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环境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一)社会环境的内涵
社会性是人的主要特性,社会实践是改造人的有效手段。因此,社会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学校德育的外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的特征
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具有如下特征。
1.开放性
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了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以上两点表明,虽然学校德育对个体的影响有专门性、系统性、可控性等优点,但是却不可能具有社会环境影响这种时空上的普遍性和开放性。不管学校德育如何改善,它对个体的道德成长的影响与社会环境的德育影响相比都具有狭隘和封闭的特点。
2.隐蔽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德育,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德育。强调“德”的思想、政治内涵,有设定的德育目标,而且对德育的各个环节均有命令式的规定。这种学校德育对个体的道德成长的影响有其立场鲜明和正强化的一面,然而也有其负作用的一面,如学生的“逆反心理”或“心理感应抗拒”等现象都在学校德育中显著存在。而社会环境则不然,社会环境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在影响方式上则可解释为“文化性和隐蔽性”。虽然社会环境的某些因素亦对个体施加直接的道德影响,有的甚至比学校德育更具明显性和强制性特点,但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总的来说是隐性的、渗透性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
3.复杂性
复杂性是世界存在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事物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和客观存在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相比较,其复杂性表现为:影响因素的广泛性,所有与人有关的因素都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社会环境中良性与恶性、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等因素总是混杂在一起,体现为影响性质的多重性。
(三)社会环境的分类
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可划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区环境。政治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设施等制约因素对德育的影响总和,一般与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具体国情、国家性质相适应,因而在德育中主导着德育的目的、方向、过程以及评价。
经济环境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制度所构成的对德育发挥作用的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其对德育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育的环境。
文化环境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对德育影响的总和。
社区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物质设施、居民文明程度、精神面貌、生活习惯、管理水平等对德育影响因素的总和。
二、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
人的品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发展的,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的反映,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种社会关系。因此,社会环境无论是对学校德育还是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社会环境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价值
1.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成长土壤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趋于延长。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无论怎样都是要从社会环境走进学校环境,然后又从学校环境回到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某一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实际上现代教育理论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倒是缘起于社会环境的德育负向功能或社会环境的反德育效能。学生道德成长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社会环境制约,由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完成,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社会要求显性或隐形方式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良好德性。所以说社会环境为学生道德成长和发展提供成长土壤。
2.为学生道德成长创造个体内在需要
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对学生在道德上的内在需要所起作用并不相同,社会环境重在创造内在需要,而学校德育则重在启动和强化内在需要。从学校德育发展角度看,由于受社会制度学或观念的制约,学校不能够实施超越时代要求的德育。同时社会环境复杂性和社会文化多元性影响着不同学生个体的道德成长需要。所以说社会环境为学生道德成长创造个体内在需要。
3.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模式
无论是德育互动模式还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由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师生关系,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德育实践,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而德育模式是联系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纽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道德成长进程与德育效果。
(二)社会环境促进学校德育发展的价值
1.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起决定作用
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社会宏观环境决定学校德育的方式和规模。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元价值体系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挑战使学校德育发现与发展了学生道德判断力。经济以及政治民主要求的发展产生义务教育制度,如果没有义务教育制度,普及性的学校德育就不可能产生。所以,学校德育无论质还是量均受到所在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文化制约。另外社会环境的中观和微观方面也对学校德育起一定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社区富裕程度影响了不同地区德育开展条件,大众传媒等给一些具体学校的德育活动提出必须解决的课题。所以说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起决定作用。
2.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参与功能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参与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表现为政府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如我国有统一的学校德育目标、政策、课程、教科书、参考书,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社会环境不仅在学校德育的显性方面起参与作用,而且也对学校德育的潜在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课程组织、师生角色、学校及课堂的权力结构等诸多方面,一定社会的宏观、中观、微观文化都有所参与。
3.社会环境补充学校德育的不足
学校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内容上学校德育总是落后于社会现实,社会环境中无论是整个社会文化、社会风气,还是某一社区、大众传媒,都对学校德育的效果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及时对学校德育内容和结果进行修正。另外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不仅使学校德育的空间、内容、活动向社会延伸,而且社会、社区等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新途径。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成为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有机部分,是学校德育强化的手段之一,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
三、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社会环境优化的原则
1.政治性原则
学校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成为“四有”人才,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对社会环境的优化必须坚持政治性原则,发挥政治方向的导向功能。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保证环境优化的前提。因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统一人的思想和行动,充分调动积极性,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2.层次性原则
社会环境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各种影响因素自成系统而且相互作用,各种因素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同时人的道德品质是由低向高发展的,呈现出发展的层次性。另外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思想状况因不同年级受教育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所以在社会环境优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坚持层次性原则,是为了保证在社会环境优化时能从实际出发,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防止片面性。
3.整体性原则
学校德育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因素与消极的影响因素相互交错,致使人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态势。因此,优化社会环境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整体性原则的核心内容。
(二)社会环境优化的策略
1.政治环境的优化
政治环境的优化需要从政治的角度进行全面考虑。在我国,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学校德育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在当前优化政治环境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和完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建设,使之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相适应,解决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只有加强社会制度的德性建设,使社会制度体现公平、正义,学校德育才能更有效地开展。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用党风良好状况的引领作用为学校德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现代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在集新闻性、商业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时代突出教育性,为学校德育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打击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弘扬正气,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效果,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增强民众的公德意识。
