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不会对任何事物都产生态度和体验,而只是对那些与自身需要有直接关系的事物才会产生情绪和情感。一般来说,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凡是与人的需要相抵触或违背人的意愿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愤怒、恐惧、痛苦、悲哀等内心体验,这些体验便是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在心理学中,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概念。
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例如,由于危险情境引起的恐惧、酒足饭饱后觉得心满意足等,都属于情绪。动物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或未获满足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个体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类所特有,如责任心、道德感、爱国主义等。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如球迷在现场观看球赛,其情绪体验会随着比赛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荣誉感就是一种稳定的情感。
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喜时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等。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形式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且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情绪表现的强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情绪和情感不是一种毫无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伴随体验。相反,它们是在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工具。
情绪和情感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强有力地激发个体去行动。例如,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个体可产生补充水分的生理需要。需要得到满足是行为的内驱力,是行为动机的主要来源。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情绪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组织功能和消极情绪的破坏功能;另一方面,情绪还常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当个体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时,容易注意到事物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倾向于和善、慷慨和乐于助人;而处于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时,个体则会万念俱灰,容易放弃自己的愿望,对他人也会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情绪、情感与语言一样,都是人际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通过外部表现——表情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实现其信号功能。首先,表情可以传情达意。在某些场合,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除了使用言语来传递信息之外,还可用表情来传递信息,与人交流沟通。如微笑表示赞赏、认同。其次,表情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使用言语进行信息传递的同时,伴以丰富的表情,可以明确某些言语的具体含义,成为个体态度和感受的最好注解。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互动的功能。譬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其他的情绪,诸如同情、喜欢、友爱等,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婴儿出生时,由于脑及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有独立行动和觅食等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主要靠情绪来传递信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与照料。
二、情绪的内容与形式
情绪大致有三方面独特的内容,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情和生理反应。
主观体验是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体验是情绪和情感有别于认知的重要方面。这种体验可通过自身的报告反映出来,某人说自己“感到很痛苦”就是对情绪体验的一种表述。否定的情绪体验不等于消极,有时它可以激励人们去拼搏,如“化悲痛为力量”。同样,肯定的愉快情绪也不等于积极情绪,只有客观事物与个人的内心体验相一致,那才是积极的、健康的。
情绪和情感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表情。表情主要通过面部肌肉、身体姿势、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具体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主要的表情形式。人们往往通过脸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其中眼睛是最能表达情绪的面部器官,特别是瞳孔大小的变化。身段表情也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例如,激动时手舞足蹈,得意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等。语调表情是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这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比如,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可表达当事人的沉痛心情。
情绪和情感活动产生时,除了出现表情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个人生理功能的改变。表5-1是一个人有强烈情绪体验时的生理反应与主观感受。
表5-1 情绪体验的身体反应
情绪发生时的生理变化,个体是无法控制的。测谎仪就是根据情绪状态下个人不能控制其生理变化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情绪变化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许多身心问题均与情绪的剧烈波动有关。
情绪具有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情绪状态则可以分为心境、**、应激三种类型。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良好的心境使人在待人接物中发生兴趣,恰当处理。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被激怒,遇到困难难以克服。
**是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都容易引起**。**的产生也与机体状态有关。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的例子。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有突如其来的危险或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采取决定的时刻,人容易出现应激状态。例如,人们在遇到巨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迅速地判断情况,在一瞬间做出决定,利用过去的经验,集中意志力,果断决策。紧急的情景惊动了整个有机体,它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心率、血压、肌紧度发生显著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狭窄会导致很难实现目的的行动,个体容易做出不适当的反应。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以导致机体功能衰竭,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三、情绪的识别与表达
情绪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人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处于各种各样的情境下,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情绪都会相应地出现变化,甚至同时会有好几种不同的情绪混杂在一起。要合理分辨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否符合规律,需要了解正常情绪和异常情绪的区分。
(一)正常情绪与异常情绪
对于情绪是否正常,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的看法。如有些人简单地把正性的情绪,如高兴、喜悦、满意等看作正常的情绪;而把负性的情绪,如紧张、痛苦、焦虑、抑郁等看作异常的情绪。实际上,判断一种情绪是否正常,不能简单地用“正性”或“负性”加以评价,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界定:
首先,诱因是否明确。任何情绪的发生,都有明确的原因。比如,因考试取得佳绩而高兴、因恋爱失败而痛苦、因人际冲突而郁闷、因学习压力而焦虑、因屡遭挫折而抑郁等。不管是“正性”的情绪还是“负性”的情绪,只要它有明确的原因,都是正常的。
其次,反应是否适度。任何刺激都会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进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行为变化。正常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强度与所受到的刺激相吻合。
最后,过程是否恰当。情绪从产生到消失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情况是:情绪从刺激开始,逐渐增强,到达顶峰后,又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直到完全消失。因此,人们常说:“时间是医治人类创伤的一服良药。”正常的情绪应该是从情绪产生到情绪消失,有一个合适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受到某个刺激后,情绪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不能减弱直至消失,就是异常情绪的表现。
正常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个体行为的适应,而且对个体维持学习、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也常被认为是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人的内心体验是丰富的、精彩的,才是健康的、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只有“正性”的,那么他的情绪也是非常苍白的、单调的,是不健康、不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只有“负性”的,那么他的情绪是病态的。
(二)情绪ABC理论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古代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染布。结果无论晴天雨天,老太太都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天晴了,她担心大儿子的伞没人买;下雨了,她担心小儿子染的布晒不干。有一天,她遇到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告诉她;“你应该一直高兴,因为天晴了,你的小儿子染的布可以晒干了;下雨了,你的大儿子的伞有人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其本质大多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关键取决于你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理性情绪疗法,又称情绪ABC理论。其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认知和评价),C指情绪和行为的后果。这一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情绪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遇到事件后,人们通常会出现非理性信念,其特征是:要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糟糕透顶,从而造成情绪困扰。此方法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人们改变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克服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