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当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1 / 1)

澳大利亚为大洋洲第一大国,在大洋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经济、军事科技和教育在大洋洲举足轻重。在高等教育方面,它的高校数量、高校质量以及国际合作等引领着大洋洲的高等教育发展,在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当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历史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概况

根据澳大利亚1911年宪法规定,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政府负责。作为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各州均设有单独的教育部,负责管理本州各级各类教育,分配教育经费,制定方针政策,决定任免公立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聘用,主持12年级结束时的全州会考。州教育部下设有地区教育办公室。澳大利亚有三级政府,即地方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每一级政府的职责各不相同。教育管理的权力主要在州政府,但联邦政府依据宪法赋予的税收支配权,以拨款的方式影响各州教育政策及法律的制定,通过经济手段推动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该部分负责管理和制定联邦教育政策、组织教育研究、开发管理教育项目,包括学生津贴发放、青年事务培训;负责国际教育交流,接受和派遣留学生;负责全国幼儿和移民教育、土著居民教育;编写各级各类中小学适用的语言教材;与全国性教育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听取这些组织关于澳大利亚教育事业的投资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1]。该部门还直接负责管理首都地区和北方地区等少数特殊地区的教育和学校。

在教育管理方面,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有明确的职责划分。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教育的宏观政策、确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收集信息、就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宏观需要进行研究、提出改革方案、确定国家教育的目标与标准,但不直接管理任何学校[2]。澳大利亚的所有大学都是根据联邦或州议会的立法设置的,在大学与政府达成的协议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联邦政府虽然没有直接管理学校的权力,但由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税收,对州有较强的控制和影响力。由联邦政府、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长和各州、各领地教育部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每年开会讨论澳大利亚教育的国家目标,并通过签订政府协议的方式,使联邦政府所确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反映到各州的立法当中,在各州得到贯彻执行。

与这样的管理体制相对应,教育拨款分为联邦和州两级。其中州政府主要负责中小学的经费,联邦政府则主要负担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费。联邦给各州的教育拨款,多数是经常性的项目,有的则是有附加条件的。各州在获得拨款后,每年需提交经费使用情况的报告,接受联邦政府的监督。带有附加条件的专项拨款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澳大利亚,大学多为公立学校,学校办学主要由政府出钱。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联邦层面设立“教育、科学与培训部”负责高等教育的宏观协调,保障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并向大学提供经费支持,但不介入大学的具体管理。在澳大利亚,大学的称谓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除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根据联邦立法而成立之外,其余大学都依据各州或领地的立法设立[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澳大利亚各州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拨款、私人捐款、投资盈利和学费维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政府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充当大学和联邦政府之间的中间人,开始了联邦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新纪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澳大利亚军事工业的发展,强化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联邦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扩大联邦基金投入大学的比例。1944年,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联邦重建训练计划》,通过对大学的拨款,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战时重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技术的倾向,在战后依然存在,并成为战后澳大利亚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4]

1946年,联邦宪法授权联邦政府资助学生,成立了联邦政府奖学金委员会,向有资格接受大学教育的广大学生提供奖学金。1951年,联邦议会通过了《各州大学拨款法》,规定在以后三年里由联邦政府向大学提供资助。该法的实施使大学入学人数又显著增加,1957年入学人数达36000多人,比战后最低点的1953年增长了30%[5]。

但连续的拨款增加了州政府的经济负担,各州政府纷纷抱怨大学费用增长过快,州政府不胜负荷。这种现状对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极为不利,对此澳大利亚政府及时展开调查,形成了《默里报告》和《马丁报告》。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1956年成立了以默里(K.A.H.Murray)为主席的“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调查大学的经费问题。1957年该委员会向联邦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称为《默里报告》。该报告建议立即组建“大学拨款委员会”,为大学提供1958~1960年度的特别拨款,建立大学奖学金制度,以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并增加大学奖学金的数额。《默里报告》使大学的资金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得以缓解,联邦政府对大学的干预进一步加强。

