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德育内涵与德育功能(1 / 1)

一、德育的内涵

准确掌握和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德育学习与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进一步理解德育目标、内容以及德育的新主题的基础。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德育视为“道德教育”。

(一)德育的逻辑内涵

在我国,对德育内涵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礼仪训练、心理咨询与辅导等,通常被称作大德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二)德育的历史内涵

在我国,“德”字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德”即“得”,即所谓善心善行,德的本义含有己人、内化、心身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德”指的是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善心善行。“育”,即“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涵养熏陶品德,是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善心善行。“德育”合为一词作为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外国学堂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知育”“美育”三词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1928年唐钺等编纂的《教育大辞书》对“德育”作“道德教育”的理解,“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的”,是“德性之熏陶”。

在西方,早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moralische erziehung)。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一词。最早正式提出“德育”(moral education)一词的是英国学者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1860)一书中,他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德育”(moral 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三)德育的学术内涵

教育界对德育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该概念认识到德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但这一概念把德育过程看作是一个外在灌输的过程,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2)1990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的释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2]

(3)“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中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这一界定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德育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同时对德育应遵循的原则、使用的手段和方式都有所表述,但这一概念容易把德育泛化,最后导致德育异化。

(4)有学者认为德育是狭义的德育——学校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4]这一概念从道德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到德育对象的主动性、建构性,有利于更准确地对德育进行科学定位,更深刻地理解德育的本质,更有效地推动德育改革。但这一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又面临着无法涵盖基于中国传统与现实丰富的德育内涵的尴尬。

(5)“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德”即个体“品德”,指人的个性品质中的德性。狭义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指思想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5]这一概念认识到了德育泛化的弊端,试图对中外德育在社会对人的要求与内部心灵的认同方面进行整合,通过对狭义德育的倡导克服广义德育带来的问题。但其对“德”的理解又使其陷入了狭义德育的局限的尴尬境地。

(6)刘济良等认为,“德育是通过一定教育内容,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方式,促进教育对象思想觉悟、素质提升、生命发展,正确处理天、地、人、物、心等关系,知情意行合一,旨在促进德性成长、境界提升、生命完善的活动。”[6]

根据以上对德育内涵的逻辑、历史以及已有的学术内涵的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创造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通过一定教育内容,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方式,促进德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最终实现个体德性成长、生命完善、社会和谐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对德育功能的理解直接影响德育活动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认真讨论德育功能问题有助于正确地定位德育目标、确立适切的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功能概述

1.德育功能的内涵

一般而言,功能是指事物或活动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德育功能也就是指德育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一方面,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个体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提高个体的道德境界等;另一方面,德育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正向发展。

德育功能不同于德育价值。德育功能反映的是德育的实际效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德育活动对个体或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既可能是正向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消极的。在这个意义上,德育功能具有实然性和现实性。而德育价值是教育活动能满足个体或社会需要的有用性或效应,是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同作为主体的个人或社会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德育活动的主观期待。也就是说,德育价值具有应然性和理想性。因此,德育功能不同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不同于德育目的。德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德育对象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它是人们对德育活动预期实现结果的设定,回答的是德育活动应当培养具有什么道德品质的人的问题。德育目的要反映特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般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德育功能则是德育活动对个体或社会施加正向或负向影响的实际效果。因而,二者是在不同的逻辑层面反映德育问题。

2.德育功能的类型

德育功能从不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果从德育功能的对象上看,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如果从德育功能的作用方向上看,德育对个体或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有时是正向的、积极的,有时是负向的、消极的,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如果从德育功能的呈现方式上看,德育功能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德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它是德育的本体功能。德育个体功能的发挥首先是由德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受制于德育活动的内部要素,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其次,德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影响德育个体功能的实现,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等都会影响德育个体功能。

如果说德育的个体功能是德育的本体功能,那么德育的社会功能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工具性功能。德育通过对个体身心发展施加作用和影响,使其向道德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德育的社会功能是间接的,依赖于个体功能的发挥。同时,德育的社会功能还受制于社会结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阶段,德育的社会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德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功能分析理论,他指出,社会功能是指可见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意向,若不能区分客观社会结果和主观意向,必然导致功能分析的混乱,因而功能应当有正功能和负功能的区分。正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观察的结果;而负功能则是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的结果。也就是说,正功能是积极的功能,负功能是消极的功能。德育作为对个体与社会发展施加影响的活动,也可以划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如果德育能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那么德育就形成了正功能;反之,如果德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起到消极和阻碍作用,那么德育就产生了负功能。一般而言,德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同时存在于德育活动过程之中。

