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切皆在内心的修炼(1)(1 / 1)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要想获得幸福,就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使你堕落甚至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七情六欲不可避免,所以我们难免不被嗔、痴、贪等思想所冲击和**,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是否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并在戒中生定,在定中生慧。

了解自己,不迷失自我

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他人难,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是能对自己正确评价的人,一个真正能认识自己的人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人,一个能超越自我的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肯定能走完一条比较完美的人生之路。

1.融入集体,不失个性

要想处世成功,就应该要善于定位自己,善于融入群体,但又不失个性,不迷失自己。看一个寓言故事:

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

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笑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被鼓胀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人在某种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积极融入群体的人,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个性,以投合别人。还有一种人是对自己不了解,盲目随大流,结果丢失了自我。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

这种人不会迷失自己,不会无自我地被别人推着走。他知道他如果继续攀登,生命是很危险的。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不会迷失自我。

2.了解自己,发展个性

有些人不了解自己,他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与环境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赢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淡淡的感悟: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越适合本身的情况,我们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他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他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我们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就我们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姿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维持适当的关系,如此处世既能与人友好相处又不迷失自己,真是恰到好处。

智者永远保持谦卑的心态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1.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对方高明

不让对方的光环遮住自己,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虚荣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古人由于总结优秀者不幸结局的事例而不主张做过于优秀的人。实际上人的本能是要做优秀者的,所以“大智若愚”成了处世的经验。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告诫那些向他求教处世技巧的人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则告诉他的门徒一个圆滑处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的人为了一点虚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人为了一点小面子,不惜捋起袖子拼老命。反过来,如果你满足了别人的虚荣心,让他觉得有面子,就是对他最好的赞美,他一定会对心存好感,并回报于你。

2.没有人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高明

李先生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有人缘的骨干,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说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许多记不清名字的人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得不得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有意无意地跟他疏远。

李先生不明白那些同事为什么冷落自己,他并没有得罪他们呀!后来,经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他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夸耀自己的成就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李先生与同事闲聊的时候,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这一来,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无论上司、同事还是下属,无不乐意与他交往。当他从科长升副局长时,没有一个人说闲话。

“良贾深藏宝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这句古话的意思是: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所以对于需要展示自己时,一定要露一手,让别人记住你,对你刮目相看,但是必要时“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将自己的优势让人一览无余,这才是恰到好处的处世策略。

3.不要试图证明自己高明

你高明不高明,不能故意做给别人看,实际上人们心明眼亮,会看出谁高明,你不在意自己的高明而见人就“孔雀开屏”似的显摆自己,到最后,你的羽毛会被人扯光。所以,在与人交往时,假如你确实比对方高明,别人是看得到的,但你不必试图证明你的高明。

比方说,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或者做了一件你认为错误的事,这时,你告诉他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无形中将对方摆在学生的地位,而自居为老师。除非你真的是他的老师,否则他必然不服气。即使你真的是他的老师,他同样会在心里存有异议。

淡淡的感悟:

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无论是在言语还是在行为方面向人暴露自己的优越心理,都是令人反感的,所以智者会尽量保持甘居人下的谦逊姿态,结果他们反而受到大家的景仰,被人们举得高高的。

爬的越高甩的越狠

在日常生活中与朋友交往,尤其是和一些地位与处境不如你的人交往,你内心是否会滋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如果有,你应该及时根除人际交往中的这种有害病症。

1.不做轻狂傲慢的人

轻狂傲慢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愿放下架子,自高自大,不愿和人主动亲近,对人冷淡、清高。习惯性地在人们面前卖弄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时刻对他人居高临下。然而,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往往是谦虚平等,自信而不轻狂的人。

“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谦虚平等、深受人们拥戴和欢迎的人。

有一次,罗斯福和一些猎人去打猎,当他看见了一群野鸡,便毫不犹豫地追着去打。其中一个叫麦利的朋友就大声喊着,让他别打了。罗斯福对这一劝告毫不理会,继续干他的事。可当他聚精会神盯着野鸡的时候,一只狮子从林子里跑出,这时候,罗斯福想拿出他的手枪,但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麦利大声责骂罗斯福是个大傻瓜,并以命令的口吻嚷嚷道:“我每次叫你不要打的时候,你就要站着不动,懂吗?”罗斯福坦然地听着麦利的责骂,因为他心里明白,麦利是个行家,说的是完全正确的。从此以后,他多次跟麦利外出打猎,虚心听从他的指挥和教导,服从猎人的命令,因为他知道麦利在打猎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自己的帮助是真诚的。

这就是罗斯福总统为人的智慧,即在打猎时他会去请教一个猎人,而不以政治家自居。正如他有政治问题的时候,会去请教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猎人一样。