虽然大学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经济的日益繁荣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社会各方纷纷要求大学提供职业性、技术性更强的课程。在这种压力下,1961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第三级教育之未来研究委员会”(马丁委员会),核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方针。该委员会用三年的时间调查研究,于1964年提交了两卷本的调查报告,次年又提出第三卷,合称《马丁报告》。该报告建议在综合性大学之外,发展和扩大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以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主张将第三级教育机构明确划分为大学、学院和师范教育三种,要求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承担这三类机构的经费,在国家经费政策上确立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自1973年起,大学由州或领地负责转为由联邦政府负责,但大学始终是独立的、自治的。这就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了大学作为一个教育与学术机构自身所应当拥有的学术自由、办学特色和办学活力。在政府与大学之间,有非政府的澳大利亚大学联盟,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为大学提供咨询服务,面向社会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大学的权益并开展毕业生需求调查等。大学联盟原为校长委员会(The Australian Vice -Chancellor’s Committee,**CC),主要是开展大学校长的联谊活动。2007年改称现名后,则代表整个大学表达意见。此外,还有一个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位列世界100强的大学在内的八校集团在办学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在大学自主办学、自我认证的前提下,澳大利亚政府在确保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1980年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大学由20余所变成了39所,新、老大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建立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框架;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大学教育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澳洲各大学进行评估排名,实行政府拨款与排名挂钩,此举曾引发争议并遭到反对。后来又改设澳大利亚大学质量审计署(Australia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作为联邦政府出资并受其委托的独立的大学教育质量审计机构,同时在各州和领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对联邦各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审计署每5年对联邦各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计。审计由大学提交审计报告,以大学自主确定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为依据,审计结果不与拨款挂钩,也不进行排名,但审计报告要在媒体和网络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判。大学若存在问题,则被要求限期整改。自2000年迄今,已完成对联邦各大学的第一轮评估和审计。这种方式把大学自主办学与政府管理、突出特色与保证质量、自我认证与社会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二)当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历史发展

澳大利亚有36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大学。所有在校生中,约60%为全日制学生,78%为本科生,54.4%为女生。[6]各大学均开设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课程班。1990年澳大利亚统一大学体制后,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大专的文凭课程,各个高等教育院校通常实行1学年2学期的学制,但个别学校实行3个学期的学制。除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和澳大利亚海洋学院是根据联邦立法创办外,其他大学均是根据各州和地区的立法而创立的。尽管如此,36所大学均受联邦政府、青年事务部的领导。按照澳大利亚联邦宪法(1901年)的规定,教育由各州负责,大学享有自治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两大类:(1)有自主认证权的大学(self-accrediting universities),这类大学是在联邦、州和地区立法下建立起来的,需要得到州和地区认证机构的认证,在获得认证之后它有权自我认证所设课程,有权进行学位授予。这类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由联邦提供,但也从全国性的研究组织和工商业、企业获得科研资助;(2)无自主认证权的院校(no self-accrediting institutions),这类院校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允许从而建立,但所设课程必须接受外部机构的认证;(3)私立大学和海外高等教育机构,近几年来澳大利亚出现了大量的私立大学和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它们的课程也必须得到有关机构的认证。

澳大利亚各州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由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学院院长、州教育代表、工商企业代表组成,决定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教育计划及科研经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由国家资格认证、综合大学评估、州联邦政府认证、大学质量代理机构(AUQA)审核等几部分组成。

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一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家草案,用以对新成立大学的认可、海外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和非自我认证机构所提供的高等教育的课程,在澳大利亚国内已达成一致的标准。这套国家草案包括:大学被认可的标准和程序;寻求在澳洲运作的海外高等教育机构;由非自我认证机构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的认证;授课安排;为海外学生提供的课程认可。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评估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澳大利亚的经济出现衰退,联邦财政收入减少,政府不可能对教育不断增加投入,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大为缩减,削弱了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继续提高。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不再以数量的扩充为重点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发生了一个在高等教育部门进行批判性自我评估的思潮,并且鼓励澳大利亚大学监控自己的绩效。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管理体制方面,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其中重要措施之一是废除大学和高级教育学院的双元体系,代之以统一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20世纪80年代关注的焦点已经延伸到改进绩效和效率、以及公共义务(Public Accountability)。20世纪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部门经历了大规模的结构改组,统一的高等教育系统从1987年开始。这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运动是在约翰·道金斯(John Dawkins)主持联邦就业、教育和培训部时领导和实施的。

