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走向全球伦理的仁爱(1 / 1)

人性论和人道的立场,只是为我们处理陌生人社会的“人情”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不管我们面对什么样的人,我们都需要尊重人性,并且把人当人看。要真正处理好全球化时代陌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还需要有基于全球伦理的仁爱精神。

一、生命的态度

所谓生命的态度,就是我们在面对他人时,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其看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生命之为生命,在于它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因此,我们对生命必须敬畏和关怀。

(一)敬畏生命

著名思想家史怀泽(A.Schweitzer)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敬畏生命理论把生命整体性作为思想的逻辑起点,指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它否定了生命的价值序列,进而将人类的伦理关怀从人扩展至所有生物和整个世界,倡导所有生命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倡导人类建立与万物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理念,不仅应该是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在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情感道义中,也应该成为我们最基本的生命态度。

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不仅个人的生命总是与其他人的生命休戚相关,整个人类的生命也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休戚与共。在这种整体的生命相关性中,每一个人都不再仅仅为自己活着。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他自身的独特价值,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故意伤害他人生命,或者对于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熟视无睹。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实际上是对自己负责。因为,如果没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案例】

史怀泽:敬畏生命[1]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尽善尽美。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

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了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

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她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绝对伦理要求在生命中创造完美。她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点倒无所谓。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顺利运作。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在实践中,我们常常被迫选择。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对于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将之毁灭。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这种伦理并不因为人们的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效,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株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揪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的,是对生命犯下罪行。

(二)关怀生命

敬畏生命是我们面对生命应该有的最基本的态度,是对生命存在的神圣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的敬重。在现实的存在中,生命存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受到伤害、处于痛苦境遇或灾难中的生命,以及一切值得我们同情和关怀的生命存在状态,我们应当给予生命关怀。

关怀是爱的实现和表达,是将他人当作与我一样的人,是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

【案例】

萨布利亚的光明行动[2]

萨布利亚·坦贝肯,“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萨布利亚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获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2009年,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还接受了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她为西藏自治区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萨布利亚·坦贝肯看不到世界,但她给盲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这种对生命的关怀并不因自身的残疾而停滞,反而更显伟大和高尚。

二、全球伦理宣言

人道立场的确立,根本上是基于仁爱的信念。仁爱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性意识和丰富的社会观念。仁爱思想首先建立在突出和尊重人的地位的基础上。普遍的仁爱思想,几乎是全世界的文化和宗教的共同主张。基督教提倡博爱,佛教提倡慈悲,儒家则提倡仁爱。不管是博爱还是慈悲,所坚守的都是对一切人都以爱相待,即儒家所说的“仁者爱人”。

1993年8月28日至10月4日,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由世界各种不同宗教的6500人参加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9月4日,世界宗教议会通过并签署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3]《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从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全人类都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以耶稣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支持。这条规则被称为仁爱的黄金规则。

这条仁爱的黄金规则在古代也有充分表述。

最古老的说法应该出自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28—前551):“对一切人、不论什么人都是好的东西,对我就是好的……我认为对自己是好的东西,我也该认为对一切人都好。唯有普遍性的法则才是真实的法则。”

在儒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当被问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孔子还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述同一意见:“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5]

基于对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化信仰体系中共存的仁爱黄金规则的尊重,《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还依据“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撒谎”“不可**”四条古训,针对当代世界的现状,表述了四项“不可取消的规则”:珍重生命、正直公平、言行诚实、相敬互爱。

一切人都拥有生命、安全和人格自由发展的权利,只要不伤害别人的同等权利。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在肉体上或精神上折磨、伤害、杀害任何其他的人。要做真正的人,就意味着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我们应当关心别人,应当准备帮助别人。我们决不能冷酷无情、蛮横无理。每一个人都应对任何其他的人表达出宽容和尊重,以及相当程度的赞赏。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以任何方式抢夺或剥夺他人或公众的任何东西。进一步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毫不顾忌社会和地球的需要而使用自己的财产。财富即使是有限的,也同时带来了责任,财富的使用应该同时服务于共同的福利。要做真正的人,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对于受难者的同情精神,并且特别关注儿童、老人、穷人、残疾人、难民和孤独者;我们必须培养相互的尊重和关照;我们必须以节制与谦和的意识取代对于金钱、特权和消费的不息的贪婪!在贪婪中,人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自由、宁静和内心的和平,从而丧失了使其成为人的那些东西。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尽管是由宗教组织提出来的,但是因为它涉及人之为人的基本人性和人道原则,所以,其基本精神和理念,可以作为我们处理与陌生“他人”关系时的一个基本参照。

三、仁爱的原则与信念

仁爱作为走向全球伦理的黄金规则,一方面,延伸出了我们待人的一些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有对人、对世界的基本信心,而这种信心建立在对仁爱和人的向善性的信念的基础上。

1.对人的向善性的信念

在根本上,人与人是互亲互爱的。人在见到他人并打招呼时,总是会微笑。这自然的微笑,表示人在根本上是喜欢他的同类的。微笑之下,也许掩藏着互相利用的动机;良善的语言后面也可能有人们的私欲。但是,人们必须以良善为面具,这证明了人们是忘不了良善的。世间也许有不爱名誉、无恶不作的小人,也许他还会以罪恶自豪。但是,他如此说时,他的内心自以为他如此做是对的了,所以他为恶了。只要使恶人不再以恶为善,他就会为善。

2.对世界变好的信念

充满罪恶的世界是否真可以变好,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觉得自己可以变好。只要你好,世界便可变好;因为扩大你的好,便成世界的好。世界的好坏,不系于世界本身,而系于每个个体。你自己可以变好吗?当然可以。因为当你问世界可否变好时,你是希望世界变好,怕世界最终会不好。你问自己可否变好时,你是希望自己好,怕自己最终会不好。当你发出这样的问题时,你已经在取好舍坏了。你在取好,你在向好,所以你相信可以变好。如是,你当相信世界真可以变好。

3.相信他人的信念

当你同人接近时,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你不应该设想别人或许有不好的动机。这不仅是因为你如此可能误会他人,犯莫大的罪过;而且因为,当你的根本人生态度是向善时,你的第一念头必是他人也与你同样向善。你常常希望看见他人之善,如此,你应该先从好的角度去看人。如果你先从不好的角度去看人,你便需要反省:你的精神可能在下降了。你要想发现值得你谦恭礼敬的人,你须有自然发出的对人谦恭礼敬的态度;你要想发现可相信的人,你须先有愿相信人的态度。也许有一天你发现,你所相信的他人,其好都在表面,你没有办法相信他了。但是你最好仍是指出他表面的好,向他表示“我相信你是向好的”。因为你相信他是如此,他也将相信他自己是如此。他表面的好,将从他心的外层沉入心的内层。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常常是由彼此的疑虑而产生的。彼此疑虑,造成更多可以疑虑的事实;彼此互信,便产生更多可以互信的事实。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陌生人社会?

2.如何理解性善论与性恶论及其合理性?

3.怎样理解“把人当人看”?

4.全球伦理可能吗?

5.如何理解仁爱?

[1] 史怀泽:《敬畏生命》,http://wenwen.sogou.com/z/q335986698.htm,2011-11-25。

[2] 共产党员网:《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光明心生》,www.12371.cn/2013/08/22/ARTI1377164384746159.shtml,2013-08-22。

[3] [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何光沪译,3~3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 《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 《论语·公冶长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