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希腊喜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通常会随着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特征。心理学中沿用“面具”的含义,一方面指一个人在社会文化的要求下做出的反应,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的成分。
一、人格及其特征
对于人格的准确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著名人格理论家、人格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高尔顿·阿尔波特(G.W.Auport),在对50多个各具特色的人格定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个体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
人格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有以下四个特征:
(1)独特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特点,人格是在遗传、环境、后天教育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成长和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古语有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是说明了人格的独特性。
(2)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说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人格通常不会经常变化,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人格虽然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或者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统合性。人格不是一种成分,而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人格的内部具有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个人结构中的各方面都彼此和谐一致,说明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反之,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者“人格分裂”。
(4)功能性。所谓人格的功能性是指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一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中,在面对困难或者挫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坚强者能发奋图强,而懦弱者可能会出现一蹶不振。
人格是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综合整体。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得无组织和非一体化,我们就会怀疑这个人的精神是否出问题了。而自我则是使人格具有整体性、使人的行为的整合作用得以产生的基础。
二、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
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结构理论,在现代心理学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描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早期,他用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来描述人的精神生活的性质;后期,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见表7-1。
图7-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示意图[2]
本我(id)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它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储藏库,并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不能忍受同肉体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要求立即消除紧张,立即满足肉体的需要,并且根据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ego)是由本我分化出来的,其能量也来自本我。它一部分位于意识,一部分位于潜意识之中。自我在婴儿期小而弱,随后逐渐与现实不断接触,借助于认同作用,模仿其父母而逐渐成长。自我是理智的,遵循现实原则,只有在现实允许快乐的情况下,它才允许降低紧张状态。自我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人与能真正满足其需要的经验发生联系。当人感到饥饿时,自我就去寻找食物;当人感到口渴时,自我就去寻找水。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来寻找合适对象。自我能够意识到本我的意象和外部现实的区别,并使事物的主观意象与外界的事物等同、一致起来,以满足本能的需要。
由于自我使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这样本我的能量便逐渐转入自我。当自我从本我那里取得足够的能量时,它可以用于消除满足本能之外的其他目的,发展如感知、注意、学习、记忆、判断、推理和想象等能力。此外,自我能量还用于阻止本我能量的立刻释放,整合超我、自我和本我三个系统,使之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组织良好的整体,从而对环境做出有效的适应。
超我(superego)从自我分化而来,是父母向儿童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的一个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约在五岁时因反对本我,特别是恋母情结而发展起来。它是儿童在模仿父母的道德观的过程中形成的。超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这个结构告诉人什么是合乎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它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向更高尚的方向发展。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分别掌管奖与罚。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再次产生某些不好的行为,甚至想要实施这些行为,他就会感到内疚或羞愧。自我理想是儿童受奖赏时内化了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再次产生良好的行为,甚至想要产生这些行为,他就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超我追求至善至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的主要功能是用良心和自豪感去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弗洛伊德曾幽默地说:有一句谚语说,“一仆不二主”。可怜的自我,日子更不好过,它要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还要尽力调和三位主人的要求。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而且常常是水火不容的,这就难怪自我常因任务太重而被压垮。这三个暴虐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正因为如此,自我也被称为人格的实际执行者。
总之,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人格中的能量是一定的,如果自我得到了能量,那么本我或超我就会失去能量。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即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了能量。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能量在三个系统中的不同分布。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这个人的行为就是很有道德的;如果大部分能量为自我所支配,这个人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大部分能量还停留在本我,这个人的行为就表现出原始冲动性。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结构中的分布状况。
三、人格发展:生命的八个阶段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他根据人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提出了人格八个阶段理论。
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0~1.5岁)。这一阶段的婴儿是用口来接触社会的。此外还通过双眼、触觉去接受外界的刺激。在母亲给予照料和婴儿接受照料的相互作用中形成本阶段的发展危机:信任对不信任。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产生信任感;反之,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反复无常,婴儿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1.5~3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反复用“我”“我的”“不”等词来表示自己的自主性。但父母则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为所欲为,而要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训练他们,控制他们的行为。埃里克森把这一阶段的危机解释为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的冲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主动性对内疚感(3~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制订计划、订立目标,并积极保持以达到目标的行为。他们对性别差别有特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阶段的发展危机为主动性对内疚感。如果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发展了较多的主动性或进取精神,就会在人格中形成“目的”的品质;若没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价值感。因此,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勤奋对自卑(6~12岁)。在本阶段,儿童转向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和使自己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在这一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中,儿童产生了一种勤奋感,这种感情将使儿童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出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因此,本阶段的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淆(12~18岁)。埃里克森赞同弗洛伊德的说法,承认青春期驱力的增加是破坏性的,他还认为青年会因新的社会冲突和要求而变得困扰和混乱。埃里克森强调,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性,其发展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淆,或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忠实感的实现。
成人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同一性的青年才能担当起成年早期的任务——与异性伴侣的亲密关系。只有当一个人能认同自己的同一性时,才能在与别人的真正共享中忘却自己。本阶段的发展危机是亲密对孤独,或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及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人中期:繁殖对停滞(25~65岁)。这一阶段的男女成人已经建立了家庭,他们的兴趣开始扩展到下一代,生儿育女,关怀下一代的健康发展。用埃里克森的话说,他们进入繁殖对停滞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感的实现。
老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老年阶段通常被看作身心衰老时期。他们丧失了体力和健康,失去了工作,收入减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丧失配偶、亲戚和朋友。老年人必须做出对身体和社会的适应,更重要的是他们面临内心的斗争。埃里克森把这种斗争称为自我整合对失望,或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将持续人的一生。他所提出的人生发展的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核心课题,前一阶段的顺利发展将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