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间从何而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里我们愿就这一话题标一新论、立一异说:读书的时间是读出来的,让读书赢回时间。
也许,有人会质疑或感到奇怪:读书是耗时间的活计,人们也普遍抱怨没有时间或时间不够而无法读书,怎么还能生出时间?诚然,我们说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时间。绝对的时间一天24小时,没有任何人能使它增加哪怕一分一秒。我们说的是相对的时间,它是一个涉及时间管理和利用的话题。诚如作家刘湛秋指出的:“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从人占有时间的量来给读书人分类,大致有三:时间多的人、时间少的人、基本没时间的人。常态和常规情况下,这三类人的读书应该是由多而少递减的。即时间多的人多读,时间少的人少读,基本没时间的人基本不读。而现实的情形往往并非如此。
按照“二八”理论来分析,任何单位、团体或组织,其人员都是由20%的重要的少数和80%的平庸的多数构成的。这80%的人由于在组织机构中,干事少、担当小、闲暇多,是属于那种有时间读书的人,但恰恰是这部分人,最不待见读书。他们虽然不忙,但可以说自己很忙,当然,他们也确实是忙着闲聊、上网、喝酒、打牌去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再看20%的人,他们是组织机构中的骨干和中坚,比之80%的那些有大量余裕时间而没有用到正地、任意挥霍的人,他们确实忙了许多。比如,那些课多的骨干教师,那些忙于写材料、开会、接待、迎来送往等大量琐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的时间确实因工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但为了干好工作,或者说保住自己在组织中受到器重的“重要的少数”的地位,他们还是会看一些书的。但他们有时也会为自己的苦和累叫屈,也会以80%的那帮人为参照系横比,认为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心理失衡而削减了自己的读书量。第三类基本没时间读书的人,是20%群体里面的领军人物,或为团队的优秀领导,或为科研的突出表率,或为专业卓异的领军专家、一流学者等。总之,都是一些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人按说是最忙的,会议、讲话、报告、接待、处理其他各类问题等,可以说整天忙得连轴转,但他们并不比前两类人读书少。例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年近七十,很多人赞叹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敏捷思维和博学多才,却不知道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阅读2本书,一年100多本书的速度学习着。以上三类人时间越多,读书越少;时间越少,读书越多。而其所成就的人的贡献、地位、被看重的程度等也迥然有别,这足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读书的重要性。
再回到时间上来,基本没时间的人为什么会成为读书最多的人,他们的时间从何而来?当然可以从挤中来,但仅靠挤恐怕还是有限的。张瑞敏“每周阅读2本书,一年100多本书”的阅读量,就是专门做学问的人恐怕也难出其右,靠挤恐怕是不够的,而且凭他著名企业家的身份,管理着一个“全球家电第一品牌”的著名企业,又能挤出多少时间?所以,最根本有效的还不在于充分利用上的被动的“挤”,那样仍不免小家子气,而在于有效地“读”所赢回的时间、开发出来的更多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赢回时间
真正顶级的一流的人才、大师,都是凭借读书获得了高屋建瓴的视野、举重若轻的能力、应付裕如的本领,因而面对纷繁的琐务,哪怕是复杂的困局,他们都能从容应对、指挥若定。别人耗时伤神、困扰无解的难题,他只在随意的吩咐指示之间,就能化解和处理得当,工作效率成倍地高于他人,因而赢得了读书的时间。这些人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而是“把别人工作的时间”而自己不用工作的时间用来读书,比前者实在高出一头、胜出一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格局和境界。
增长实践智慧,赢回时间
智慧是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智慧是基于行动的,因而一般被称为实践智慧。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是生成智慧的要素。当两个人的职业实践相同或为常量时,决定人的智慧的变量因素就是读书。比如,两个教同样学科的教师,他们的实践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实践所能赋予他们的实践智慧、经验智慧,理论上说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这时他们所能比拼的就是读书多少与智慧增长的程度。读书多的人,教学智慧就高;读书少的人,教学智慧就低。而实践智慧高的人,教学运作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良好的教学效率不仅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读书时间,而且减轻了学生苦学逼做的负担。
养成自觉习惯,赢回时间
读书的时间靠“挤”是有限的,靠“逼”、靠“压”,虽然有点用,但也是被动的、不太靠谱的。因为这会使读书的人感到这是别人强加给他的额外负担和苦役,而非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唯有靠读、靠多读,体悟到读书的好处、作用、价值,才能进到“我要读”的自觉境界。比如,教师通过多读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自己也获得了成就感,他就会打心底感恩读书、爱上读书。这时,读书就会转换为他的一种内在需求,他就会视读书为乐趣、为使命,自奋其力、自勤其读,就会完全化解“读书没时间”的问题,进入视读书为呼吸空气和吃饭一样自然和必要的境界,使读书成为生活的第一选择、生命的第一需要。这时,读书还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