1987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绿皮书(讨论稿),推行全国范围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使高等教育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有序地发展,避免那种办学各自为政、缺少整体布局的状况。1988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关于高等教育政策的白皮书》(实施方案)(White Paper Policy Statement on Higher Education),正式提出了被称为“道金斯计划”的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建立高等教育“全国统一的体制”(UNS)。所谓全国统一的体制,是指联邦政府和高校在就教育框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院校新体制,只有那些学生人数在2000以上,开设有广泛学术教育课程,学术水平较高的院校也能称为“全国统一的体制”内的成员[7]。全国统一的体制强行要求原有的高等教育学院与大学根据新《全国统一高等教育体制》的要求,按照地理环境,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合并,并规定联邦政府不再向在校生低于2000人的大学提供经费,同时要求各大学加强应用科学研究。结果大多数规模小,招生人数少以及专业设置过于狭窄的公立学院通过与别的一些大学或学院合并,形成了一些规模大、多校园的综合性大学。废除“两级制”是通过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的合并来实现。在政府政治的指导下,1989年高等教育体制一元化的改革 正式启动,至1991年,澳大利亚原有的24所大学和47所高等教育学院合并、改组为38所大学。这次改革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为迅速的改革,人们称为“道金斯改革” 。[8]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想象出政府在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也能体会到由政府至大学这一改革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从20世纪90 年代早期高等教育参与的快速增长。在此种情况下,联邦政府注重向澳大利亚社会承诺高等教育质量有相当高的标准,并给予维护和提高。

2.20世纪90年代[9]

20世纪90年代早期,政府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更多地施加影响,联邦政府曾向社会保证: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质量已在一个适当的标准上,并且它会继续得到维持和提高。

在1991年的《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质量和多元化》政策宣言中,联邦政府宣布了一套完整的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质量措施。对于那些办学目标明确并展现出高水平质量保证的大学,联邦政府为它们提供资助。1992年11月,联邦政府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由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原主席、昆士兰大学校长布赖恩·威尔逊(Brian Wilson)教授等组成。该委员会主要针对质量保证提出建议,对学校层面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程序进行评审,它在高等教育质量审核方面的问题咨询、高等教育办学决策流程和高等教育资金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政府分配与质量相关的年度基金提出建议。

1993~1995年期间,在质量保证项目的资助下,澳大利亚完成了对所有的高等院校3次独立的评审。这次评审,具体涉及八个方面:教学计划;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学生;学科建设;资源和财务;组织管理。针对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八大领域内得到保障,威尔逊进一步提出了七个C作为标准: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 ,明确性(Communication) ,中肯性(Cogency) ,连贯性(Coherence) ,共鸣性(Consonance) ,一致性(Constancy)和有效性(Consequence)。

在评审过程中,由于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了自我评估,增强了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院校质量保证的意识。并重视对学校内部体制上缺陷的改进。审核的过程,不仅为大学进行自我分析、审视价值政策以及追求未来等现实活动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事实上已成为学校变革的一种有效机制。

1995 年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负责对高等教育系统各类院校进行资格授予。

澳大利亚自由和国家党参加了1996年的大选,其宣言中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许诺是,除了给新的私立学校更多的灵活性和资金投入以外,将保持原有教育教育发展计划不变。然而,在获得大选宣誓就职时,却“发现”了80亿澳元的联邦赤字。新政府认为之前的许诺是根据先前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的,而现在出现的问题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主管教育的部长,时任就业、教育、培训与青年事务部部长,参议长阿曼达·范斯通(Amanda Vanstone)明确指出,教育和培训不得免于“全国银根紧缩的任务”。1996年8月,范斯通宣布了一揽子新政策,提出减少政府支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朝向市场竞争的模式迈进的方针。

经过广泛磋商后,政府把高校质量改进整合到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年度资助谈判中,要求从1998年起大学提交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并且由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DETYA)每年进行公布。人们普遍希望这些计划包含了维持和提高质量保证的目标和策略,“教学、研究、管理和社会服务”关键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最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由此,自1998年开始,所有每三年接受资助的机构均需向联邦政府提供“高校质量保障和提高计划”。该计划大体包括:高校在相关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所已采取的策略详解以及成效测评所采用的指标等。该计划可使政府向公众通报澳大利亚各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其保障程序,也有利于学生据此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及学校。

