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想取得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要想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八面玲珑的口才更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也能把人说笑,交际场中,你不仅要注意交谈的气氛,也要走进对方的内心。
女人要善于打开话匣子
一个女人要想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女人,首先就必须锻炼自己聊天的能力。人际交往中,如果女人不善于聊天,那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找到恰当的聊天话题是打破这一尴尬局面最好的前提。
许多女性只因为她们不知道如何开始谈话而受到阻碍,尤其是跟陌生人谈话,更是困难重重。其实她们都拥有丰富的趣味龙头,只要知道如何去打开即可。
假如你在码头上碰见一个熟人,大家一起上船,一时没有话说,这时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从当前的事物,即双方都同时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事物中,找出几件来谈。
在码头上,在船上,耳目所及,正有成百上千的事物,如果你稍为留意,不难找出一些对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也许是码头上面的巨幅的广告,也许是同船的外国游客,也许是海上驶过的豪华游艇,也许是天空飞过的新型客机……甚至在对方身上,都可以找到谈话的题材。如果他打的领带很漂亮,你可以问他在什么地方买的;如果他身上穿着“金利来”衬衫,你可以问他这种衬衫究竟好不好,和广告上宣传的是否相符;如果他手上拿着一份晚报,看到晚报上的头条新闻,你可以问他对当前时局的看法,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话题。。
如果你到了一个朋友家里,在客厅里看到孩子的照片,你就可以和他谈谈孩子;如果他买了一架新的钢琴,你就可以和他谈谈钢琴;如果他的窗台上摆着一个盆景,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盆景;如果他正患着牙痛,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牙和牙医,让他感觉你在关怀他的健康,这往往是亲切交谈的最佳话题。
凡是这一类眼前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只要其中有一样碰巧对方很感兴趣,那么,谈话就可以得到发展的机会了。
那么,当我们的聊天中断的时候,我们怎样寻找新的话题呢?在这种时候,不要心急,也不要勉强去找,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反而什么也想不出来了。
我们的脑子总是在活动着的。你没有要它想,它还是不停地想,由东想到西,或者由天想到地……这种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自由联想”。
譬如说,当我们看到书桌上摆着一盏灯,我们的脑子就会从“电灯”出发,很快地联想到许多别的东西。我们可能“电灯”联想到“发明”,从“发明”联想到“电影”,然后是“演员”、“历史”等。
这一切想象和联想,都是在瞬间发生的,也许只是半分钟内的事。
我们看见一个电灯,就联想到它是爱迪生发明的,又由爱迪生想到我们看过的电影《爱迪生传》,又由《爱迪生传》想到科学影片,又由影片说到电影明星……在刹那之间,已经有了不少交谈的题材,让我们选择。
当然,话题有时引不起对方的兴趣,但是只要我们不心急、不紧张,让我们的头脑在静默中自由地去联想,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可能想到别的话题。
但是,生活中有许多女性由于害羞或心里有顾虑而畏首畏尾,不敢开口说话,以至于很难通过交谈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给他人。这里,我们专门讲几种开口的方法和技巧:
1.以礼开口
作为现代女性,我们必须与他人建立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互敬互爱,共同为社会发展尽力。这一切的存在,都依赖于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诚恳的态度和端庄的举止。
一个人的态度和举止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一个女人举止粗野、蓬头垢面,即使学问满腹,也会使人“敬而远之”;相反,如果一个女人态度诚恳、举止文雅,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落落大方,那么人们就乐意与之相处。可见,只有在高明的说话技巧和高雅的行为举止相得益彰时,才能使彼此达到理想的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求别人守秩序、有礼貌,对自己却不能严格要求,这是十分不利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互为服务的群体组织,我们怎样对待他人,他人也会怎样回报我们。因此,我们处处以礼待人,这样,我们在交谈中也就容易开口了。
2.用眼开口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还是人们心灵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通过眼神,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动态;借着眼波,我们可以交换彼此的感觉与意识,可以传送感情。
俗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言语无法取代眼睛的作用。因为有时言语无法完全表达清楚我们的心思与用意,这就需要借彼此的眼波交流来达到心灵间的沟通。
