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只有豫州刺史孙坚还要跟董卓拼一下子。原来袁术反对立刘虞为帝,一心想自己做皇帝。他把大军驻扎在鲁阳,利用孙坚去打头阵,替他鸣锣开道。他跟孙坚约定:孙坚出去冲锋,由袁术在后面接应,供应粮草。
语文活学活用
●鸣锣开道
解释:古代官吏出行时,会敲锣提示行人让路;比喻故作声势,制造舆论。
造句:身为新闻工作者应谨言慎行,不然就会给坏人鸣锣开道。
●接应
解释:应答、接济,配合自己人的行动。
造句:你们去打头阵,我们随后接应。
孙坚被徐荣打败以后,很快地召集了散兵,重新振作起来。他跟袁术约定以后,带着自己的部下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条好汉和一万多人马离开鲁阳大营,向梁县那边打过去。他老是跑在前面,个儿高,又喜欢戴着大红的头巾,后面的人只要看到大红的头巾往哪边移动,就都跟着往哪边冲。他们很快地前进了一百多里地,收复了梁县。董卓驻扎在那边的兵马不多,孙坚就把大军驻扎下来,自己带着一部分人马占领了一个地方叫阳人聚,在那儿也扎了营盘。
地理小课堂
●阳人聚
古村落名,又叫阳人城,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
语文活学活用
●营盘
解释:军营。
造句:将军发令,务必守好营盘,这对赢得战争至关重要。
到了后半晌,孙坚这儿一部分的人马早已给董卓的一个大将叫华雄的围住了。天还没黑,华雄就叫士兵拿着火把,一面放火,一面夺营。孙坚一看四面八方全是敌人的火把和旗号,他这个小小的营盘根本没法守,就下了命令,叫将士们各自作战,分头突围。他自己带着祖茂和几十个骑兵汇成一路冲了出去。孙坚吩咐手下的人分头突围,原来想借着这个办法分散敌人的注意。哪儿知道华雄的兵马不追别人,光追孙坚。他跑到哪儿,他们就追到哪儿。孙坚回头一瞧,紧追赶他的正是那个大将华雄。孙坚是个射箭的能手,他连着射了两箭,可是都给华雄躲过了。再射第三箭的时候,因为用力太猛,把弓弦拉断了,真急死人,他只好扔了弓箭,扑在马背上拼命逃跑。
祖茂跟他并着跑。他对孙坚说:“敌人光追咱们这一路,我想,是因为他们认识将军的头巾。快摘下来,让我戴上,咱们分头走吧!”孙坚就把自己的头巾跟祖茂的头盔对调了,分两路跑去。果然,华雄的兵马不管别的,只望着大红的头巾追赶。孙坚就这么抄着小道,跑回去了。
祖茂戴着孙坚的头巾东窜西跑,弯弯扭扭地躲着敌人。他跑进一块坟地,那儿也烧着火,华雄的兵马紧跟着进了坟地。他们隐隐约约望见大红的头巾,就四面围上去,还围了好几层。华雄要活捉孙坚,叫士兵们不可放箭。他们慢慢地围上去。有几个胆大的士兵,举起拳头来向孙坚直打过去。打着的可不是孙坚,他们“哎呀”一声嚷,收回拳头,全是鲜血。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石柱。当时祖茂跑进坟地,已经有气没力了。他见了坟间的石柱,就把那个头巾挂上去,下了马,抽了几鞭,把他的马轰走,自己钻在乱草堆里远远地躲着。华雄的士兵拿不着孙坚,就拿了他的头巾回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东窜西跑
解释:到处走动、奔波,多形容慌乱、忙碌的情况。
造句:为了拉到帮手,他东窜西跑。
近义词:东奔西走。
●隐隐约约
解释:模糊、不清楚。
造句:她隐隐约约看见有一头鹿跑了过去。
近义词:模模糊糊。
祖茂静静地听着,等到敌人都走了,他才出来,跑回大营,见了孙坚。孙坚很是高兴。他只怪自己不该分散兵力,以至吃了亏。第二天,他把军队检查一下,损失不大,还有一万多人。他们全军出发,重新占领了阳人聚。孙坚不敢再冒险了。他很细心地看了地形,把程普、黄盖、韩当布置停当以后,自己带着祖茂,戴着新的大红头巾,出去跟华雄比个上下高低。华雄平时出入敌军,没人敢挡,昨天又打了胜仗,今天一见孙坚出来,兵马不多,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下一交战,孙坚就败下去了。华雄正后悔昨天没把孙坚逮住,今天绝不能再放过他,死的活的都要。他就像猛虎追赶小鹿似的追了上去。
孙坚把华雄引到自己的兵马埋伏着的地方,一声号令,程普、黄盖、韩当先后杀出,把华雄围住,截断了去路。华雄仗着一把大刀,对付着程普他们三个将军。孙坚是个射箭的能手,这会儿他换上了新弓,连着射了两箭。他正准备射第三箭的时候,就瞧见华雄从马背上摔下来了。士兵们赶上去,把他的脑袋割下。
语文活学活用
●停当
解释:将事情安排妥当。
造句:她为孩子将一切准备停当后出了门。
近义词:妥帖。
●上下高低
解释:人或事的各种好坏差别。
造句:无论上下高低,各色人等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