1998年年初,政府还把质量改进与高等院校的年度资金资助挂钩,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要求每所大学制订质量保证与改进计划,其中包括在教学、研究、管理、社区服务和成果等主要领域的目标、维持策略和质量保证措施,并每年公开出版。

1999年4月,联邦、州和地区教育部部长在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的部长委员会会议上,向来自州、地区和联邦教育部门的高等教育官员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标准和程序的通用方法的问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部在质量保证方面的发展,以及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都给这个委员会提供了信息。

3.21世纪

澳大利亚部长委员会认为,所有州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共同鉴定和独立地接受评估是需要的,而大学内部所采用的自我质量管理程序与评估也是需要的。委员会于2000 年3月向部长提议,签署《国家高等教育审批程序的国家方案》草案和批准建立“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2000年3月,部长很快同意了该建议。2003年3月正式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AUQA),以及公布了《国家高等教育许可程序协议》(National Protocols for Higher Education Approval Processes)。[10]AUQA是独立于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机构[11],它至今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可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是由外部质量保障和内部质量保障共同完成的,形成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相结合的质量保证机制。但是外部质量保障和内部质量保障的方式有所不同,外部保障是通过外部认证机构保障,内部质量保障主要是通过大学自身的政策措施实现。具体而言:

第一,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证主要是由认证和质量保证检查组成。

澳大利亚的公私立大学的建立必须通过立法和有关规章规定,必须通过认证来获得自治大学的地位。认证可以由州和地区政府注册机构或专业组织进行,也可以由州和地方政府设立或授权认证机构,负责接受大学的认证申请。各认证机构严格建立认证标准,认真组织各大学的专家和学者对标准进行评议,努力与国际及国内的标准保持一致,以保证认证标准的通用性。无自主审核权的院校的建立也要参照自我认证大学设立的标准。而质量保证检查是用来监控大学的运作,确保大学具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自我审核和评价机制的一系列管理与评价过程。如果说认证是对大学办学绩效的静态评价,那么质量保证检查就是对大学运作绩效的动态评价。[12]认证主要面对的是新大学和新课程,质量保证检查面对的是所有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部的质量保证组织,如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它负责大学和学科的注册,并公布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位授予的标准;一些大学对高级学位和荣誉学位采取外部评审的方式;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由专业组织来认证,如医学、法律、会计、工程、建筑等;在分配研究基金时,采取同行评价的方式以确定基金的分配。澳大利亚副校长委员会多年来经常组织一些学科认证和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其成员解决质量问题。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如要求所有参与“三年财政计划”的大学必须提交一份质量保证和提高计划,在计划中必须详细制定出教学、科研、社区服务、管理等领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拟采取的措施,以及成果的详细考察指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委员会仔细审核该计划,并有权决定政府对每所大学的资助幅度。联邦政府每年还组织两个全国性的调查:大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调查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这两个调查结果都公开发布,以便让公众了解大学的质量。[13]

第二,大学的内部保证机制主要由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负责。

大学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具体要求有:大学内部要有对新课程和研究项目的评价和定期审核;要有对各系、院、所和研究中心的审核;有学生对教学的评估;高级学位论文和荣誉学位论文要有校外督察员审核;要对毕业生和雇主进行调查,以了解毕业生的满意率及毕业生在应聘时是否达到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性。大学在管理和资金分配上要有考察指标,要有改进教学的计划及对教学优异者的特殊奖励。

(三)当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经验

1.完善法规与严格执法并行

高等教育评估不可能没有政策法规的规范,它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基础性保障。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评估法规体系,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的方方面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管理。如仅AUQA要求大学遵循的相关的法令法规就有以下9条:2003高等教育支持法令;高等教育批准程序国家协议;澳大利亚质量框架;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2001跨境质量指南;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2005国际学生教育;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2005大学及其学生:澳大利亚大学提供教育的原则;DEST2007关于海外学生教育与培训机构注册办法的国家规定;DEEWR2008非自行认证高等教育机构审核手册;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2000等。

