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真正开启了青年人独立生活的大门。所有的一切都蕴含着新意:新的自我,新的环境,新的发展任务……当然,蕴含其中的也有这个时期不同于以往的心理特点。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正处在从青年中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接近完成,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大学生而言,进入高校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成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一)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认知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一般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大学生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在其认知结构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认知能动性显著增强,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在感知觉发展上,大学生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精确性趋于完善,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认知的选择性、计划性明显增强,在获取外界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创造发明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注意发展上,大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充分发展,注意品质有所提高。大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要求和规律,有计划地选择自己的注意对象并加以调整,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达到学习与生活的兼顾。
在记忆发展上,大学生的记忆容量显著增加,处于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18~29岁);有意记忆、意义记忆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能够通过寻找记忆材料的内在规律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抽象逻辑记忆处于一生中的最佳时期。
在思维发展上,大学生的思维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从惯常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得到提高,能逐渐意识到问题不只有唯一绝对的答案,更倾向于从多个角度看待它,更加接受知识和价值观的相对论,承认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涌现出了不盲目服从权威、更加愿意通过自我进行研究和判断、思想活跃、爱好思辨、追求精神独立与自由的特点。
(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特点
大学生的情感呈现两极性特征。大学生情感的稳定性相较于中学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定波动性,表现出情绪变化大,心境变化快,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容易兴奋、激动、热情,也容易发怒、冲动等特征。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此外,大学生通常不太轻易直接表露自己的情绪或内心冲突等情感体验,而往往寻求更加内在的途径,如写作、网络等方式。
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容愈加深刻。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反映在大学生活中的,则是大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得到很大发展。
大学生情感的自控能力逐渐提高。随着意志品质的增强和社会成熟度的提高,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渐趋得体,常给人一种“分寸”感。他们对于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逐步增强,向成人水平靠拢。
(三)大学生的意志力特点
大学生意志行动的自觉性相较中学时期大大提高。他们对个人行动的目的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能使行动符合预定的目的,能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意志行动的果断性明显增加。他们在面临复杂矛盾或者问题时,当机立断、辨明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予以处置的能力有效提高。
大学生的自制力稳步发展。大学生意志行动的理性成分进一步增加,抵御外界刺激、干扰或**的能力明显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大学生意志行动的坚定性日趋增强。他们不仅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在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中也具备了较好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的个性成熟水平
大学阶段,个体自我意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一,自我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强烈的“成人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公民意识更加突出。在社会比较中,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提升,人生定位趋于合理,为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自我体验丰富而强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如热情、活泼、自信等,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个别差异,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和情境性。第三,自我意识呈现错综复杂的矛盾状态,在自尊与自卑、情感与理智、独立性与依赖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第四,自我探索能力显著增强,注意力开始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转向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的变化,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在自我完善、个人价值实现方面的愿望十分强烈。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未成熟。他们对人生与价值问题的思考逐步深入,并且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生概念和价值体系,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关心程度明显提高;对各种价值取向能够较为包容和中立;对人类本性及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开始用公平、尊严等尺度,以批评的态度审视现实;思考与见解容易偏激、易受影响,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处在性格塑造的关键期。一方面,大学生的性格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性格仍存在很大的可塑性,性格中的独立成分与自制成分明显增强。这与大学生教育的深入、自我意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联系。
大学生的品格心理结构趋于合理并日渐成熟。第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能力显著增强,对道德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比较自觉地选择适当的道德规范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第二,道德动机的理性成分明显增加。在大学生中不仅能够看到具有经验色彩的道德理想,还可以看到具有理论色彩的道德信念。第三,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日趋稳定。在道德认知与道德信念调控下,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向着深厚、稳定的方向发展,道德行为的主动性、坚持性也比中学时期有较大提高。第四,品德心理结构的协调发展居于主导地位。虽然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言行不一、情理矛盾等品德心理结构不协调的现象,但是在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影响下,在大学生自律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这种不协调能够逐渐朝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活的新变化
大学生活相较于中学时期的纯粹学习生活,有了不少新的变化。正是这些新的变化,给正在成长和转型中的大学生提出了诸多挑战,使他们面临适应大学生活的新问题。
(一)自身角色的变化