近义词:高低好坏。
大将一死,全军慌乱,差不多被孙坚的军队完全消灭。到了这时候,徐荣才赶到。他一知道前军已经覆没,马上下令退兵。徐荣的兵马争先恐后地乱了起来,自相践踏,死伤了不少人。孙坚趁着打胜仗的一股猛劲儿,吩咐将士儿郎们直追上去,把徐荣的兵马杀得只剩下四五成了。
孙坚打了两次胜仗,斩了华雄,打败了徐荣,当即派人去向袁术报告,同时请他赶紧运送军粮,接着打到洛阳去。有人在袁术跟前说孙坚坏话,说:“要是孙坚打下洛阳,他的势力可就太大了。将军您管得住他吗?那还不是去了一只狼,来了一只虎?”袁术一想,这话有道理。他就不再发军粮给孙坚。孙坚的军队没有粮草接济,那还了得?他当夜从阳人聚动身,一口气跑了一百多里地去见袁术。
他见了袁术,指手画脚地对他说:“我跟董卓本来无冤无仇。这回我挺身出来,不顾死活地跟他作战,一来为国家除暴安良,二来为将军家报仇。这会儿托将军的洪福,刚开头打个胜仗,将军就听了小人的话,不发军粮。这么下去,怎么能成大事呢?我一心一意地为将军效劳,不料有人破坏将军的大事。请将军仔细想想,到底谁是真正忠于将军的。”
语文活学活用
●指手画脚
解释: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满意的作品指手画脚。
●除暴安良
解释:除去胡作非为的坏人,安抚好人。
造句: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大侠,为天下人除暴安良。
近义词:锄强扶弱。
袁术被孙坚说得脸都红了。他别别扭扭地说了几句不相干的话,马上就发军粮给孙坚。孙坚回到阳人聚,真是兵精粮足,一定要打到洛阳去。
他还没发兵,董卓已经派李傕向他求和来了。李傕传达董卓的“好意”,说他愿意跟孙坚结为亲戚,还说只要孙坚说一声,孙家的子弟要做太守就是太守,要做刺史就是刺史,董卓担保,一定向皇上推荐任用。孙坚可不听这一套。他说:“董卓犯了滔天大罪,成心颠覆王室,屠杀人民。我要是不能把他灭门灭族,我死了也不能闭上眼睛。他怎么还有脸来要求和亲呢?”他总算没难为使者,把李傕放回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滔天
解释:形容水势极大;比喻罪恶、祸患极大。此处用的是比喻义。
造句:董卓罪恶滔天,最后死于非命。
●颠覆
解释:翻倒;采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
造句:王莽颠覆了汉王朝,建立了新朝。
李傕走了以后,孙坚就向大谷进军。一到大谷,离洛阳只有九十里地了。
董卓当然着急了。他把汉献帝送到长安以后,自己还是屯兵洛阳。他对身边的人们说:“关东的将士屡次败在我手里,他们没有什么能耐,只有孙坚这小子戆(gàng)得厉害,你们千万不可小看他。”他叫吕布为先锋,自己带着李傕、郭汜等要亲自跟这“戆小子”见个高低。
语文活学活用
●戆
解释:傻,愣,鲁莽。
组词:戆头戆脑。
造句:他戆头戆脑的,经常在言语上顶撞领导。
孙坚叫程普、韩当他们敌住吕布,自己跟黄盖带着一队精兵直接去打董卓。李傕、郭汜慌忙跑在董卓前头,出去抵抗,可都给黄盖杀退。孙坚还是戴着大红的头巾,飞一样地跑到董卓跟前来了。董卓望见,怕吃亏,就脱口而出地说了个“退”字。他一退,全军动摇。吕布见了,只好扔了自己这一头的程普和韩当,鞭打赤兔马赶去保护董卓。他们不打算再回洛阳去跟这个“戆小子”纠缠,就往西退到渑池,驻扎下来。董卓听说孙坚还要赶到渑池来,就派所有主要的几个中郎将分头守住重要的口子和县城,自己带着吕布往长安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脱口而出
解释:未经思考就随口说出。
造句:性子直爽的人心事藏不住,往往脱口而出。
近义词:不假思索。
孙坚探听到董卓去长安了,就进了洛阳城,把那个还没烧毁的宗庙打扫打扫,用太牢祭祀一番,尽了做大臣的本分。他吩咐士兵们把董卓刨过的坟粗粗地收拾一下,把尸骨都埋了,还打算把洛阳城修理一下,可是满城都是脏土和碎砖,没法下手。他只好吩咐士兵们首先收拾街上的走道和快要倒下来的墙头什么的。有人在乱石堆里捡到了一大包金钱,也有人在破墙脚下刨出玉器来。大伙儿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谁都想趁这机会发一笔横(hèng)财。
历史追根究底
●太牢
祭祀的祭品,指牛、羊、猪。只有帝王才能用太牢祭天,诸侯只能用少牢,只有猪、羊。
语文活学活用
●横财
解释:意外得来的钱财(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横祸:意外的灾祸。
造句:横财到手,他一直心怀不安。