2.谦虚获取他人尊重

信息时代,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获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这时,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忠告则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最好方法。同时,谦虚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可以换来他人对你的敬爱。

某单位小刘,工作认真、踏实,技术全面,成绩不错。几个年轻人很嫉妒他,可小刘在他们几个人面前不夸耀自己的技术和才华,也不计较他们的嫉妒。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向他们几个求教、学习。这样,天长日久,对方被他的胸怀和虔诚感动了,没有理由拒绝他的请求。以后他们彼此尊重,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当然,谦虚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求得真理、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为你的人生提供借鉴。即使你找到某些赞同你的人,获得你所需要的肯定,满足了你的虚荣心,你也无法与真理接近。所以,我们要培养一种对于别人的意见无成见的态度和胸怀。

自信而不轻狂的品质就是谦虚平等,富于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往往受人欢迎与尊重;反之,狂妄傲慢,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对人缺乏同情,不关心他人喜怒哀乐者常常很难与人相处,更谈不上受人欢迎和尊重。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的品德对于社交尤其重要,一个背负自负、自傲沉重包袱的人,他友谊的财富必然少得可怜。谦虚是让人容易接受的前提,谦虚会为你的社交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淡淡的感悟:

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忠告是提高自身素质最好的方法。同时,谦虚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可以换来他人对你的敬爱。桀骜不驯、将尾巴翘到天上的人,往往没有自知之明,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决心,即便是爬到了高山的顶峰,一朝失势就会被摔得更惨。

做人懂得留一手

一个人,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华,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最好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

1.谦虚地展示才华

有些才华横溢的人,懂得把微小的才干也显露出来,使它成为自己身上的一个闪光点,而当他们的卓著才能显示出来时,就足以令人震惊。当你既有才华又懂得展示之道时,结果一定惊人。

不过,展示才华也应以谦虚的态度,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最好应该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出之。巧妙的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就展露出你所有的本领,慢慢来,逐次增多。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战胜盲目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太张狂、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讲的就是鲜花开得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如此,当你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时,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

2.锋芒毕露会惹祸上身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手脚。

第一个项目是击剑格斗。

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6个人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

在第一回合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前4名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后这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先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不料他刚跑了一半,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经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肯服气,提腿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车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众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一箭射去,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上栽了下来。另一位大将瑕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因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颖考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华上下五千年,类似的例子还真是数不胜数,比如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堂,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助这些人的才能,以实现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滥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莫不如此。

3.才华显露要恰到好处

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会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这是因为,在刘备这样的贤明君主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被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前,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

大家想一想,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免授人以“挟制”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因此,当你演示妙术时,必须讲究策略,不可把看家本领通盘托出,这样你才可长享盛名,使别人永远唯你是依。在指导或帮助那些有求于你的人时,你应激发他们对你的崇拜心理,要点点滴滴地展示你的造诣。含蓄节制乃生存与制胜的法宝,在重要事情上尤其如此。

淡淡的感悟:

事情就是这样,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恰到好处。深藏你的拿手绝技,你才可能永为人师。

有责任才有魅力

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时,才具有道德价值,并显现出超凡的人格魅力。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不会问社会能给你什么,而是时常问自己,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履行属于自己的义务。对家庭、对朋友、对民族、对社会、对事业等等,你都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

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就会感到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而有压力就自然有动力,就会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到底。这样的人是正直的,是高尚的,更是有人格魅力的。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缺点,但若缺少责任感却是要不得的。当今社会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人多;不负责任的多,而负责任的人少之又少,一个不愿承担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的人,又谈什么成功,谈什么魅力呢?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有魅力的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对父母的责任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很不理解自己的父母,说什么有代沟,没有共同语言,甚至都不愿见到二老,这真是不应该呀!

什么是责任,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不孝顺父母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只要少到外面去鬼混,少打会儿游戏,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在尽责任;少赶时髦,别去充阔,时常给父母买些小礼物,哪怕只是一双几块钱的手套,这就是责任的具体落实和表现。

2.对自己的责任

有些人,胸无大志,终日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一种对自己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有的人懒惰成性,好吃懒做,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同样是对自己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最终只能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万劫不复的路。

一个有魅力的人,应该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它最终表现为自信、自尊、自爱、自控。自信,一个经常认为自己是个矮子的人,他就真的会变成个矮子;一个经常认为自己是个巨人的人,他将会成为真正的巨人。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岂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岂能得到别人的爱。一个懂得控制自己的人,他也就控制了自己的命运。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一定是个有魅力的人,他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3.对朋友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连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他活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呢?又哪来的快乐可言呢?在这个没有完美个人,只有完美团队的时代里,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真正的朋友就要相互为对方“负责”。你有难处,朋友会给你鼓励;你堕落时,朋友会提醒你;你痛苦时,朋友会给你安慰;你落魄时,朋友会对你一如既往;你成功时,朋友会由衷地祝贺你。这样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而那种你有钱就不离左右,你落难就脚底抹油的人,只能是表面上的“朋友”。

