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1 / 1)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决定的,并以S—R公式表示两者的关系,其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和客观条件如何制约个体行为上。认知行为改变理论则把重点放在矫正不正常的思维模式上,其观点认为个体行为是受内部认知和思维模式所决定的。近年来,大多数心理学家及行为改变者也开始注意个体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把行为看成个体因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班杜拉认为,他们所谈的人和环境是各自独立的整体,行为只是由环境所决定的或由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所决定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单向模式,不能充分描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社会学习理论较注重于综合观点。它吸收了其他行为改变理论的精华,把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观察外部行为、反应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自主交感神经系统的制约反应以及认知行为改变理论把焦点放在不合理思想的矫正工作上三种观点熔于一炉,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思想——以行动、环境、个体(包括认知和动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作为基本框架,试图解释人类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起源。这一理论中坚持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班杜拉三位一体的交互作用决定论的思想可通过图2-5表示。

图2-5 班杜拉三位一体的交互作用示意图

注:P代表个人因素;E代表环境;B代表行为。

班杜拉认为,在交互决定论中,行为、认知和其他个人因素以及环境这三者,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共同地起着作用。他指出,在三位一体交互决定论中,“交互”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论”是指某些因素影响产生某些结果,许多因素影响常常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由于相互作用影响的多重性,同一因素可以是不同种条件的组合成分,同时也可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特定的因素可能与结果相关,而不必然与结果相关。比如,假如一个你不喜欢的人邀请你打网球,你可能会想到和这个人待一下午该是多么的沉闷无趣。因此,你的内部期望可能会使你拒绝邀请。但是,如果对方许诺,假如你答应和他打网球,他就给你买一副你心仪已久的、价格昂贵的球拍,情况会怎样呢?外部环境诱因的强大力量又影响了你的行为,你可能又会同意跟他一起玩。如果,这个人在玩的过程中,又非常风趣、幽默,你可能又愿意经常与他一起玩。在这个案例中,打网球的行为、对球拍的期望值以及在打球过程中环境的愉快,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

综上可知,班杜拉的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可概括为:①行为、认知(个人因素占主要成分)及环境三因素互为因果,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②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一果多因、一因多果(注意:结果不仅指个人和环境,也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