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背离仁义,自取灭亡(1 / 1)

【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仁就获得尊荣,不仁就招来耻辱。现在有人厌恶耻辱却又安于不仁,这就像厌恶潮湿却又安于居住在低洼的地方一样。如果真的厌恶耻辱,就不如崇尚道德、尊重士人,让贤人在位做官,让能人在职办事。国家太平无事,趁这时修明政教刑法,这样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诗经》上说:‘赶上天气没阴雨,取来桑皮拌上泥,窗洞门户细修葺。从今下边的人,有谁再敢把我欺?’孔子说:‘这篇诗的作者,真懂得道啊!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还敢来侵犯呢?’如果国家太平无事,趁这时寻欢作乐,怠惰傲慢,这就是自找灾祸。祸与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上说:‘永远顺应天命,自己求福才能多福。’《太甲》说:‘上天降下灾祸,还有办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别想再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孟子的大智慧】

孟子在此论述了仁政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执政者能够讲义气,做仁人,施仁政,那么国家就能获得长治久安。接着,他又从荣辱祸福这个角度出发,加以论述,指出“仁则荣,不仁则辱”,并进一步指出该如何施行仁政,即要“贵德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在国家还未出现祸乱前,就要未雨绸缪,“明其政刑”,使政治清明,法典完备。这些论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的这句话,等于是给当时的人甚至后人都敲起了警钟。它时刻在提醒着人们,待人处事一定要有一颗仁义之心。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仁”与“义”,原来是两个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禽兽;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始将“仁义”并称,以概括儒家的核心价值。他拜谒魏国梁惠王,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可以利吾国?”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义而已。”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跟人家讲“仁义”,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远见卓识。

孟子所处的时代,七国争雄,互相攻伐,战争连年,不是“中国内战”,而是“世界大战”。各国的发展主题,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但对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是赋税更重,死人更多。

因此,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对战争,说“春秋无义战”,说“不嗜杀人者能定天下”。他劝君王施行“仁义之政”: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然后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长。如果能这样,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仁者无敌,自然而然就令天下归服了。

孟子这种仁义治国的观点,在历史上有很多史实可以证明。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和前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前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二年(前155年),又把秦时17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而著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23岁。此外,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前十二年还废除了过关用传的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文帝时许多官吏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文景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

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会和国家都已经比较富庶。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由此可见,文景时期以仁治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确实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称这段统治时期为“文景之治”。

以仁治国,倡导仁义,能安民强国。反之,如果背离仁义,苛政治国,则无异于自取灭亡。

历史上同样有很多君王刚登基的时候,都勤修同政,想把同家治理得很好,可是慢慢的就会变了样。看那唐玄宗,刚开始时是何等奋发向上,可是到后来,为了爱妃杨玉环,把好好的一个国家弄得鸡犬不宁,才有“安史之乱”。在十六国时期,也有一个这样的君王,他就是石虎。

石虎是十六国时期赵国的第三代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恶名昭彰的暴君。他的生活奢侈程度超过了历代的君王。

石虎刚开始称帝后,首先加强农业生产。他先派官员带领百姓开展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使典农中郎将王典率众万余屯田于海滨,自幽州东至白狼,大兴屯田。石虎又采取各种方法屯集粮食。屯田外,石虎还注意屯粮,备赈灾荒,将收集到的粮食,依傍河岸建仓储存,减少百姓转运的劳烦。此外,还下令凡犯罪者可以以粮赎刑,并将这砦粮食储存起来,等到灾年,下令开仓赈民供种,提高农民的牛产积极性。此外,为确保生产,石虎还仿效历代皇帝,亲自在桑栏梓同耕籍田,对地方官吏不修田地农桑者予以贬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石虎还很注重整顿吏治,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使之成为统治的思想基础。石虎即位后,重新设置国子博士、助教,下诏命郑国立《五经》博士。又遣国子博士到洛阳写经,于秘书省校中经。命国子祭酒聂熊注《毂梁春秋》作为学校读本,借以推广儒家思想。他又下令吏部以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然后由中书省、门下省宣布名单,被宣布者方可任用为官。诏令同时规定:“铨衡不奉行者,御史弹坐以闻。”惩罚那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选官之官,保障九品官人法的严格执行。经过整顿,吏治有所好转,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局面有所改变。

但是石虎这个人生性残忍暴虐,用《晋书?石虎载记》的话说就是:“假豹姿于羊质,骋枭心于狼性。”他在发迹前,不仅用残酷的手段先后杀死两位妻子,即使是在军队中,如果遇到与他一样强健的战十,他会以打猎戏斗为由,借机将对手杀死,以图心头之快。战斗中,对俘获的俘虏,不分好坏,不分男女一律坑杀,很少有俘虏生还。他做了赵王以后,本性不改,更加穷奢极欲,劳民伤财。此外,他还大肆营建宫殿。石虎将都城迁到邺城后,又派人到洛阳将九龙、翁仲、铜驼、飞廉转运到邺城装点宫殿。在邺城,石虎又修建观台四十多所,又营建长安、洛阳的宫殿,两地服役的人有四十多万。为了征讨前燕,石虎又下令司、冀、青、徐、幽、并、雍兼已免除徭役之家每五丁取三、每四丁取二?为了征讨战争,石虎又命黄河以南、四州之内的人民准备南下进攻的装备,要求并、朔、秦、雍准备向西攻讨的物质。各州为石虎征战造兵器的就有五十万人,近一百万人口脱离农业在外为石虎服劳役、军役,只有不到十分之三的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而征调来的百姓,又没有生命保障。据记载,在征调做船夫的十七万人当中,就有三分之一遭杀害。除此之外,石虎又强令百姓五人出车一乘、牛两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为征战备物,如有违令不征者,以斩论处。在此严酷统治下,百姓只好卖子以充征调,沉重的劳役、征调负担,造成石赵国道路上“死者相望”的凄凉景象。

石虎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政苛刑酷,心如蛇蝎。他的残暴统治最终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在各地人民起义的烽火中,这个暴君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石虎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同时又采取 一些措施巩固政权,如粮食储备政策、九品选官制,对吏治的整顿等一系列措施又缓和了冲突,使其能在北方战乱的局面下维持一段时期的统治。这也正如孟子所说的“自作孽,不可活”,这一切都是取决自己怎么去做的。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古代的圣人,很注重仁义,他用仁义去教育人影响人,指导人们如何处事如何做人,人人做到这一点,就成了一个理想和谐的社会,这是古人的愿望,也是圣人的企盼,我们普通的人常把仁义二字连在一起,认为那是一个做人的最高境界

所谓仁者,即是爱人,关爱别人,圣人还强调爱别人超过爱自己,实际上能够做到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就行了,仁者就是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别人,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用自己的智慧解救别人,用自己的衣食温饱别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仁。这样的人,到到那里会拍那个键呢

所谓义,顾名思意就是义气的意思,义气也和情连带在一起,也互为因果,所谓的情义就是有情有义。

,所谓仁还包涵着慈悲、大度和宽容,同情理解宽容别人也是仁的表现,所谓义,顾名思意就是义气的意思,义气也和情连带在一起,也互为因果,所谓的情义就是有情有义,人们常说,你有情,我也有义,情是义的基础,义是情的反映,也是对情的报答,二者连动起来则互为情义,有人恩情于自己,自己要报答,也是一种义的表现,别人有情于自己不报答,忘却,甚至以怨报德则为不义,也叫无情无义,表现最突出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世界上恩情最大的莫过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