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契约的类型根据被改变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只是为了改变被改变者一方的行为,可签订单方契约。如果是为了改变被改变者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关系或形成和保持良好关系,则需签订双方契约。
(一)单方契约
单方契约是指由寻求改变的患者这一方与实施监督管理的另一方一起来共同制定惩罚和强化的方式。单方契约主要用于个体想要增加的期待性行为(如学习、体育锻炼、做家务等),或减少非期待性行为(如减少上网的时间、减轻体重、减少上学、上班迟到的次数等)。如戒烟者与监理者签订的契约就是一种单方契约(见图11-3)。契约的监督管理者可以是心理医生或是同意执行这项契约的亲人、朋友。
图11-3 单方契约案例
在单方面契约中,监督管理者不能从契约的强化和惩罚中获得利益。例如,戒烟者如果在一月之内吸了烟,监理者不能把那个半个月的工资据为己有。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不能做到公平地执行这项契约。
单方面契约中的监督管理者最好应是在行为矫正中受过训练的人,要求与患者关系比较亲密的亲朋来扮演监督管理者这一角色,可能是不明智的。因为当患者没有很好地执行契约中的规定时,亲朋要实施惩罚,患者就会恳请亲朋不要实施惩罚,如果实施了就会发怒,亲朋可能不再实施惩罚,这样也就破坏了监督的效力。除非监督管理者对患者有一定的权利和权威,如父母对子女的监督或上司对下属的监督等,存在这样的问题才会减少。
(二)双方契约
双方契约是指签约的双方都想改变对方的一种目标行为。在双方契约中,由双方共同确定目标行为和实施什么样的强化、惩罚。签订双方契约的人相互之间对对方的某些行为感到不愉快,契约签订中行为的改变是使双方都感到愉快和有益的。签订双方契约的人之间通常是有关系的,如夫妻、兄妹、同事、朋友等。比如,小涛和小军是两兄弟,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没多少时间来很好地做家务,于是父母把部分家务分配给两兄弟。但是两兄弟经常比较谁做得多谁做得少,互相推卸责任,有时还斗嘴,导致很大一部分家务还是必须等到父母下班回家后来做。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父母只好求助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在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帮助他们签订了如下的契约(如图11-4)。
图11-4 交换式的双方契约案例
小军和小涛签订的是双方契约。在契约中,双方确定了要执行的特定的目标行为。一方的行为改变充当另一方行为改变的强化物。小涛的目标行为是小军期待的,小军的目标行为也是小涛期待的。因此,小涛执行目标行为的同时也期待着小军执行目标行为,反之亦然。事实上,小涛和小军目标行为的实施都是以对方目标行为的实施为交换条件的。像这样的行为契约也称为交换式的双方契约。这种交换式的契约也有可能导致当一方没有执行契约中约定的行为时,另一方也可能不执行其目标行为,使问题行为仍然存在。后来,由于小军逐渐开始不执行目标行为,班主任老师只好根据两兄弟都喜欢吃麦当劳这一特点,重新修订了行为契约的内容(如图11-5)。
在这项契约中,小涛和小军的目标行为性质是一样的,都必须要完成契约上所规定的家务,而且他们双方的奖励方式都是每周日下午去快餐店吃快餐。因为他们双方都喜欢这种强化物,所以这种强化物对他们都是一种很好的强化,而且,如果一方不能完成目标行为也不会影响另一方,因为他们的目标行为之间并没有联系,而是每个人有不同的具体目标行为,他们之间的行为契约是一种平行的契约形式。在这种对等的行为契约中,每一方都同意按对方的期望改变自己的行为,由双方来安排他们期待的行为改变的后效。
图11-5 平行的双方契约案例
[1] 引自http://www.chenhc.com/phparticle/article.ph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