青年人重感情,讲义气,所以,许多人会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在我们谈起对朋友的责任之前,应先看看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从不把对你的好天天挂在嘴边,更不会说他对你有多么多么的好,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我们与朋友交往时,你应该承担作为朋友所应承担的责任,他迷惘的时候,你要去帮他寻找方向;他后退的时候你要向前去推他;当他受打击的时候,你要去鼓励他;他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帮助他。

4.对事业的责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即便那些吃“百家饭”的丐帮弟子,也会希望自己拥有一份骄人的事业,也想着开奔驰畅游世界,但为什么现实中真正事业有成的人却并不多呢?原因大概就在于,很多人只是想着要拥有一份事业,但却又不愿对事业负责任吧!

有些人,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总说这工作不好,那工作也不好,不适合自己,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

无论做任何工作,都会遇到麻烦,而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一遇到麻烦就选择逃避。这些人,这个行业了解一点,那个行业了解一点,永远都只是半桶水。而那些负责任的人,都已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有了相应的发展。

工作不论好坏,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你可以是个卖水的,但你可以选择做到娃哈哈那样;你可以是个卖盒饭的,但你可以选择做到麦当劳那样;你可以是个卖米的,但你可以选择做到像王永庆那样。这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故事:弈秋是当时棋坛的泰斗,有两个人慕名拜他为师,其中一个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听从弈秋的教诲。另一个虽坐在那里听讲,却是心猿意马,总想着天上那一群群的鸟,想着该怎样拿弓箭把它们统统射下来。第一个人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棋手,而另一个却一事无成。

一旦确定了自己事业的方向,就要把它当做一辈子的事干到底,所谓的发展,也就是在一个固定领域中,随着自己学习和认识的加深,因把握住发展方向,而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未能明白你的终生事业是什么,那么你注定是一个穷人,注定整天为些小事奔忙,这样其实是很迷惘的,没有意义的。

对于青年人来说,不是能不能做什么事,而是更适合做什么事。当我们在确定自己往哪方面发展之前,建议各位朋友,先问清楚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对哪方面的事物最感兴趣?

(2)我的性格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形式的工作?

(3)我的特殊能力是什么?

(4)我的性格、我的特殊能力最适合通过什么工作来发挥?

(5)选择这份事业,我能一直坚持下去吗?

做事之前,这些问题都应该用心地搞清楚,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事业的发展负责,这直接关系到你以后的人生。人生其实就是一系列的选择,是选择失败还是成功,选择前进还是后退,选择这样还是那样,能正确做出选择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者,希望你是其中的一位。

一个有魅力的人,应该是个事业有成之人,而事业有成与自己对事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一个勇于担当事业责任的人,至少应该拥有一份执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发展,才能有成就。

5.对社会的责任

一个有魅力的人,不仅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还要能为社会承担责任,因为社会不仅是公共的,也是每个人的。

刘永好先生曾说:“我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只有农民富了,中国才算真正的富了。”因此他把企业的服务方向,锁定在为农民增产上,为农民开发出了多种能提高产量的饲料,造福于民,造福社会,自然也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在菜市场上,有些商贩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缺斤少两,往肉里注水,或在秤盘下面放块吸铁石等,他们只为那一点钱负责任,全然不顾及别人,也全然不顾及社会,最终只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淡淡的感悟:

人作为万物之灵,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中,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所以从这个方面看,也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计较越多,得到越少

叔本华说:“我们很少想到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在羡慕别人优越的物质生活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自己拥有的高尚品质、亲密的好友、疼爱你的亲人、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呢?快乐其实是一种心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主要是因为妄想太多,追求不断,贪念很重,总希望拥有一切。我们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但总是觉得自己拥有的还不够,不停地追求下去,让自己不安心,只能越来越不快乐。

有位聪明人的朋友,拥有一栋全村最豪华的别墅,每个人都认为他的生活如此富裕,应该过得很快乐。

当聪明人拜访这位朋友的时候,却发现他愁眉苦脸。

聪明人关心地问:“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不开心呢?”

朋友说:“你有没有看到,对面那座刚盖起来的新房子?”

聪明人果然看到了一座巨大的花岗岩别墅。

朋友说:“自从对面有了这栋豪宅后,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快乐。我不再是最富有的人,他比我拥有的还多,从早上起来到晚上入睡,我都会看见那栋房子,甚至做梦也会梦到,更惨的是,我经常从噩梦之中惊醒。”

聪明人说:“可是你现在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啊!还是住在这么豪华的房子里,为什么从前那么快乐,现在却不快乐了呢?更何况你的快乐和痛苦跟你的邻居有什么关系呢?”