2.经济环境的优化
当前对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着重从如下方面着手:
(1)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既是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经济环境的优化只有靠法律来调节和干预,才能保持有序的经济环境,保证社会公众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合理满足,为学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存带来了多种利益群体,但新的激励机制和调节机制未最后形成,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摩擦增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冲击了人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人的经济活动,从思想和道德上为经济环境营造必要的舆论氛围。
3.文化环境的优化
社会发展告诉我们,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要不断优化文化环境,增强文化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进行文化环境优化:
(1)强化社会主流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社会主流文化对学校德育发展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并影响其过程和实际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真正实现主流文化引领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的社会责任,用先进文化规范和引导大众文化,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引导和推动大众文化向高层次发展,以此引导社会成员正确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保障学校德育的方向与实效性。
(2)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因素。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已经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尚习俗、审美价值等方面,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以人为本”“重义轻利”“孝文化”等在今天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因素,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人的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3)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中,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因此,要与时俱进地选择、吸收和同化不同系统的优秀文化成果,使我国的文化得到创新并丰富文化内涵,构建现代新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引导发展、振奋精神、增进交流的功能。
4.社区环境的优化
社区是德育主体生活的社会空间,不仅是生活组织、文化组织、管理组织,还是一个德育组织。在当前,社区不仅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角色,同时还担负着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主要责任。因此,必须对社区环境进行优化,以增强其对学校德育效果的促进作用。
(1)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功能。地方政府应从育人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加强调控,综合治理社区周边环境,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促进社区育人责任的落实。
(2)构建社区德育资源利用机制。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以及居委会要积极支持与配合社区环境建设优化,参加社区德育资源的创建、挖掘。社区要主动与学校联系,将社区德育资源按照学校德育要求进行分类开发和科学配置,吸引学生和家长主动参与,以营造社区德育资源利用的格局,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社区德育资源,增进学校德育效果。
(三)学校对社会环境优化的促进
当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具有一致的影响时,学校德育主导作用会得到充分发挥;而当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影响相对立时,学校德育主导作用就会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削弱。所以,学校德育不能够在“真空”中进行,要想发挥德育效果,就必须有效促进社会环境优化。
1.学校要主动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
学校德育实效性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忽略了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只集中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事实上,学校德育如果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孤掌难鸣;如果不能融入社会环境并参与社会环境的变革,就只会更加无所作为。因为学校本身是先进道德文化的重要阵地,可以将自身的影响辐射于社会,所以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原有格局,学校要主动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拓展和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化环境功能,塑造有利于德育实施的社会氛围,共同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
2.学校要努力促进政府及社会主体发挥作用
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在社会环境优化中应当发挥主体性和主动作用。积极促进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在优化社会环境中发挥作用,使优化社会环境的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并保证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环境子系统的建设中。其中,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的主导力量,在它对社会发展目标的选择上起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中,应该将构建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的理念贯彻渗透其中,从而使得大德育观的实现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各个子系统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主动创造作用的发挥,为学校德育创设良好的大小环境,从而形成社会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同时,学校必须在体系内进行自我的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滤释机制,使社会环境中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并促进社会环境中的德育影响有序化,以开发学校德育的现实空间。
总之,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学校德育环境中应当协调发展,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环境体系,形成德育合力推进班集体有效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德性品质的形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各自努力。因为,德育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及个体良好德性品质建构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案例8-2]
教育改变人生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学生们调查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外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来到贫民窟,与那200名男孩中的180名取得了联系,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区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资料来源:诺曼·文森特·皮尔文.爱是最好的老师.王启国,编译.环球时报,2005-12-23.
根据以上分析,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者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和优化中,应按照如下要求营造有利于德育实施的良好氛围:
其一是加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与沟通,着力推进德育的社会化,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会贯通的立体德育网络。因为家庭、学校、社会是德育系统工程的三个主导要素,社会个体的品德建构,是三者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效能的结果。因此,建设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德育环境,共同致力于每个个体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其二是兴利除弊,扬长避短、相互协调、共同完善。这是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总体思路。家庭、学校和社会虽然因各自不同的德育影响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德育环境,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包容的。这说明这三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融会贯通与良性互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三者间的天然联系为这种可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是努力使学校德育环境有利于学生个体的道德社会化,有利于社会规范的内化,以促进其由知到行的转化以及知与行的统一。另外,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还要力争使理论观念上的“软环境”到实践体验场景的“硬环境”都尽可能同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相一致。
其四是努力促成学校与家庭的协调、互补,使二者成为德育环境诸要素良性互动的典范,因为学校与家庭在人格教育方面是自然天成的伙伴,两者都主宰着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
其五是社会教育为个体社会化所提供的,应该是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为生动的环境,而且它应既在方向和宗旨上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又在内容、形式、机会等方面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
总之,每一德育环境要素,都需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既相互协调一致,又做好自身建设与优化,共同为社会每个学生个体提供品德建构的良好德育环境。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于班级学生的德育影响?
2.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协调学校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4.如何协调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