如果我们要拒绝他人或者责备他人,或是不便于用言语来表达某种思想,不妨试试使用这种以眼代言的方法,也许能够达到较理想的目的和效果。
通常,人们多半只注重说话的技巧,却常常忽略了面部的表情,尤其是把握不了视线的高度,以至于发生一些有失礼仪的事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的一切言谈,不论是询问、请求,还是劝诫、说服,都可以从眼神及表情上表露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视线应该是随着说话的语气而高低有异。比如,若是有求他人或是答谢他人之恩时,我们的视线应由下往上注视。因为当我们以一种企望的眼神向对方求助、感谢时,也就自然抬高了对方的地位,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同情与回敬。
有时,我们会见到另一种情况:当下属犯了某种错误,上司会目光如炬,眼睛炯然有神地盯着下属,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有分量的话来责备部下。由此可见,凝视对方的眼睛,可以使对方难以开口,而使自己更能大大方方地把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出来。这足以证明,眼睛的充分利用,对增添人说话的信心有很大的作用。
3.委婉开口
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某位女士看到一个熟悉的女士穿了一件紧身的新装,与她的胖身材很不相称,就马上对她说:“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桶包上了艳丽的布,因为你太胖了。”
另一位女士听了,生气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没有理过她。
其实这位说话的女士就是典型的说话直言直语且尖酸刻薄。她的心地并不坏,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她说话太直截了当,不加修饰,不委婉,很伤人,于是直接影响了她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直言直语、尖酸刻薄是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利刃,而不是披荆斩棘的“开山刀”。为了你的交际生活不至于四面树敌,你最好还是少直言指责他人处事的不当,或去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和他过不去,况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中揪出来,他当然会不高兴了!因此,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迂回地讲,点到为止地讲,他如果不听,那是他的事!
大千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情、独特的兴趣和不同的生活态度,在相互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如果我们能在不否定他人见解的前提下,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就会达到交际上的成功。所以,委婉开口是一个很有用的说话方式。
当对方表达了他的观点而我们无法苟同时,我们不妨先肯定和赞许他的观点,然后以谦虚的口气说一下自己的进一步建议,这样就很容易为对方所理解和接受。对我们来说,这样做不但表现了自己的风度,又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何乐而不为呢?
口才悟语
真实、自然、直爽、毫不修饰……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是美的,但要根据场合摆出不同的姿态,选择恰当的词汇,使用准备的语言。与人交谈,不能只顾自己侃侃而谈,不能一味地直爽而损害了对方的感情。
美化你的声音,先声夺人
聊天说笑的优点是让一般心智水平的人也能乐在其中。
想成为良好的交谈者,就得做到不自私,同时不断学习。而这需要不断自我教育,随时随地关心别人。也就是说,先把自己搁在一边,想想别人的处境,同时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不故步自封或自我陶醉。
良好的词汇能使你的谈话活泼生动,不过这都得靠声音传送。遣词与声音决定了女人的沟通能力,以及公众对女人的看法,这种影响不论是公事或与朋友交往都无时不在。
小张的妻子脾气很暴躁。
一天,因为家里的猫把碗打碎了,他妻子便开始大声骂起来。她的声音实在是很高,而且极有穿透力,连整栋居民楼的人都听见了。如此刺耳的声音,感觉就像尖锐的铁器划在了锅底上。
小张连忙把书和椅子搬到阳台上,大声地朗读起诗歌来。他的儿子带着取经一般虔诚的神情问他的父亲:“爸爸,这个方法管用吗?根据我的经验,她的声音只会比你的更高!”
“对,不会管用,这个我也知道,但是至少可以让这里的邻居不别猜疑是不是我拿着刀在割她的脖子!”
首先,这里所说的“先声可以夺人”,并不是让你用小张妻子那样的声音去“激**人心”,要告诉你的是:借助优美、悦耳的声音,你能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女人。
很多人完全不晓得自己的声音听来怎样,当有机会听到自己的录音时,通常会大吃一惊:“这是谁的声音?我的声音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平常所听到的只是自己说话声的回响,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也和录音带里的声音不同。
有时说话声音难听,恐怕自己也很难察觉到,由于家人和朋友都已习惯你的声音,所以并不在意,也不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
懂得如何美化声音是宝贵的资产,因为难听的声音可能阻碍事业发展,也必然影响人际关系。
既然改造声音是自我改进中较容易的一种,而且到处都有帮手和辅助器材,何不马上采取行动呢?