朋友说:“你没看见他的房子比我的更豪华、更上档次吗?”

聪明人摇了摇头,说:“你现在被邻居的豪宅所折磨,也许你的邻居正因为你的大房子忍受了长久的折磨,这才把房子盖得比你的还豪华,你们都是同一类人啊。”

有时候,我们总是将自己放在了自己设计的圈套中,总是只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却忘了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羡慕让我们在不断的计较中忘了享受自己所得到的,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曾富裕过。人一生要遇到很多不顺的事,如果你遇事斤斤计较不能坦然面对,或抱怨或生气,最终受伤害的只有你自己。莫生气,不要计较太多,知足常乐。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更加快乐、幸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人总是爱较真,其实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很多朋友,而且能够左右逢缘;相反“明察秋毫”,眼里揉不进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争个是非曲直的人,人家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异己之徒。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看到有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一件事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孔子便询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是为了一道算术题。矮个说三八二十四,高个说三八二十三,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以至于几乎动起手来,最后二人打赌请一个圣贤做裁判,如谁的答案正确,对方就将一天的猎物给胜者。

这时孔子来到他们跟前,二人请圣人裁定。孔子竟然叫认为三八等于二十四的矮个将猎物给说三八等于二十三的高个猎人。高个拿着猎物走了,矮个不解,气愤地说道:“三八二十四,这是连小孩都不争论的真理,你是圣人,却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看样子你也只是徒有虚名啊!”

孔子笑到:“你说的没错,你坚持真理就行了,干吗要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讨论这种不用讨论也再明显不过的问题呢?”

矮个猎人似有所悟,孔子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失去了猎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矮个猎人听了孔子的话,点了点头。

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假如我们拿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在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别人都要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休,其实这些事情完全可以被忽略。在面对不愉快的人和事的时候,不妨“糊涂”一些,太过较真只会让自己心情郁闷,让大家越来越不愿意接近你。

生活中少些多余的认真和计较,多些自信和信任,多些聪明的“糊涂”,多些理解和谅解,生活就一定会多些开心、快乐。所以说“难得糊涂”是良训,做人不要太较真。

淡淡的感悟:

做人不要太较真,也不要太认死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太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芥蒂在你心中

在唐朝贞观年间,在遥远的广东省,当年达摩登陆中国的地方,一户贫苦人家生了一个孩子,由于家里穷,这个孩子没上过一天学,靠打柴为生。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买完柴禾回家,路过一家旅店,听到有人高声地念叨奇怪的话,就停下脚步。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好像打开了一个世界。便连忙跑进去问,这是什么话,从何处得来。

那人鄙视地看着打柴的小孩儿,不屑地说:“你能听得懂吗?这是湖北黄梅的弘忍大师讲解的《金刚经》。”

小孩儿毫不在意,一路打听并北上来到了弘忍大师说法处。他虔诚地向大师行礼,表示要学佛。

弘忍大师看了看,问道:“你是哪里人氏?来找我干什么?”

小孩答道:“我是岭南人,只求向您学习佛法。”

弘忍大师笑了,调侃道:“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受到羞辱,小男孩不仅没有恼怒,反而不卑不亢地说:“大师,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大师虽然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但暗中却很赏识他,并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最后,弘忍大师终于把衣钵传给了这个小孩,自幼丧父的小樵夫即是后来的六祖慧能和尚。

资质在人和人的身上是没有差别的,区别在于悟得到、悟不到,悟得快还是慢,而不存在“有”与“无”。尊卑本不存在,芥蒂只在心中。只要你不轻视自己,便没有人能轻视你。

你如果长相一般,那么你可能拥有白皙的皮肤或是迷人的眼睛;假使你不太聪明,那么你可能拥有灵巧的双手或是非常好的想象力。总之,人无完人,上帝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你如何去发现你的美丽。也许你少了珍珠,但你会拥有钻石;你可以放弃任何人,但你永远不能放弃挖掘自我。连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还能指望谁让夜明珠在白天光彩夺目?

如果你跪着看世界,你就会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当你爬上一定高度,你又会觉得别人很渺小。记住,其实不管你站在什么地方,你还是你。你不需要自卑,也不应该骄傲。要知道虽然人有穷富美丑之分,但人格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平等的。

人类社会没有天才,成功者也非天才。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主要是自信决定他走向成功。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价值和智慧而得出的正面、积极的描述。而自卑只能束缚你的精神,让你畏首畏尾,故步自封,一生无所作为。只要充满自信,你就会充满战胜困难的力量。

淡淡的感悟:

世上本来没有尊卑之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不要轻视自己,而是要敢于表现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块宝石,没有人可以阻止他的光芒。若想让自己成为夺目的焦点,就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一定要记住:风雨黄昏,自己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