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定间隔强化(1 / 1)

固定间隔强化(fixed interval schedule,简称FI)是指个体的反应只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得到强化,至于在此行为发生之前是否有相应的行为发生并不重要。对于固定于每月某日发放工资的员工来说,这个发放工资的行为就是对其工作行为的强化,一个月中的其他时间,他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强化。

这种强化程式在现实中容易被错误地运用而带来不利的后果。比如,在工作中,个别员工发现领导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查看工作状态,其间并不来观察工作情况,于是他会选择在领导通常不会来视察的时候,工作一般或者马虎,得过且过,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态度均存在一定问题;而在领导通常会视察前的合适时机努力地工作,做出很好的表现,使领导对其工作很满意而给予高的评价(这是对此人今后继续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努力工作的强化),并且多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领导的认可而最终得到提拔。领导所采用的固定间隔强化方式会给心术不正之人以空子,不利于团队的建设,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创造性工作的投入不利。

此外,在高校中通常采用的期末考试制度也是典型的固定间隔强化程式。由于不太重视对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管理(包括及时对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实践等方面的考核,给予相应的评价,并为此作为整个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很多时候对这些内容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认真执行,反而成为为了使学生及格、过关而加分的特殊手段,因而达不到相应强化的作用,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变成平时学习松松垮垮,很多甚至不愿听课而逃课玩游戏,临近期末临时抱佛脚,拼命学习,熬夜,多方寻找可能的考题范围的复习资料,昏天黑地地狂背一通,以期能够顺利过关或获得一定的好成绩。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们比较如愿,但是仅仅为考试过关、抱佛脚式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