(3)德育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按照默顿的观点,显性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或者说结果是事先所期待或希望出现的;而隐性功能则是指出现的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也未被察觉。也就是说,显性功能是有目的地实现的功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主观预期以外的意外功能。

德育的显性功能是指依照德育目标、德育价值期望,开展德育活动,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事先期待相符合的结果,如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等;德育的隐性功能则是在实施德育活动过程中,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例如,道德知识和规范的传授使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本身失去基本信任甚至反感从而降低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然并非所有德育的隐性功能都是负向的,有些德育活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正向的隐性功能。

(二)德育的个体功能

德育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德育的个体功能,是德育的固有功能或本体功能。任何德育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德育的个体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表现为德育对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以及审美愉悦的享用功能等。

1.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

德育的品德形成功能即德育活动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德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任何德育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品德形成方面,德育对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1)德育在个体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与个体身心结构的成熟度有关。但道德认知并非自然生成,而是与教育活动直接关联:学校德育向个体系统地传授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道德理论知识,促使其理解与掌握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而形成个体对他人和自己道德行为善恶认识的准则和道德观。也就是说,学校德育在认知层面上,使学生“知”德。

(2)德育在个体道德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引导、调控的作用。德育在向个体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形成某种道德情感。在德育实践中借助于真实的道德情境,把抽象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学校德育在情感层面上,使学生“好”德。

(3)德育在个体道德意志发展中的作用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学校德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提高他们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4)德育在个体道德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上,从个体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评价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准。在当代德育的生活论转向中,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培养有道德的人,引导个体过上有道德的生活成为人们关注道德行为的一个焦点。学校德育在行为层面上,要使学生“行”德。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一个完整的道德品质结构,是个体品德养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德育在个体品德形成方面必须要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养成、道德意志的磨炼、道德行为的引导,使知、情、意、行四方面相互联系、彼此促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形成美好品德。

2.影响个体智力发展

德育的智力发展功能即德育对个体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与道德品质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智力的发展有利于个体的道德学习,“智”是“德”的基础;道德品质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德”是“智”的向导。

(1)德育影响着智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发展不仅受制于智力因素,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德育活动来完成。学校德育对个体良好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社会理想、勤奋刻苦的态度等的养成起重要作用。

(2)德育为认知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旨在促进和谐、健康的人际氛围的建立。德育通过一定道德价值规范的传授,形成个体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个体之间的协调一致,避免或减少各种价值冲突,从而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德育通过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德育通过培养个体尊重、信任、关心、正义、宽容和仁慈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个体身处其中的环境氛围发生作用,进而构建一个和谐、自由、有序的学习环境。

(3)德育引导着智力发展的方向

智力发展的方向性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智力使用的社会效果。危害社会秩序、阻碍社会发展是道德所不容许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会做危害社会发展的事情。道德要求个体要“做一个好人”,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个“好人”,一个道德自律的人。通过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走上正确的道路。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根植于德育活动的超越性本质。道德及其教育首先实现的是其生命价值,以及各种物质利益价值,之后随着人类进化、物质丰富、精神的提升,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生命价值、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在德育活动中“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德育的享用功能也根植于德育活动的自由性特质。在德育活动中,个体超越于各种外在束缚,在内心世界达到一种道德自由的境界,从而在内心世界中感受到一种愉悦。

(1)德育可以满足个体精神发展的需要

人是一种双重生命的存在,兼具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属性,其中精神生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特征。个人精神生命的发展是德育活动的重要旨趣,而德育也正是指向人的精神层面,使之完善并提升。

对个体而言,德育通过发展个体的道德品质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这种品德高尚的人不仅仅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满足。德育活动可以促使个体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实现道德上的超越,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2)高尚的道德行为能使人感到快乐