有了法规,执法不严或者不按法规办事,这无疑会对高等教育评估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十分注重严格按有关法规实施评估。如在AUQA对大学进行审核时,对法律的执行情况也是规定的审核参照点。在AUQA对大学实施的第一轮质量审核过程中,大学在进行自查的时就必须对照这一系列的法令法规要求,检查本校的相关教育活动,并做出详细报告。

2. 注重“统一指导”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评估

在建立“统一指导”的质量评估标准基础下,特别注重大学的不同发展目标和基础展开评估,促使大学“多元发展”和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学质量评估的指导方针、原则、程序和要求是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后,对大学的质量监控起着统一的指导作用。但在统一的指导方针之下,评估的具体指标又因校而异。这种质量评估,既有统一的原则要求,又兼顾各校的具体情况、办学特色,允许各校有不同的目标差异,尊重大学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主要判断其计划安排是否有利于实现目标,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否通过自我评价进行了改进等,结果表现为由三部分构成的描述性报告:赞扬,即特色和值得肯定的方面;建议,即有待改进的方面;确认,即大学在自评报告中已经发现的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多元发展方面,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为代表的所谓“八所大学联盟”,即所谓的“老八所”为例,它们在国际上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统一质量标准。而以纽卡苏大学、麦考瑞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等六所大学形成的“六所大学联盟”,即所谓的“新六所”,它们在澳大利亚具有一定口碑的新型大学,它们之间在质量标准上也是互相借鉴[14]。由此,它体现高校评估具有“统一指导”的质量标准,而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又具有不同标准,使高校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3. 参与评估的自愿化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以充分尊重学校的意愿为前提。从指导思想上来看,不再把“评估”作为一次性通过的活动,而是不断修改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并不介入学校的管理和运作,它是依据一系列的标准和准则,对高校的质量和效益所做的判断,承认并尊重院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质量保证检查的权威性、客观性与公正性是强烈吸引大学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另外,激烈的竞争与公众压力也是大学参与质量检查的主要因素。学校接受质量保证检查,使其在接受联邦拨款上具有优先权,而且可以提高学校声誉。因此,学校都积极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与强制性的政府行为的检查相比,自愿的行为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行为,更容易产生全面质量的真正提升。

4. 全面监控与重点控制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促进

在对高校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注意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整体的把握。澳大利亚规定所有大学5年内必须接受国家大学质量监督局的一次全面审计,使其评估既涉及大学的战略规划、办学目标,也涉及教学科研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等各个方面,全面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但与此同时,也强调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评估重点。以课程评估为例,该评估围绕目标与结果、单门课程、学习考核、学生进步、教学情况、学习资源、质量保证与提升七个指标,但在四年的周期中每年评估的重点都有所不同。

在评估中,澳大利亚将内部学术质量保障机制与外部评估紧密结合在一起。外部评估更多地与办学效能核定、质量证明、鉴定等总结性评价联系在一起,主要为高校关注外界的要求、关注其内部活动质量提供制度化环境;而内部评估更多地与改进、激励组织成员相联系。内外评估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作为整体发挥作用。当前,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认证与评估的机构出现了两种趋向:以国家政府机构为主导的认可与评估模式趋向于把权利下放到地方与民间专业组织,而以地方中介组织为主导的分权化的认证评估模式趋向于加强中央控制。总的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15]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虽然深受英国模式的影响,但它并没有照搬英国的国家主导的评价评估模式,它认为这种模式耗资巨大,而且过分干涉大学的管理。而美国的以非政府的民间组织为主的评价评估模式过于分散,过多引入了企业管理规则,忽略了大学管理的学术特色。欧洲国家的大学与地方联系过于紧密,削弱了政府的管理力度。澳大利亚在建立新体系时特别强调要适合本国国情,必须考虑联邦体制的特点和本国的历史传统与大学的特色,不能盲目模仿其他国家的模式。澳大利亚的新模式既由政府倡导和组织,又脱离政府单独行使职权,而且强调政府只是提供一个质量保证的框架,现存的联邦和州及地方认证与管理机制应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要使大学的自治得到保障,必须把质量管理的职责赋予大学,同时协调外部保障和内部保证。