首先,找一台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例如朗诵、谈天,或和人通电话,而且时间要长。这些录音带就像镜子一样,清楚呈现你的声音。或者随身带着录音机,连续录几个小时,到后来你就几乎忘了录音机的存在,声音也就更自然。
录完后安静坐下,自己先听过每卷录音带,然后要求家人或好朋友花几分钟听听看,请他们坦白告诉你听后感。
如果多数人认为你的声音有待改进,则请找专家帮忙。指导发音的教师会告诉你如何正确呼吸以强化你的声音,教你做简单的练习以改善发音、语调、声音品质,以及调整速度。等你能掌控自己的声音,使它有最完美的表现后,你会成为更自信、更具说服力的演说者,令你的声音时时展现出类拔萃的“精彩表演”。
在工作与生活中,大家都喜欢平易近人的人。那么,我们女人如何才能让我们自己成为别人心中平易近人的女人呢?
1.声音大小要适中
“大嗓门”虽然易于传播,但却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在逼着别人和你拉开距离吗?“蚊子声”听着太吃力,别人渐渐就会失去耐心,很难达到和人沟通的目的,又谈什么建立人际关系呢?所以适中的声音才是我们的目标。
2.声音快慢要适宜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你急于表达,听的人无法立即消化你的话,不仅听得疲倦,而且有可能不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
说话慢的人容易让人跟着着急,最终会导致他自己的思绪驰骋,即使你讲得再好也失去了意义。
3.音调变化有度
请看一个例子:“昨天我们看了大瀑布,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我们高兴得又叫又跳!那景色真是美啊!”
先试着用同一个语调读这句话,然后换用有表情的语调读,最后比一比效果,你就会明白这一点有多么重要。
4.口齿清楚,发音准确
和人打交道,清楚的表达很重要。试想一下,别人让你买根葱,你偏偏抱回一个钟;别人要买杯子,你却给床被子,结果会怎样?所以我们的语言需要标准,需要规范,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声音,但是你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让其优美。想想那些影视歌星们,她们充满个性和魅力的声音,也是她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人类对于语言的语气、用词和句型最容易模仿,一个地域的人群,其语言习惯往往相同。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礼貌的、互相尊重的语言环境中。
口才悟语
作为现代女性,请求别人时礼貌些,告诫别人时婉转些,对人说话时温和些,与人交谈时小声些。这样,既为别人也为自己的形象,更为我们的社交处世,营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人成功,蹩脚的谈吐则令人障碍重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总是多种多样,有口若悬河的,有唇枪舌剑的,有谈吐隽永的,有期期艾艾、不知所云的,有语言干瘪、意兴阑珊的,等等。人们的口才能力有大小之分,说话的效果也是天差地远的。因此,要想在说话上成为高手,达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境界,就必须要把握其中的奥秘。
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人去抓他。
他的妻子为了把这件事争辩过来,赶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意思是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情求饶。因为,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地位。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接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
上例中,许允提拔同乡,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它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看来,许允的妻子确实掌握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语言艺术。
说话是要有对象的,对牛弹琴,说得再精彩也是没用的。女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一点一滴地了解对方、熟悉对方,才能够尽其所能地施展自己的语言魅力。这对于所熟悉的人是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女人应该做到:边看边说,察言观色,巧妙应答。具体方法如下:
1.看面部表情
通常,一个人心理的每一项活动都表现在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有时人口头表示赞同,但他的眉头却不知不觉地紧皱了起来,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紧闭,而且嘴角向下撇。这些表情恰恰是内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口头上的赞同其实是言不由衷的。
2.看身体表情
几乎每一种体态、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表现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例如,一个谈话者常常摊开双手,这表明此人是真诚坦率的,对人毫无提防之心。而如果谈话的人双脚开立,双臂交叉在胸前,这就表明此人怀有某种敌意,他在自我防卫;而当他不仅双臂交叉,而且双拳紧握时,那就是说他不只是在自卫,而是要进攻了。
3.看语言表情
与人交谈时,我们不但要听他说什么,而且还要听他怎么说。这就要从对方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腔调等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因为说话声音的种种变化不但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够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与心境。
例如:急性子的人说话节奏快,声音响亮;慢性子的人说话节奏缓慢,声音低沉;忧伤时的人语速慢,声音低,节奏平缓;而兴奋时的人则语速快,声音高,节奏强烈等等。
看人说话主要是注意捕捉他的面部表情。从面部表情变化中,我们可随时猜度对方的心理状态,透视对方的心理需要,然后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与方式,并透过巧妙机智的言语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现实生活中,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志趣或者没有猜准对方心意而无意中引起对方反感,甚至伤害对方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对一个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你却慢条斯理,沿着羊肠小道跟他“绕圈”,只会让他不耐烦甚至躁动发火;对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你也采用优柔寡断的态度与他交涉,常常会因为表达含糊,词义暧昧而使交易告吹。
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呆板而不懂幽默的人,你最好不要对他开玩笑。假如你偏用幽默的言语跟他讲话,他可能会骂道:“这个家伙,尽跟我说些无聊的话!”对一些爱露锋芒的人,你若任他肆意妄为,你们的交往可能会由于你们之间产生相互警惕乃至嫉妒而遭失败。
