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寻找失去的道德自我》的基础上,经过再次加工,进行一些必要的丰富和充实而完成的。全书的写作,从酝酿到定稿前后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对于道德自我这个论题的思考,发轫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会,当时只是粗浅地觉得对于道德教育不能忽视了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回来后觉得有很多需要继续深入的地方。2008年尝试以道德自我为题申报了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顺利获得了立项,奠定了我研究的信心。之后我继续深化对此题的思考,博士论文也以此为框架得以完成,获得了众多博士生导师的好评。以此为基础,2009年我以“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及培养体系”为题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获得了立项资助。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我重新梳理了博士论文的内容,发现在写作思路上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道德自我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讲清楚、讲透彻,于是重新调整了论文的逻辑框架,站在当前中国学校教育视阈的现实背景下,将道德自我的研究由微观层面转入宏观的视域。
康德曾经说过:“一种教育理论是一种壮丽的理想,即使不能立刻实现也无关紧要。虽然加以实现有许多困难,也不要将其视为幻想,或者将其贬低为一种美梦。”将道德自我概念引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期盼的正是从根源上寻求中国学校德育理念和方法的整体创新。在长期教育实践的感受与思考中,我关注最多的是道德教育的困境,德育的实效性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道德教育的症结在哪里?来自于德育现实的体验与观察,使我很清楚地看到现行学校德育秉持的大都是一种“转化”论,用外在于人的强力将规定性加之于人,然而,以道德的外在化、客观化来替代人的自我意识、自主作用,最终结果是贬低了人的精神、否弃了人的主体性,永远也无法保证长久和永恒的道德效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坚信着主体性道德教育,但是,人的主体性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怎样才会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妨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什么?让人成为主体绝不可能仅因为一个教育理念的转变,一种教育思想的倡导就自然地形成。这些问题一度让我步入困惑。从哲学、心理学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我滋取到甘霖,“自我”这一概念让我欣喜。自我是生命的本体,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建构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我是我自己的主人。自我概念、自我认知、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人只有对自我产生清晰的认识,才会认识到自己是作为主体的人,去展示人的主体力量。任何道德教育都无法回避自我存在的事实,让我感悟到道德教育的起点应该落脚于人的自我问题上。当下中国学校德育的乏力,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对人的自我发展的关注。站在对道德教育规则本位论的批判上,我将道德自我的建立作为了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的目的和价值的新取向。
然而,道德自我在教育学领域尚是一种较为新鲜的概念,研究的资料不多,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自说自话,很难见到完整的系统理论。如何界定道德自我的概念,如何分析道德自我的本质,人的道德自我应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都是全新的开拓,受到叶澜教师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启发,我认识到道德只有在生命的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将道德自我的研究定位在了生命实践的立场上。
本书的写作是一次思想的苦旅,感谢我的导师易连云教授在我撰写博士论文时的点拨,将我领进了生命·实践道德教育体系的大门。感谢任钢建博士、余文武博士对我踏上读博之路的帮助,感谢同窗好友李佳、李清雁对我课题开展的帮助以及我所工作学校领导、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使我得以安心这项研究。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学界同仁的研究成果,我要向这些为我提供重要资料和思想启迪的同仁们表示感谢。我更要感谢那些从未谋面的大师和学者们,是他们的思想滋养了我的心灵,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和对道德自我的感悟!
本书能够出版,我要特别地对北师大出版社郭兴举、郭瑜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没有郭兴举老师的青睐与呵护,本书难以付梓,郭瑜老师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不仅保证了本书如期出版,而且使本书增色不少,在此向她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自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已经长眠地下的父亲,在我考上博士的前几个月就已经永远地离我而去,但愿儿子的进步,他老人家泉下有知。我更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赵昆红,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理解和支持我的不坠青云之志,即使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每当我潜心苦读,她就挑起全部的家务,无怨无悔。还有我的哥嫂,为我的立志求学创造了条件,没有最初的支持,我将难以走到今日。活泼可爱的儿子戴睿宸,我的奋斗自他出生开始,可惜他年纪尚幼,无法理解到知识与幸福的关联,我希望他长大以后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饮水思源,我将记住并感恩每一个给予我关心、鼓舞、帮助和指导的人,求学没有止境,感谢全在行动。人之灵性和生命律动让我终生体味,我平凡而忙碌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和充满诗意。
戴岳
2012年6月24日于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