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产生非一日之功,对其实施行为改变的过程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为了使行为改变的整个过程能有条不紊地实施,在制定行为改变方案时,还必须计划好行为实施方案的日程。制定日程表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训练者进一步明确方案中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也可督促训练者严格按照既定的日程安排有条不紊地执行方案中的各项操作程序,以提高实验处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疏忽与遗漏。
行为改变实施方案的日程安排一般根据行为改变实验模式中所要进行的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基线期,约需要1周左右。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观察与记录,建立行为基线曲线图,确定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第二个阶段处理期,一般持续2~4周不等,或更长时间。这是执行方案的核心阶段,其任务是根据确定实验设计模式,运用一定的行为处理策略(包括行为改变原理和强化方式)来处理目标行为,最后达成终点行为。第三个阶段追踪期,需要1年左右,其任务是巩固处理前两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一份完整的实施方案的日程表,应包含行为改变全过程三个基本阶段的全部日程安排。有关三个基本阶段的具体要求在第四章已做了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