没想到为了收拾废墟,还真打起官司来了。程普向孙坚报告,说有几个士兵在一口枯井里捞起一具尸首,是个宫女,头上戴着金银首饰,身上还有珠宝,因此,互相争吵。孙坚马上下令:金银财宝一律归公,不得私藏。他对程普说:“井里可能还有值钱的东西,也可能还有尸首。为了喝水,也得把那几口大井清理一下。”他就叫程普去办这件事。
说起来,也真新鲜。洛阳城南有口大井,井栏上面还刻着“甄(zhēn)官井”三个大字。井里乱七八糟地不知道扔了多少东西。程普叫士兵们把这眼井清理一下。当时就捞出了不少东西,有值钱的,也有不值钱的。他叫士兵们把井水淘干,果然,又捡到了一些东西,其中有一个玉匣,看来很名贵。程普把玉匣上交给孙坚,孙坚打开来一看,是颗大印,四寸见方,一只角是用金子镶成的。倒过来看,认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原来是颗传国的玉玺。
语文活学活用
●见方
解释:物品为方形的状态,一般用在描述物品的尺寸之后。
造句:讲台上有一个砚台,大约一尺见方。
历史追根究底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是正统皇帝的凭证,据说是秦国宰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派人制成。印文的意思是,既然当了皇帝,就应当使天下安稳、百姓乐业。
孙坚很是纳闷,传国的玉玺怎么会扔在井里呢?程普可真有一套推想的本领。他说:“当初少帝被张让、赵忠他们劫走的时候,匆匆忙忙没带玉玺。那个管玉玺的内侍只怕被人夺去,就把它扔在井里。大概后来那个内侍也给人杀了,就没有人知道这玉玺的下落了。这会儿这颗传国的玉玺落在将军手里,这不是天意吗?”孙坚很高兴,吩咐左右不准把这消息传出去。他拿着玉玺抚摩了好久,把它搁在枕头底下睡了一夜。
第二天,孙坚下令撤兵,回到鲁阳去。他一离开洛阳,别人倒想进去了。
典故大讲堂
玉玺砸王莽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后,命丞相李斯将和氏璧铸成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此后玉玺就成了正统皇帝的象征,也被人称作传国玉玺。后来秦朝灭亡,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得到了传国玉玺,此后玉玺便被刘氏代代相传。那么传国玉玺到底为什么会缺了一角呢?
公元6年,西汉平帝驾崩,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刘婴在宰衡王莽的扶持下成了太子。王莽扶持刘婴当然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掌控权力。然而权力再大终究不如做皇帝来得痛快,三年后,王莽见时机已经成熟,就逼刘婴禅让,自立为帝,建立新朝,史称新始祖。
这时刘家人早已失去了权力,但还有一个王政君即太皇太后,她的手里攥着一样当皇帝必备的东西,那就是传国玉玺。当王莽来找王政君要传国玉玺时,王政君破口大骂王莽,说他猪狗不如、忘恩负义,背叛了汉室,还愤怒地将玉玺狠狠地砸向王莽。玉玺摔在了地上,等王莽捡起时,发现玉玺被摔缺了一角。最后王莽只能用黄金补上了玉玺的这道缺口。
读史听故事
温酒斩华雄
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一个英勇无敌的武将,还被后人尊称为“武圣”,那么你知道《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吗?
在传说中,华雄击败了孙坚,又接连斩杀潘凤等大将,一时间竟无人敢出战。正当联军首领袁绍愁眉不展之际,关羽主动请缨前去迎战华雄,说道:“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当时的关羽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地位低微,他请战惹来了哄堂大笑,大家都觉得他在吹牛。曹操对关羽的勇气非常敬佩,赶忙站了出来,说道:“此人威风凛凛,仪表不俗,敢站出来请战一定有勇有谋,不妨让他去尝试一下。”袁绍还是不太乐意,觉得让小兵出战很没面子。这时关羽说道:“要是不能斩落华雄,就砍了我的头!”曹操听完,斟了一杯酒递给关羽,请他喝了酒再出战。关羽说道:“等我回来再喝也不迟。”说完便提刀上马,杀出帐外。
只听外面锣鼓喧天,叫喊声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气势磅礴令众人震惊。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关羽将华雄的人头扔在了地上,举起酒杯痛饮,杯中的酒竟然还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