个体高尚的道德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直接的享受,即助人为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个体会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感。德育通过教人与人为善,培养个体的高尚道德行为,使个体收获道德快感,从而发挥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3)优良的德性可以让人享受美好生活

真正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美德之上的,拥有美德的人才可能获得幸福生活。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品德卓越的人。只有不断发展个体自身的德性,个体才能体认与享用世界之美好生活。

(三)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德育活动对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德育分别对社会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等发生作用进而产生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指德育活动对一定社会政治系统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传播特定(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来引导一定的政治行动,实现一种特定政治关系的再生产,从而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1)政治(阶级)关系再生产

首先,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实现一种政治角色的认同。学校德育活动可以使个体认识到他所从属的阶级、阶层,形成一定阶级、阶层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达到一种对自己政治角色的认同,并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从事政治活动,从而实现一种政治关系的再生产。

其次,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培养政治的接班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政治接班人,使其执行统治阶级(阶层)的价值观念,为统治阶级(阶层)服务。在现代学校,尽管学校德育课程包括“政治课”“公民课”“品德课”“法律课”等,但这些课程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支配。

最后,通过树立一种宽容的道德观念,实现不同阶级的政治融合。由于阶级(阶层)利益的不一致,不同的阶级(阶层)在政治上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政治观念与立场的不一致更加突出,社会离散性加大。德育活动倡导一种道德宽容意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融合,实现社会的整合,从而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和稳定。

(2)政治意识观念与政治舆论的生产、传播

首先,学校德育对政治意识的生产、传播、再生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理论的学习是政治意识观念形成的基础,政治意识观念的传播也依赖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任何德育活动都不回避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把执政者的政治观念、政治信念灌输到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中。

其次,德育还具有发展政治理论的作用。个体通过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够不断地认识到政治理论发展的必要性,发展和丰富已有的政治理论,使政治理论不断走向科学化。

最后,德育对政治意识观念的传播功能还表现在对政治舆论的引导。政治舆论与政治理论不同,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因而需要德育为之提供一种价值引导,使之走向正确的方向。

(3)对社会政治行动的引导

任何政治行动背后都受一定的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政治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行动。首先,德育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政治目标。学校德育使学生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从而选择正确的政治行动目标。可以说正确的政治观念为人们的政治行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德育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活动能力。

学校德育虽然对社会政治系统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对政治发展的方向与政治发展的水平不起决定作用,而且政治功能的实现也受制于德育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诸要素。

2.经济功能

道德对经济活动具有调节、激励等功能。德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德育通过教育使之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形成社会舆论,变为内心的信念,从而自觉地维护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德育对宏观经济领域具有一种导向作用。德育对微观经济领域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规范与约束个体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分配环节的行为,对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德育的经济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德育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观念直接构成了个体的生产能力,成为个体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软”能力。其次,个体的道德素质还影响着个体生产能力发挥的方向。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使个体的生产能力朝向正确的方向,为社会所用。最后,个体的道德素质还影响个体生产能力的发挥水平。个体生产的积极性不仅受制于经济报酬,还与个体的道德素质有关。个体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都与个体的道德素质有关,而这些都直接会对个体的生产能力发挥产生影响。

除了对个体生产能力产生影响外,德育还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化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传播的道德价值观念影响着时代精神的塑造,这种背景性的时代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德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化有重要影响。

(2)德育对社会消费领域的影响

消费行为受个体价值观念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学校德育能够合理地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首先,学校德育可以引导个体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个体的需要既有基础层次的物质需要还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如何激发个体的超越性需要,培养合理的消费观,成为学校德育的现实问题,也是德育对社会消费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其次,学校德育通过塑造个体的消费价值观影响社会消费。学校德育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认清消费的真正目的,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能力,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最后,学校德育直接引导学生的消费行为。除观念层面的影响外,学校德育可以通过提倡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来直接引导学生的消费行为。

(3)德育对社会分配领域的影响

在分配领域中,德育能够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能否合理地分配生产产品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持续,影响再生产。只有秉持公正的价值观念,才能使不同的生产利益团体和谐共处。同样,由于先天或后天偶然因素,社会中会出现弱势群体,如何维持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得到一种照顾,受到一种道德关怀,也对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公平、同情、关怀等观念的形成也离不开学校德育,培养个体的公平意识、关怀精神是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4)德育在社会交换领域的影响

