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我指导训练法的实施案例(1 / 1)

下面是一个运用自我指导训练法的治疗案例。

一个二年级学生吴欣(化名),今年7岁,她经常在老师的课堂上搞破坏,每次上课时都要离开座位很多次。她每次离开座位都会跑到其他同学那里说话,欺负同学,还从同学的桌子上拿东西,以及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吴欣被诊断为注意缺陷障碍和多动障碍,父母正在考虑给她服用利他林。但是,他们在决定给吴欣用药之前,还是想看看是否能用行为矫正法使她留在座位上专心听讲。

后来,吴欣的父母带着她找到了一位儿童心理专家张医生,张医生对她的问题行为采用了自我指导训练法。张医生首先对吴欣及其父母讲解,自我指导训练法就是要教会孩子自己对自己说一些话,以帮助控制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吴欣就能够学会对自己发出自我指令,使自己留在座位上,专心听老师讲课。

在张医生的办公室里,张医生用行为技能训练法对吴欣进行自我指导训练。张医生先给吴欣做行为示范,他自己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装是在刘老师的课堂里听课。每当他开始离开座位时,就停下来大声地说,“等等,我就要离座位了。我必须待在座位上,否则又会给大家添麻烦。”他一边复诵着这些自我指令,一边又坐回到座位上。然后,他又大声地说:“很好,我正在自己的座位上。刘老师喜欢我这样做!”在示范了这种行为及自我指令后,张医生就要求吴欣照他的样子自己做一次。当吴欣在角色扮演中练习这种行为及自我指令时,张医生给予表扬并及时纠正错误。他们这样反复练习很多次,直到吴欣每一次都能做对为止。当吴欣能在离开座位时大声地运用自我指令使自己坐回位子时,张医生就让她逐渐减小自我指令的声音并继续练习,直到吴欣使运用自我指令成为一种隐蔽的行为,这样就没有人能听到她的自我指令了。吴欣在办公室进行这些技能训练时,张医生给予一些实质性的表扬及其他强化,如一些小礼物和一些零食等。在练习结束时,张医生告诉吴欣,回去以后,每当她在课堂上准备离开座位时,就使用自我指令,使自己立即坐回到座位上,同时要像他们练习的那样进行自我表扬。在采用了这些方法后,吴欣在课堂上比以前更多地留在了座位上,并能更专心听讲了。她在学校的功课也有明显地改善,取得了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