一些假正经的人,他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往往相反,你若真跟他“正经”,那你可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如果对一个生性懦弱的人采取强硬的态度,当然会遭到对方的反感。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把握住对方的性格,必然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所以你务必留意。错估对方的性格特征,会使交往受到阻碍。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采取与对方性格特征相反的态度。不过,这也只是个基本点,要参考着用。
所以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你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的差异
性别不同,对其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应该区别开来。比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2.年龄的差异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年轻人,应采用鼓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厉害,供他们甚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3.地域的差异
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4.职业的差异
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密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性格的差异
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6.文化程度的差异
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7.兴趣爱好的差异
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由此人手,就会为下一步的劝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口才悟语
中国有句谚语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为生活中的人是各种各样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语言习惯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
有些话不能直说
生活中,并不是每句话都必须直说的,委婉的语言,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手段。女人若是善于以暗示代替直言,同样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话不能直言,我们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要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环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战术,将其套牢。
一辆电车上人很多,而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女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她连喊两次,却无人响应。
女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这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您得先过去。”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向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伙子面有冷色。女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子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她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伙子听到小孩道谢,连声说:“不客气,不客气。”
试想,如果女售票员在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声谢谢”,后果会如何呢?
生活中,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先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吃亏,甚至引起对方的不快而引发争吵。不要以为绕弯子、兜圈子浪费时间,很多时候,最短的路未必就是最好的路。
在一次新闻界的餐会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应大家的要求站起来说话。
他说:“大家都知道,我不是擅长言辞的人。小时候我曾经去拜访过一个农夫,我问这个农夫:‘你的母牛是不是纯种的?’他说不知道。我又问:‘这头牛每个星期可以挤出多少牛奶呢?’他也说不知道。最后,他被问烦了,就说:‘你问的我都不知道,反正这头牛很老实,只要有奶,它都会给你。’”
艾森豪威尔笑了笑,对所有在场的新闻界人士说:“我也像那头牛一样老实,反正有新闻,一定都会给大家。”
这几句话让大家哄堂大笑。
这就是暗示的妙处。因为他就是兜着圈子告诉大家,你们没事别紧追着我问,反正我有新闻一定会给你们的。
暗示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女人应该善于以暗示代替直言。暗示的方法有:
1.以故事暗示
一次,一位领导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并决定由曾在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到机关做传达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同志认为这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领导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
某电影导演,为拍一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新衣,对镜子左照右照,总感到自己两颗“犬牙”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当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时,导演见到他,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了,影片已经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同志懂得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珍贵的。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2.以笑话暗示
一次,几位老同志反映机关宿舍晚上不安静,楼上的小青年举止不注意,老同志在楼下睡不好。这属于两代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拿到会上讲,就会使老同志和青年人之间产生鸿沟。
党委书记和小青年闲谈时,讲了一则笑话进行暗示:
有个老头晚上很难入睡,恰好楼上住了一个经常上晚班的小伙子。小伙子每天下班回家,双脚一甩,鞋子“噔噔”两下,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将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老头惊醒。老头提了意见,当晚小青年下班回来,又照例先甩下第一只鞋,尔后猛然想起老头的意见,就轻轻脱下第二只鞋。第二天一早,老头埋怨小伙说:“你一次将两只鞋甩下,我还可以重新入睡;你留下一只不甩,害得我等你等了一夜。”
笑话说完,青年人悟出了笑话是有所指的。
3.岔题暗示
请看一段对白:
甲:老何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
乙:昨晚播了《红楼梦》第一集,你看了吗?