在交换领域,健康的经济活动需要能够快捷有效地实现交换。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市场主体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合作,拥有良好诚信品质的主体才能很快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诚信品质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经济领域,德育通过提高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来作用于经济活动,这种作用是间接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为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精神方面的道德支持。

3.文化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会对社会文化系统产生影响和作用。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德育活动对社会文化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子系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变迁、文化选择等方面。具体而言,德育的文化功能包含德育对社会文化的维系性功能和变异性功能。

(1)德育的文化维系性功能

正如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保存、传承、传播等功能一样,德育对社会文化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德育对社会文化保存、传承的作用称为德育的维系性功能,指的是德育对维持社会文化的原有体系与结构、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德育对文化的传承与控制来实现。

首先,德育通过对文化的传承而实现维系性功能。德育可以直接向个体传授具体的知识形态的文化,如道德知识、价值规范、行为准则等,使个体了解事实上的民族文化形态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在个体知识层面直接地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向个体宣扬一定社会、民族的独特精神,如参观历史纪念馆来完成个体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实现精神形态的文化传承。德育还可以间接地对文化传承起作用,主要通过塑造符合民族精神与文化特性的个体人格来实现,这样个体成为文化的载体,个体人格就是一定社会文化心理在个体身上的呈现。

其次,德育通过对文化的控制而实现维系性功能。道德作为一种普遍规范,具有一种控制性,要求得到一种无条件的遵守。只有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文化现象才能很快得到人们的认识和接受。若一种新文化或外来文化与固有的道德价值相违背,必然会遭到极大的抵制。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下,德育所培养的个体就会形成这样一种道德价值观念:抵制各种与己相异的文化观念,接受与己相容的价值体系。

(2)德育的文化变异性功能

德育的文化变异性指德育具有改变当下社会文化的结构与体系,使其不断更新发展的功能。德育的文化变异性功能旨在促使社会文化不断更新,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德育通过对文化的选择、批判与更新,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主要是精神文化)是受制于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文化的变化。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选择、更新社会文化的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本身属于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德育对文化的功能就必然依附于文化的变迁规律,受制于文化变革的需要。德育对文化的维系性功能不是无限的,而是依附于一定社会文化结构。只有在社会稳定期,德育对文化的维系性功能才能得到最大显现。同样,德育对文化的变异性功能也不是任意的,也依附于社会文化结构,德育对文化的变异性功能只有在社会变革期才能得到最大显现。

(四)德育功能的实现

1.德育诸功能间的关系

首先,德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之间是一体性关系。尽管表面看来,德育的社会功能是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个体功能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社会与个体具有同构性关系,个体功能是德育的本体性功能,社会功能是德育的派生功能,并以个体功能的实现为前提。

其次,德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品德形成功能的实现。在德育活动中,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是德育活动的基本功能。只有个体拥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为个体的认知活动提供非智力性因素的支持,才能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只有拥有了高尚的道德境界,才能满足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实现一种德育的个体享用。

最后,德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实现要以文化功能的实现为中介。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德育功能是德育活动对文化传承、控制、更新等方面的作用,正是由于文化间接地影响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才产生德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德育除以上几种基本功能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功能,如德育的生态功能、人口功能、健体功能等。可以说德育活动对社会及个人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2.德育功能的实现

要实现德育功能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传统德育只关注政治功能,这种单一的功能观导致德育附属于政治活动,沦为政治的工具。现代德育除关注政治功能外,还关注德育的其他功能,这也意味着对德育的每种功能都要有全面的了解,每一种德育功能都具有正向的促进功能与负向的抑制功能,每一种功能都包含多个方面。

其次,要破除无所不能的德育功能观。尽管德育具有广泛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育无所不能,能够处理任何事务。德育功能的发挥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如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意识观念等。

最后,要努力消解德育负向功能。德育功能不仅有正向的,对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向的、阻碍的作用。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除了要强调道德规范的整合作用以防止社会离散外,还要防止负面道德价值观念的灌输。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7.

[3] 鲁洁.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9.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

[5] 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

[6] 刘济良.德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