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1 / 1)

道德教育原理 冯文全 2397 字 1个月前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关心”却没有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甚至被忽略了。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就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思想。“学会关心”应该成为贯穿于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通过“关心”教育,可以培养其诚实待人、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同时对智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关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诺丁斯指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1]一直以来,我们把关心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事实上,关心不仅是对他人的关心,也应是对自己的关心,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对物品的关心;不仅应是对有生命事物的关心,也应是对无生命事物的关心。关心应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关心是一种美德。诺丁斯认为关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在关心关系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立,需要当事人双方共同努力,如果其中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当我们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地倾听他、观察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同时被关心者接受了关心就应该做出相应的反应,即使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眼神也是十分必要的,以使关心者付出的关心有所认同,得到“回报”。否则,将会削弱关心者的积极性,以致缺少了这种“关心”。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父母教育儿童要关心周围的人,儿童也这样去做了,可是结果却往往使儿童感到沮丧,因为那些接受关心的人不但不感谢他们,反而以粗言秽语反击他们。难道这是儿童的关心行为错了吗?关心是没有错的,可能只是其中的某个环节处理不当。

关心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关心中,儿童往往会受到一种无意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在关心中,教师和家长与儿童之间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增进了心灵的契合。儿童把教师和家长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了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儿童可以畅所欲言,没有畏惧感。这样,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儿童,了解儿童渴望什么,应该为儿童做些什么,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同时儿童也加深了对教师和家长的了解。在彼此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学习气氛会更加轻松,也能够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共同面对道德智慧风景欣赏和交流欣赏心得的关系。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参谋或伙伴。一些“问题儿童”就是由于找不到自己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无处吐露自己的心声,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从而导致了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

(二)从关心的角度解读儿童道德教育

诺丁斯从关心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榜样示范为儿童树立了一面旗帜。诺丁斯认为我们无须告诫学生如何去关心,我们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儿童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情况下,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应不应该去做。但是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如果我们能树立好榜样,以身示范,就不必花费更多的时间告诉儿童要如何做。当儿童把它作为一种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他们会自然而然领悟其中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家长和教师应该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学会关心”的环境,如果周围的人都能够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动植物、关心自然环境,儿童也自然会这样去做。英国教育家洛克就认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我们不能只从口头上要求儿童要如何去做,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儿童应该怎样做。关心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受,无论是关心者还是被关心者都应该付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关心关系更好地保持下去。

对话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诺丁斯认为,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通过对话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可能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对话中,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可以自由表达,不受时间、内容的限制,也不必考虑身份地位、学识水平等,而是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在儿童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儿童之间也应该构筑一个对话的平台,教育者不是绝对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也不是永远的受教育者,正如保罗·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2]在这种“我—你”关系中,才能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而我们通常对儿童的所想、所需不甚了解,只是一味灌输,使儿童被“物化”、被“异化”。在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能在努力地“关心”儿童,儿童却无法体验到这种“关心”,致使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而只有通过对话,教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更好地与学生合作,并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实践为儿童的道德学习提供了切身体验的机会。关心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我们“灌输”给儿童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使之付诸实践,不到现实情境中去体验,那么这些知识也只能以一种记忆的形式存留在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可能从记忆中抹杀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关心教育运用于儿童的道德教育之中。例如,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让儿童体验父母的辛劳,体验家长对子女的关爱,体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等等;或者是进行一些社区服务实践活动,通过切身体验培养儿童关心他人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让儿童感受如何关心他人,如何接受关心,使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在体验中学会关心。然而在现实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儿童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教育与生活的剥离,压抑了儿童的自然本性,使儿童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4]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在生活体验中进行的,比如,通过饲养小动物,培养对生命的关爱;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体验对大自然的关心,对周围环境的关心等。

证实是激发儿童道德学习的巨大动力。证实即“对他人行为的优点进行确认和鼓励”。当关心者付出了关心,就希望得到“证实”,希望他们的付出有所“收获”。教师希望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证实”,而最可靠的确认就是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即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何。在儿童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儿童也希望他们的行为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证实”。儿童都喜欢受到表扬,教师或家长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使儿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期望再度得到认可。一个曾经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儿童偶尔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父母可能在不经意间表扬他长大了,懂得关心父母了。也许就是这一句话将会改变他的行为习惯,使他以后做得更好,学会了关心邻居、关心同学、关心周围的事物,甚至于关心远离他的人和事物。如果教师或家长对儿童付出的关心无动于衷,便会使儿童产生消极情绪,以后遇到类似情形儿童可能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关心他人。当儿童有了进步,我们不要太“吝啬”了,也许您的一句话将成为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您的一个赏识的微笑,也可能成为改变儿童一生的转折点。

(三)儿童关心关系建立的主要途径

“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通过关心教育可以使儿童的生活焕发勃勃生机,使儿童增强了解世界的欲望。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通过关心关系的建立来增强儿童道德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依据诺丁斯的关心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使儿童建立关心关系。

增强彼此的了解。当关心者准备关心一个人,就会特别注意被关心者的一举一动,关注被关心者的各种信息,也就是诺丁斯所说的“专注”。对被关心者的各方面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关心者才知道被关心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关心,如何去关心。同时被关心者也不能总处于被动状态,也应加强对关心者的“关心”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关心自己,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使这种关心关系更好地建立起来。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要关心儿童、了解儿童,儿童也应该“关心”“了解”父母和老师,进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信任和关怀,使关心关系能更好地保持下去。

角色转换。一些家长和教师时常抱怨他们对儿童付出的“关心”太多了,而儿童对他们的“关心”却少得可怜。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通常可能只知道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扮演,需要做些什么,对其他角色就不甚了解或是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由于儿童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使他们认为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需要去关心别人。在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尝试着让儿童做“家长”“教师”,体验老师和父母对他们的关心。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来培养儿童建立广泛的关心关系,比如,让儿童扮演教师的角色,他就要关心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关心班级里养的小金鱼,关心班级的学习环境,等等,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老师的职责,不需要问为什么。这种关心过程,不但能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而且对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

广泛体验生活。家长和教师最主要的不是告诉儿童为什么要学会关心,怎样学会关心,而是要让儿童在生活中自己去学习,自己到生活中去感悟。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儿童也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考虑的问题可能更多,并且儿童所具有的好奇天性会促使他们注意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对于生长在家门前的一棵树来说,父母可能只看到它绿化环境的一面。儿童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偶尔会有小鸟落在上面,小鸟会吃掉树上的虫子,使小树更好地生长。为了使小鸟经常飞来,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样,由关心小树,进而关心小鸟,再到关心周围的自然环境,关心周围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对关心的理解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告诉”的,只有让儿童亲身体验了,他们才会领悟到为什么要学会关心,怎样去关心,而且关心关系会自然建立起来,并且将对他们产生久远的影响。

[1]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4]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