甲:没有。你知道吗?向市里上报的材料,尽说好话,把老何捧上了天。
乙:唉,你不看真可惜,看了就能知道跟电影相比,到底哪个拍得好。
不难看出,乙一再岔题,是为了向甲做出暗示:他不愿意背后随便议论别人。如果甲知趣的话,说话至此,也该停止对老何的飞短流长了。
4.诙谐暗示
诙谐暗示就是以幽默的语言或随意说笑的方式,向被暗示者传递信息。
南唐时,税收繁重,民不聊生。时逢京师大旱,烈祖询问群臣:“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大臣申渐高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进谏,便诙谐地答道:“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天性比较豁达,听罢大笑,决定减轻税收。申渐高借助一句笑话来暗示,竟然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生活中不少人是“直肠子”、“一根筋”,为人处世“不撞南墙不回头”,10头牛也拉不回来。这样的人最该学会绕弯子,神经多长些末梢,否则就得作好吃亏、碰钉子的心理准备。
口才悟语
暗示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暗示者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含蓄、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使其不自觉地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甚至达到改变其行动的目的。
把对方放在第一位
1.时刻重视说话的礼貌
尊重对方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容易使彼此的关系陷入僵局。所以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礼貌。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有一次代表公司与另一家公司洽谈合作业务,但他却在约定的时间过了以后才姗姗来迟,一见面就一本正经地向对方说:“我忙得不得了,我们长话短说,一会儿我还有事。”
事实上,这句话说得大错特错,因为这是公司与公司洽谈业务,不是个人往来,是一种商业上的正式公关活动,不管公司规模大小,也不管知名度高低,就其地位来说,都是平等的。这位企业家的言行举止,无疑是在向对方暗示:“我是大企业的老板、大忙人,自然地位也高于你,我能来已经是给你面子了。”他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毫无保留地表现在言语上,不但语气令人听了不舒服,用词也不当。
像那些“不得了”“只能”“很少”“一点儿”等等“自大型”的形容词,全都是为了炫耀自己,贬低别人,以至于犯了人际往来的大忌。因此,此话一出口,对方公司代表人心里自然不是滋味。结果是人家送上门来的一笔几十万元的生意,就此告吹。
俗话说:“骄傲是失败的种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人的尊重和说话的礼貌,是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都不能掉以轻心的。
不仅在生意场上应该相互尊重,生活中,朋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不能忽视互相尊重的问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妻子娜佳喊道:“喂,你也来喝一杯!”
妻子娜佳听了此话,感到受了羞辱,一时又未想到化解的方法和语言,于是就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便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走出了会场。
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时年22岁的娜佳已经躺在血泊中了,手里握着一支“松牌”手枪。
一句话,断送了一条正值青春韶华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
斯大林的话如果是在家里说,是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这样说就显得不够庄重和得体,甚至可以说太随便了一点。偏偏娜佳是一位个性极强且年轻气盛的女人,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附属物。
从娜佳方面看,固然是心眼太小;从斯大林方面说,并非没有过错,他的过错在于不尊重年轻的妻子,以至于造成了不好收场的结果。
如果斯大林仅仅改为说一句:“娜佳,请你也来喝一杯吧!”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吗?“尊重别人”看起来简单,如果做到可能给人减少许多的麻烦!
