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逆商与挫折应对能力(1 / 1)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人物,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挫折:

1809年,他出生在寂静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他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9岁,他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7年,18岁,他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去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但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他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贫穷家庭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折,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一次痛失所爱,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许多次,他绝望至极,但他没有放弃人生这场马拉松,因为他知道,坚持跑到最后的人才是命运最后的赢家。最后,这位生命的强者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一方面,从入学起,大学生就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诸如学业上的压力、环境的不适应、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感等;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缺乏人生经验,抗挫折能力与心理调控能力较差,面对困境与重压,容易沉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一些大学生不能承受学习成绩下降、失恋等带来的身心压力,表现出焦虑、失眠、抑郁、恐惧,个别学生甚至精神崩溃、跳楼自杀……身心的失衡,不仅影响大学生智能的发挥,而且还会使其潜能的挖掘、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受到抑制。因此,积极对大学生进行逆商培养,学习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反应方式,十分必要。

一、耐挫力:逆商

逆商(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是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明教授提出的,它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亦可理解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史托兹明认为,人生的成功,智商(IQ)、情商(EQ)固然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商(AQ)。

史托兹明教授将逆商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1)控制感。即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控制感弱的人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控制感强的人则会凭借一己之力能动地改变所处环境,相信人定胜天。控制感弱的人经常说“我无能为力,我力不能及”;控制感强的人则会说“虽然很难,但这算什么,一定会有办法”。

(2)起因和责任归属。造成我们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属内因,因为自己的疏忽、无能、未尽全力抑或宿命论。因内因导致逆境时,个体往往表现出过度自责、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第二类属外因,如合作伙伴配合不利、时机尚不成熟、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等。因内因陷入逆境的人会说“都是我的错,我注定要失败”;因外因陷入逆境的人则会说“都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事前怎么就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并甘愿承担一切责任,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再次爬起。

(3)影响范围。高逆商者往往能够将陷入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某一范围,并能够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越能够把握逆境的影响范围,就越容易把挫折视为特定事件,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不致惊惶失措。

(4)持续时间。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有影响范围的问题,又有影响时间的问题。逆境将持续多久?造成逆境的因素将持续多久?逆商低的人往往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越这样想,事实往往越会如他们所想。

由于逆商主要包括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逆商测验中,一般也主要考察四个关键因素:控制(Control)、归属(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简称为CORE。控制是指自己对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归属是指逆境发生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延伸是对问题影响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评估;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逆商是构成一个立体人的重要侧面。一个人逆商愈高,愈能以高心理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造性,找出解决方案,因而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表现卓越;相反,逆商愈低,遇到挫折时常会感到沮丧、迷茫,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因而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逆商不但与人的成就表现息息相关,更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逆商培养

培养逆商是大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和全面成长的需要。只有在逆境中,人们才能学会思考和进步;只有在逆境中,在遭受失败和挫折后,个体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思考都能为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逆境的生命意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要救出驴,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还在井里哀号着。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已经老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地把它救上来,但是不管如何,这口井是一定要填起来的。于是农夫就找邻居帮忙,一起将井里的驴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大伙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井里。当这头驴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它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它就安静下来了。大家好奇地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情景令他们大吃一惊:当铲进的泥土落到驴的背上时,它将泥土抖落一旁,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这头驴一步一步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的惊讶中快速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也会陷入“枯井”,会被各种各样的“泥沙”倾倒在身上,而从“枯井”中脱离危险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然后站到“泥沙”上面去!

逆境可以成为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有喜有悲,有顺势也有逆势,遇顺势不要骄傲、盲目乐观,而应该未雨绸缪。懂得了这些道理,逆境才能发挥其积极的功能,进一步激起人们的斗志和求胜的欲望。具有这种心态的人,逆境犹如兴奋剂,激励着他们焕发青春、斗志、热情和潜能,向着希望的顶点不懈地攀登。逆境能使人积累更多的经验。当挫折发生的时候,它能给予我们警告,提醒我们加倍小心。逆境是一座警钟,它警告人们面对逆境时,不能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而是要积极地反思,客观地寻找病症。经得起考验的高逆商者常常以其恒心和耐力获酬甚丰。作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补偿,不论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目的,都能如愿以偿,他们还将得到比物质报酬更重要的经验:“每一次失败都将伴随着一颗同等利益的成功种子”。

