化而变化,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性。②明度和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明度和颜色的认知不完全随印象的变化而变化,趋于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③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性。④方向恒常性,是指人身体部位的改变或视像方向变化而对知觉对象的方位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11]

在各类知觉中,视觉的恒常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一个人站在离我们不同的距离上,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虽然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仍然会当它是圆盘。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这不妨碍我们感觉煤块的颜色比粉笔深。知觉的恒常性还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类知觉中,例如,同一支乐曲,尽管演奏的人不同,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我们总是把它知觉成同一支乐曲。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决不会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有关。

二、学生注意的心理特点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都有对“感知”和“注意”的分别研究和介绍,对它们有着不同的界定和描述方式,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感知和注意往往不能完全分离开来。注意是深入感知的前提条件,同时有效地进行感知对注意的保持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知和注意都是学生进行多媒体学习的前提条件。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人们在清醒状态下不断出现的心理状态。注意有两个特性:一是指向性,即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某些对象,而离开其余对象的特性,表现出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是集中性,指心理活动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并深入进行下去的特性。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连续不断的思维中的一种的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集中。它意旨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12]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它本身并不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特点、规律和本质。注意是认识、情绪等心理过程所必不可少的伴随状态,任何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维持和调控,一旦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会随之中断或改变。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看到或听到等)的对象是有限的。人的注意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1)知觉对象的特点

在知觉任务相同的情况下,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广度也不同。研究表明: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2)知识经验

同样的知觉对象,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广度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对某个特定的对象,相应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就大;反之,注意的广度就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这是注意在实践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实际上,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就是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即注意的起伏现象。如果仅对注意稳定性做狭义的理解,那么,可以说我们的注意是不稳定的,只能在同一个对象上集中很少的时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注意稳定性的理解是广义的。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要求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注意的对象可以变化,只有注意保持在互动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上不变,就可以说注意是稳定的。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的对象单调、没有变化,注意就难以稳定;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前者相对于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后者一般则属于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还与人的主观状态有关。如果人对活动感兴趣的话、对活动的意义理解深刻,注意就容易稳定持久;如果人对活动缺乏兴趣、对活动意义不了解,注意就不容易稳定。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其他对象上。注意的分散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所引起。注意的分散也与个体的主观状态有关,人身体不好的时候,注意就很容易分散。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是可以分配的,但是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他都已经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或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迅速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与分散不同。首先,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是有意识地根据活动任务的需要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而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时候,注意分散到了与活动任务无关的对象上去了。其次,注意的转移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减少因长时间将注意集中在同样对象上所产生的疲劳;注意的分散则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它会大大降低活动的效率。

三、影响学生感知的心理因素

学生感知的过程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感知对象(客观刺激物)的因素和感知情境的因素。学生的感知会受到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协同作用于学生的感知过程。

1.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背景

人类的行为,有一部分是天生就会,另外一部分的行为是经学习而得。学习的累积,会得到经验,且不同的经验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也就是个人以前不同的学习,会形成个人不同的知觉。个体对知觉往往会受到他过去所学习到的知觉模式的影响。“客观事物对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由于人在知觉时有过去经验的参与,大脑在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时,就会利用已有经验对缺失部分加以整合补充,将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13]

当我们接收到某些信息,并且试图解释和评价这些信息时,我们必须依据个人过去的经验,这也会影响感官刺激的接收和分类。

(2)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个人对于某种刺激,若觉得需要时,会特别注意,且因为个体有不同的动机,所产生的知觉也有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学生的兴趣、动机、爱好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影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通常情况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更多的精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投入到对事物进行感知的过程中。

(3)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感知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由于已有经验和兴趣、动机等因素造成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

观察习惯和能力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养成是观察能力形成的过程。“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14]观察习惯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选择观察方式。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任务,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或观察方法。根据观察目的任务,既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也可以按照“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既可以选择“由近及远”的方法,也可以选择“由远及近”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有重点的、对比的、重复的方法等进行观察。

②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收集到全面、真实的信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感知教学内容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对知觉的影响,包括知识和经验因素、需要和动机因素、兴趣和爱好因素、个性特征因素、期望因素、态度因素等方面。

2.知觉对象

学生的主观因素会对感知产生影响,观察对象自身的特点也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影响。例如,在群体里,声音洪亮的人比安静的人更容易受到注意。很有吸引力的人和没有吸引力的人也是如此。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以及知觉对象的其他因素都能影响到我们的知觉。对不熟悉的事物进行知觉时,更多地以刺激物的接近、相似、趋合和连续等组合特点,把它们知觉为有意义的整体。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如何将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比如,在你阅读这个句子时你所看到的内容是白色纸张上的黑色文字,而并不是黑色背景下一些形状怪异的白色补丁块,因为你认出了这些白色背景下的黑色形状,并把它们组织起来,是对文字进行感知的过程。

把握知觉对象对于学生感知过程的影响需要建立在感知规律把握的基础上,以下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感知规律,这些规律在教学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反差包括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这些反差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而被先感知到。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别越大,就越容易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来;反之,差别越小,选择也就越难。

(2)组合律: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产生清晰感知的重要条件。对象的组合可分成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空间上的组合是指在视觉刺激物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状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感知的对象。时间上的组合是指听觉刺激物各部分“时距”的接近,它们也能使我们分出感知的对象。知觉对象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区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

(3)活动律: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于被别人感知。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刺激物,或在混乱运动的背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的刺激物,都容易被选择出来而成为知觉的对象。

(4)调节律:人的感知是在两种型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一种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的刺激,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言语的作用,我们的感知更迅速、更完整、更富有理解性,感知的效果大大提高。

(5)协同律:由于客观事物常常是包含多种属性的复合刺激物,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也经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各种感官在知觉过程中常常是协同作用的。

3.知觉情境

知觉情境同样是影响学生感知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感知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外界环境的作用会对其感知过程产生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有下面一些具体表现情况。

(1)在知觉情境中,语词会起到指导作用。词语对人的知觉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难以辨认的事物,它有助于加快理解、减少知觉对象的不确定性。

(2)实践活动的任务。在有明确任务的实践活动中,知觉的理解性将大为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活动和实践任务的安排会对学生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学生感知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语言以及实践活动任务的布置来创设知觉情境,对学生的感知过程产生影响。

[1] 成云.心理学(教育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52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1

[3] 邵志芳.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4

[4] 邵志芳.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4

[5] 成云.心理学(教育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52

[6] 王贵林,陈洵.心理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

[7] 李小平.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6

[8] 邵志芳.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8

[9] 王贵林,陈洵.心理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

[10] 李小平.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

[11] 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9

[12] 同上,68

[13] 王贵林,陈洵.心理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

[14] 同上,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