2.不要告诉人家你更聪明
英国l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在纽约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
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犯了这个错误后,你不要为了“坚持真理”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总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
3.不要喋喋不休、滔滔不绝
许多朋友在与人交谈中,总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终一人独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故事。其实这样不好。因为事实上,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是刚好相反。
有个名人说过,漫无边际的喋喋不休无疑是在打自己付费的长途电话。这样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反而令人生厌。
池蛙长鸣,不为人注意,而雄鸡则一鸣惊人。这就说明,过多地“说单口相声”不能交流思想,不能增进感情。在人际沟通中,若能适时“制造别人讲话的机会”则必定更受欢迎。交谈时应谈论共同的话题,长话短说,让每个人都充分发表意见,留心别人的反应,这样才能融洽气氛。所以,正如亚历山大·汤姆所说:“我们的谈话就像一次宴请,不能吃得很饱才离席。”
小张怀着一颗兴奋的心,与同事们一起组团到外地做业务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飞机或小巴士,总是听到其公司的王副经理不断地高谈阔论,吱吱喳喳地讲个不停。许多团员私底下都相视而笑,无奈地摇头说:“这次碰上王副经理,完了,真够惨!”到了北京,拜会有关单位时,轮到王副经理做简报,只见他站在大众面前却脸红脖子粗,结结巴巴,讲不出像样的业务简报,给公司丢尽了脸。
语言学家拉克夫曾指出简单的三原则,使人们的说话更文雅——不要咄咄逼人;让别人也有说话机会;让人觉得友善。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强调少说话的名言。如“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多必失”“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危莫危于多言”等等。话多的人,常求发言而后快,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招怨”。其实,话讲得最多者,多半是讲自己的私事,或东家长西家短,别人未必感兴趣。
小张也曾与一名公关公司女性总经理洽谈业务。
这个女总经理长得蛮漂亮,业务亦是做得响当当的,经常是海峡两岸跑,可是当她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小张也是业务口才高手,但想插几句话,却始终苦无机会。
这位女总经理兴致高昂地叙述她两岸的公关事业是如何蓬勃,小张则两手在餐桌上玩弄着吸管,心中觉得十分无趣。三十分钟后,小张终于鼓起勇气对这个女总经理说:“对不起,待会儿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4.说话要注意场合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则尤多。
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作了深情的感谢。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起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当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
话犹未尽,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做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引出几点发人深思的教训来:
一是那位退休老教师的教训:不该做无谓的比照。比照是谈话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用得好,可以使谈话产生某种积极的效果。在这个故事里,比照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然而会引起不愉快的话题。在退休欢送会这样的场合,人家所说的往往都是一些富有情感而又不失其真的十分得体的人情话和好话。对于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好话,听话者要善于倾听,善于应答,大可不必拿别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的短处,从而引起自己的不快。
二是那位青年教师的教训:不要在别人失意之火燃烧时加油。一位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前辈即将退休时,虽然可能因为老先生平时在某些方面不善为人处事而与自己伤了和气,然而在欢送会这种场合,我们却不能趁着别人一时失言便抓住不放,图一时之快而说出那些不合人情的刻薄话,在这种场合,无论如何,还是要在“欢”字上多考虑一些,“欢送欢送”,“欢”而“送”之,要尽可能多留一点美好给人家。
三是那位领导人教训:应注意避开敏感话题。领导者领导能力固然表现在原则性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的尴尬局面时,他没有直接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的青年教师,而是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的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的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具体的应变能力和语言技巧上来看,却又显得很不够灵活与智慧。照理说,在这种场合,他应竭力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环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的气氛由暂时的不欢而重新转向欢快,并顺势掀起新的**,而不是如他所做的那样,在敏感的话题上唠叨不休。一个领导者,能否机敏地避开某些不宜多说的话题,也是对他的领导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检验。