从家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进入大学之前,家庭角色在大部分学生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就近入学,绝大多数学生与家庭联系十分密切,走读的学生日日生活在家庭之中,非走读生也不过十天半月至数月就可回家一次。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在异地求学,与家庭的紧密联系逐渐被削弱,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成为其生活的主要部分。那个以往被父母、长辈保护着的“孩子”开始要学着自己处理与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从中心角色到普通角色的变化。我国大多数大学面向全国招生,许多新生入学之后会发现,班级中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自己俨然进入了一个多彩的大家庭。也许每个人在过去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跨入大学校门后,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比自己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多同学在中学时期的辉煌和优势不再显现,正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当初众星捧月的优越感已然无存,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平衡——人际交往不知所措、心理顿感落差等。
(二)学习方面的变化
学习方式从灌输式向自主式转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不再有单元测验、月考、会考,很多学科只学习一个学期之后,就和学生永远说再见了。也不会有老师天天催促学生别迟到、按时交作业、用心学习,他们来去匆匆,只在课堂上予以指导和讲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能够自行制订学习研究计划、规划学习目标、控制学习进度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内容从固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大学的学习不仅在学习教育的主导方式上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时期,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固定的书本知识,而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学科,学习更注重专业性,需要学生在大量观点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性、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习得专业技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甚至有所创新。
(三)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的生活依赖父母的照料,他们习惯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然而,大学生活开启之后,生活起居、学习休闲、理财规划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自己打理。
例如,在饮食方面,大学生需要适应学校所在地的口味;在起居方面,需要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寝室的集体习惯,树立起隐私概念与公共空间概念,既要给予他人个人空间,又要对集体的生活环境担负责任与义务;在理财规划方面,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自主权的大学生,还要做好财务规划,合理支配生活费,以免“朝不保夕”、举债度日。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志趣不同的大学生共同生活,彼此交融的同时也难免出现冲击、摩擦。在中学阶段,大家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交际圈,人际关系相对稳定和单纯。进入大学之后,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人际圈辐射到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老乡关系、恋爱关系、社会关系等,处理难度加大。由于涉世不深、阅历尚浅,或者青春期“闭锁性”心理特点的延续,部分学生会出现交往范围狭窄、沟通不畅、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体验到孤独、压抑等心理,建构、维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发展目标的变化
在中学阶段,由于高考的终极目标导向,多数学生的近期奋斗目标相对单一而明确,即考入理想的大学。而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有唯一的目标,家长和教师也不再为学生指点明确的方向,学习成绩也不再是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准绳,而综合素质的培养、良好人格的塑造成为发展的关键。大学生的发展目标朝着多元化、自由化方向转变。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以及自身情况确立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并据此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准备与积淀。
三、大学生常见的适应困扰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种种差异和变化,会给大学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若缺乏充分的准备,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困扰。
(一)生活适应问题
【案例】
“自从爸爸妈妈离开学校那刻起,我就经常哭。他们陪我安顿好之后没几天就离开了学校。我每个晚上都想他们,甚至想到流泪。”小洁是大一新生,来自北方的省会城市。进入大学以来,她一直茶饭不思,经常感到孤独、想家。同寝室的同学一开始都安慰她,但两个多月了,她还是老样子,嫌食堂没有可口的面食,吃不惯南方菜系;入秋之后学校没有暖气,冷得睡不好;寝室不能购置大功率的洗衣机,大件衣物没法洗;好朋友不在同一个城市,没有人懂得自己的想法……总之,方方面面都不顺,大学生活简直糟透了。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活适应问题,上述案例中的小洁遇到的困扰,也许很多学生都有感触,没有住校经历的学生尤其有同感。高中时期,很多学生没有关心过生活上的诸多事务,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包办的生活。很多父母甚至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首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活的自理自立,成了当代大学生成人的开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先经历“精神断奶”与思想独立,而是得先经历生活的独立。很多大学生几乎是在无奈、无助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学会独立生活的,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倒置,也带给家庭教育深深的省思。
(二)学习适应问题
【案例】
“学了一学期,考试下来,我挂了一半。”大一男生小杰显得十分沮丧,“我是文科生,本来理科就不好,进入这个文理兼招的专业,没想到还会碰到类似理科的科目。第一节课听不懂,第二节还是不懂,后面我就崩溃了,不想听了。其他的课程也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好玩,都是枯燥的知识,也找不到学习的感觉,平时也没有作业、测验,我都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学得好不好。期末考试快到了,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懂,一下子慌了神。结果就这样了。我想转专业,但是好像要考到前几名才有希望。”
专业不如意、学习缺乏动力和方法、对大学学习的理解过于理想化……这些在初入大学会遇到的常见的学习适应问题,都凑巧地集中发生在小杰身上了。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存在着:由于对大学专业的不了解或者不自主的专业选择,一些学生进入了一个自己不擅长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从而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目标,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大学教学方式的变化,使得有些大学生无法跟随教师教学的节奏,或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屡次受挫、丧失信心而导致的学习方面的“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大学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适应困扰。
(三)人际适应问题
【案例】
寝室长玲子最近特别苦恼,因为年长一些,刚进新寝室,她就被“拥戴”为寝室长,她与欢欢、小娟、果果三个女孩彼此也志趣相投,相处挺融洽。玲子不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长女,家务事熟门熟路;其他三个女孩都是家中娇生惯养的独生女,别说公共卫生,就是个人的铺床叠被都成了大难事。玲子觉得自己是寝室长,就得多帮助她们一些,于是就经常帮忙整理桌面、打扫卫生,但是久而久之,玲子发现,原本每个人都需要承担的卫生责任,现在变成了玲子一个人的任务。果果和小娟不再主动清理个人脚边的垃圾桶,非得玲子帮忙倒掉才行。有次玲子提出来大家需要按照值日表共同承担劳动任务,反而遭到了室友们的冷落。最近,这三个姑娘好像不太和自己说话,吃饭也不叫自己一起去了。
人类心理适应的重要内容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赖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和谐。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安全、舒适,从而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相反,冷漠、敌对的人际关系则使人不快,重则产生焦虑、强迫等症状,极大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为成长经历、地域差异的不同,大学生进入新的人际圈时都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特质,这种差异性既是人际交往的起点,也是摩擦和矛盾产生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