逆境中的教训也是人生的财富。逆境有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也有的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之所以遭遇逆境,肯定有其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或者观念落后、态度不对、立场不对、方式不对、方法不对、计划有误;或者客观条件不成熟,没有满足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或者主观与客观不一致,主观愿望违背了客观规律等。所以,不断总结教训,纠正错误,利用天时、选择地利、创造人和,这些过程才是真正实践“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

(二)培养逆境中的思考模式

处在逆境中,应该如何思考?有一部名为《1997势不两立》的电影,描写了三个人在北极圈附近因飞机失事而逃生的过程。男主角在别人深感绝望时说了一句话:“大多数野外求生失败的人,是死于羞愧。”何以羞愧?因为拼命自责,怪自己怎么会陷于这种困境。这样一种心态,使人放弃奋斗求生的意志,更不能准确判断该何去何从。因此,处于逆境中,我们需要特别的思考模式。

首先,让自己喘一口气。荷兰人有一句口头禅:“幸好事情没有更糟。”既然更可怕的状况都可能发生,那么眼前至少自己还活着,可以思考如何走下一步,岂不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人生中的问题往往会形成趋势,如“每况愈下”“愈演愈烈”。所以,首先要稳住阵脚,避免形势恶化。这个道理就像生病求医一样,只要稳住病情,就有希望走向康复。

其次,对于自己所处的逆境,要设法理解是怎么回事,即找出导致困境的原因。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必有因,困难在于因果关系很难厘清。有时一个原因造成多个结果,有时一个结果由许多原因所造成。辨明其中的关键与症结,目的不是要责怪别人,而是要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弱点,以致外来因素可以得逞。这也是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失败是一回事,但是失败而不曾学得教训,就更不应该了。

再次,要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处境。以每天的电视新闻为例,各种悲惨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身为观众有何感受?开始时,也许会深感同情与不忍;久而久之,会生出无力感与无奈感。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即使遭遇了不公的对待或不幸的事件,也不应过于在意。这种想法并非消极或认命,而是为了降低自我中心的情结,增加一些随顺人生的成分,然后凝聚重新出发的力量。

最后,敞开心胸去接受现实,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最后都将回归于平静。从永恒的角度看来,世人的得失成败只是犹如海面上的浪花而已;在无垠的宇宙中,小小的地球上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事件又能起什么作用?如此一想,谁还会怨天尤人?与其羡慕别人或自叹命苦,不如珍惜身边的一切,认真活好每一个当下,为任何顺利之事而心存感恩。逆境正是提炼智慧的好时机。

(三)大学期间逆商培养的重点

大一时期是大学生角色转换的一个分水岭,很多学生刚脱离父母的监护,开始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角色转换最容易引发各种不适应,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自理难等问题。因此,大一时期的逆商培养应该从情感着手,培养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在入校后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对大学生活将会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认知。

大二时期是大学生的迷惘期,许多大学生在学业、感情、人际关系、社会实践等方面面临抉择与困惑。这一时期大学生逆商的培养主要从学习、感情、生活等问题着手,教会大学生应对这些挫折的基本方法,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内部动力系统。如针对大二时期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对待考试”,一方面要正确认知考试的“失败”,不及格是失败,如果及格了但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也算是竞争的失败;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失败”,改进学习方法,自我创新,自我超越。

大三时期是大学生的问题多发期,他们面临诸如怎样适应社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这个时期,逆商的培养主要从大学生的合理定位着手,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认知,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对前途和未来的忧虑是大三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困扰。对于“如何迈进社会第一步”,大学生应当形成合理的预期与态度,应多创造机会接触社会。

大四时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开始实习和求职,也是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挫折源最多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逆商培养主要从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着手,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在离校实习之前,大学生应当开始学会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合理界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习求职的基本技巧。对于求职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

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挫而不折,愈挫愈勇”?

2.什么是逆商?它包括哪些内容?

3.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挫折心理防御机制,试想还有其他方式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