三个方面的教训合为一点,就是: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的一种拙劣表现。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生活,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口才悟语
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想产生好的语言效果,就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照顾对方的自尊,注意对方的情绪,给对方一个好心情。
在社交中做个聪明的“傻女人”
1.聪明的女人男人怕
俗话说:“聪明的女孩人人爱!”但事实证明太聪明的女人并不可爱。聪明的女人,洞察一切,总是能一下子击中要害,让人无所遁形。聪明的女人,太有威胁性,没有安全感,所以许多男人最怕聪明女人。
虽然有的女人长得相貌出众,但是太聪明尖利,说话方式太冲,别人也会受不了;有的女人在表述一个观点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时,总是口若悬河、直抒胸臆,也不管别人受不受得了。有时只不过因为别人和自己对某事的看法不太一致,或者在谈话间谁犯了知识性的错误或是逻辑错误,也会被她毫不留情地指出。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在别人谈兴正浓时,突然被她捉出一个硬伤,大煞风景不算,还弄得很没面子,这样的女人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再漂亮的脸蛋,看多了也就这么回事,而太过凌厉的个性,只能让人敬而远之。
其实,有很多时候,不必这么聪明的。又不是商务谈判,更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何必咄咄逼人呢。肚子里有再多的墨水,也不必成天卖弄,藏在心里,有麝自然香。搞不清毕加索是什么国家的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必非让人家下不了台呢。
有些学历高,又聪明漂亮的女孩子,嫁人本应没有任何问题,但高智商的她们,往往又一眼识破了男人们的甜言蜜语,看穿了男人们的拙劣把戏,自然恋爱也谈不起来。
2.要比男人“笨”一点
最受欢迎的大概就是“傻傻”的小美人了。她们总是比男人“笨”一点点。能理解男人在说什么,却表现得永远不会比他懂得更多,看得更远。记住,太聪明的女人不可爱。收起锋芒,做个会装傻的聪明女人吧。
聪明的女人懂得什么时候该聪明,什么时候该装傻。可是,应该怎样做呢?聪明的女人要在生活中适时地运用“装傻”手段,去趋利避害。
聪明的女人为人处事,就要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与辨别能力。只有当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看人看事的时候,你才能从全局上把握时机,从发展中寻找突破口。
当你能将事理的前因后果分析透彻,并能果断地做出决定时,聪明的女人,你可以用“装傻”手段,给己给人带来解决问题的相当完美的方案,同时给自己与别人的生活添加美妙的作料!
口才悟语
女人“装傻”是一种有一定深度和很大技巧性的艺术。它不是要女人时时都在“作假”,如果这样,这个女人反而成了一个比傻子还“傻”的女人了。它是为某种需要,而做出适时的“装傻”之举。
烧香看菩萨,说话看对象
多说话,别人未必当你是能干;少说话,别人也未必当你是呆子。关键是看准菩萨烧好香,看准对象说好话。
1.找对对象说对话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
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孔子答应了,就让他过去讲和。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失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2.挑对时间说对话
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同样一句话,你对甲说,甲肯全神贯注地听,你对乙说,乙却顾左右而言他。这个时候对甲说,甲乐于接受,那个时候对甲说,甲觉得不耐烦。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同一个人的不同心情,都是你开口说话之前必须考虑的。
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小故事:
赵高要陷害李斯,对李斯说秦二世的行为不对,劝李斯进谏,并约定秦二世空闲时候,代为通知李斯。
有一天,李斯应约进宫,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心中很不高兴,而李斯却茫然无所知,正言进谏,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一下。
等李斯一退出,二世便开始发牢骚,说丞相瞧不起他,什么时候不好说,偏在这个时候来哕嗦!李斯的杀身之祸也就随即而来。
找对方说话或汇报,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最适宜。如果时候不对,还是不说话的好。对方正在紧张工作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焦急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盛怒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玩耍的时候,也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悲伤的时候,更不要去说话。只要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你去说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那样,不但说话的目的达不到,反而遭冷遇,受排斥也是意料中的事。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要诉苦,应找同情形的人去诉说,同病自会相怜,不但能得到精神安慰,也可以稍稍理顺胸中不平之气。
说话的成功与失败,诚然与你的说话技巧有关,而是否做事顺利,也与你说话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口才悟语
和失意的人谈你得意的事,你就是不知趣,相当于挖苦、讥讽他,你们的关系只会更坏,不会变好的。和得意的人谈你失意的事,他至多与你作表面的应付,决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以为你是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你无法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