5.重视质量保障评估由投入和过程转向产出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外部保障质量保证检查的内容主要覆盖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传统的检查比较重视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并且有了比较完整的评估方法。[16]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评估转向偏重结果,但也不忽视资源和过程。这一重点的转变从统一认识到落实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一般来说,其做法是:要求被评大学或专业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拟订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已达到的教育结果;提出下一轮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17]

二、当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由联邦政府、州与地方政府、大学、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大学质量保证署五方组成,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能,既分工又合作[18]。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的联邦政府,它通过DEST发挥作用,其主要职责在于提供资金、监督、公开调查报告、提供研究工具;而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AQF)、基于国家草案开展认证的州和地区政府,和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署(AUQA),它们对大学和其他有自我认证的资格机构负责学术标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认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能够为促进澳大利亚社会发展和达到文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一)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但就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机构而言,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署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2000年3月成立的质量署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隶属于一个部级委员会(MCEETYA),其财政来自联邦、州和地区政府,也通过审核收费补贴,但收取的审核费用通常不超过60000澳元[19]。审核费用由大学承担。从2001年起,AUQA代表社会公众对大学质量进行评估,每年审核6所大学的教育质量,5年轮转一次,每次评估时间为3个月。

1.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的使命与目的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首要的全国性质量保障机构,它的职责在于为澳大利亚的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公共的质量保证,帮助这些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提高学术质量。同时报告绩效和产出,为质量保障提供相关咨询,与国际质量保障机构保持联系。

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的目的:组织和管理一系列周期性的认证:学术活动的质量,包括达到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绩效和产出标准;维持和提高已有质量的质量保障;依据国家草案制定为高等教育认可的程序的标准。

组织和管理一系列高等周期性认证:包括质量保证程序、州的产出、地方政府和联邦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对高等教育计划的影响、管理、评论和对这些认证结果的分析和报告;

阶段性的公开与质量保障有关的内容,包括利用从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的数据分析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的相关标准和产出、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程序和国际地位;

2.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的人员组成与职责

大学质量署独立于政府运作,由一个董事会领导。董事会由12人组成:

● 由大学CEO选举产生的5人,其中4人由包括大学在内的自评机构选举,另外1人由非自评高等教育课程提供机构选举。

● 由部级政府部门提名的6人,其中3人为联邦教育部提名,3人由州和地区高等教育部提名。

● 主要执行官1名。

3.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的职能

● 进行五年一度的高等院校自我质量审核和州认证部门的工作;

● 定期向政府提交高校有关办学质量的评估报告以及向社会公布有关审核报告;

● 根据对高等学院和州认证部门审核所获得的信息,公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及其质量保证程序的有关标准和国际标准及其认证指标及其认证程序;

● 跟踪检查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科研质量;根据对高等院校和州认证部门审核所获得的信息,公布新建大学和非大学高等教育学位授予的认证指标;

● 跟踪世界水准,关注澳大利亚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位置,并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二)高等教育评估内容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的核心指标主要有以下25点[20]:(1)管理与领导;(2)学校远景规划;(3)明确规定的职责;(4)组织氛围;(5)名望;(6)竞争性;(7)运营成果;(8)商业化:公平的纯收益;(9)资产管理策略;(10)空间管理;(11)IT&T设施;(12)教学计划;(13)课程适应性;(14)学生满意度;(15)澳大利亚毕业生的受雇就业能力;(16)学生管理服务;(17)每个学术成员完成学术研究的成果数;(18)每个学术成员发表的重大研究成果数;(19)研究影响;(20)L&IS:对教学的贡献;(21)L&IS:对研究支持的规定;(22)国际化的文化;(23)均衡的海外国际学生计划;(24)高等教育研究策略;(25)职业培训。

由于澳大利亚拥有全国性数据采集与报告的先进体系。大学须按年度向联邦提供大学各领域有关运转与业绩的统计数据。1998年就列出了200多项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各种排列之后,按以下项目提供各种指标数据:(1)学生:总数、专业分布、入学类型、缴费类型、年龄、性别、入学基础、公平组别。(2)员工:总数、学科分布、年龄、性别、水准。(3)财政:按来源分布的运转财政、分类运转支出、分类资产。(4)学生产出:保持率、累进率(progression rate)、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对课程及教学的满意情况。最后一组指标数据来自“毕业生到达目的地调查”和“课程体验问卷”。这两项调查皆是面向全体毕业生,在他们完成课程4个月之后开展。这些手段获取的原始数据都会根据每所学校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学上的调整,以便预期绩效与实际绩效能同时报告。

1992年以来,“课程体验问卷”开始发放给所有完成课业的毕业生。联邦政府为整个过程提供资助,调查由澳洲毕业生就业协会负责。因此,“课程体验问卷”设计检验教学方面的项目是与学生有效学习相联系的。

“课程体验问卷”的项目:(1)教学好: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如解释清楚、教学过程反馈情况、对学生进步所表现出的兴趣。(2)普通技能:如书面与口头交流、团队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3)目标明确:学生知晓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鼓励是什么。(4)恰当的评价:这种评价应鼓励学生深度学习,而不是机械或表面地照搬。(5)适当的负担:可调控的学习负荷。(6)总体满意度。

“课程体验问卷”为每所大学按专业每年报告一次,以便比较不同大学相似课程之间的教学质量。从此项调查的数据不能有效计算出大学的总分,因为课程范围、各所学校所设置课程是不同的。“课程体验问卷”主要用于质量检视及课程质量改进,同时也提供大学责任完成情况的信息。大学财政资助与“课程体验问卷”之间无任何联系。商业性大学指南(主要是《好大学指南》)采用这些数据为将来的学生评判大学及课程水平提供咨询。大学自身有时也在其宣传活动中利用这些数据。“教学好”和“总体满意度”这些指标最引人注意。

2000年,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采用的是一种系统性的评估,评估成员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相结合,通过外部评估促进内部建设,建立一个在竞争性评估基础上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评估内容包括:各院校必须定期参与评估,检查各院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材料,评价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采访和面谈,科学分析与对比有关数据,评价政府拨款所产生的效益,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图书馆藏书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价各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

(三)高等教育评估程序

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署评估大学的具体程序分为表4-1中的10个步骤。

表4-1 AUQA高等教育评估程序

续表

[1] Se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EB/OL] audit_manual_v4_1,http://www.auqa.edu.au/.download in 2010-04-20.

[2] 陈玉华,杜根长.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简述[J]. 教育研究, 2007,(11):28.

[3] Se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Quality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and Improvement Plans for the 2000-2002 Triennium,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EB/OL] http://www.aqf.edu.au,download in 2010-04-20.

[4] 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30.

[5] 王斌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3,(2) :19.

[6] 中国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世界62国家教育概括[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55.

[7] 崔明昆,李槐.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近期改革[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3):38.

[8] See 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00/G,Occasional Paper Series,4 [EB/OL].http://www.detya.gov.au/highered/mceetya-cop.htm,download in 2010-04-20.

[9] 郑晓齐,赵婷婷,雷庆,郭冬生.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01~102.

[10] See “Improving Quality in Australia??s Higher Education- The last three decades”,http://www.dest.gov.au/sectors/higher_education/policy_issues_reviews/key_issues/assuring_quality_in_higher_education/improving_quality_in_australias_higher_education_the_last_3.htm,download in 2010-10-15.

[11] [澳]理查德·詹姆斯.澳大利亚本科教育评估与改进的经验[J].陈运超译.复旦教育论坛,2004,2(1):81.

[12] 郑晓齐,赵婷婷,雷庆,郭冬生.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09.

[13] See Quality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and Improvement Plans for the 2000-2002 Triennium.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www.aqf.edu.au,download in 2010-10-15.

[14] 丁立群.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0):33.

[15] 候威,许明.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概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2,(5):26.

[16] See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0.http://www.auselii.edu.au/au/legis/cth/ consol-act/esfosopafra,2010-12-15.

[17] 金同康,顾志跃.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 云南教育,2002,81(24):76-77.

[18] See http://www.dest.gov.au/sectors/higher_education/policy_issues_reviews/key_issues/assuring_quality_in_higher_education/partners_in_quality_assurance.htm,download in 2010-12-15.

[19] OECD Briefing Note For Austria,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7.

[20] See Benchmarking a manual fo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EB/OL].http://www. auqa. edu. au/, download in 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