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走过的十年,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一种全新的形态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十年。从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来看,诸多方面较之课改初期有了长足的进步。“任务推动学习”、“过程重于结果”、“生活处处是语文”等观念已达成共识,随着理解的深入,教师的创造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但仍有不少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存在误区,具体实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把综合性学习异化成阅读课、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只重视资料的搜集、成果的交流,评价手段单一等。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许多新课程实验区、语文教学研究者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现列举一些做法,以供参考。
一、安徽省芜湖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1]
(一)依据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1.粗放性教学策略
主要用于三、四年级。以“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能力和初步积累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标,不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要的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懂得观察自然和社会,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初步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在语文实践能力上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而这一阶段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拟订、小组分工协作,以及活动过程性资料的分析、活动结果的小结和评价都没有明确的要求。
2.严谨性教学策略
主要用于五、六年级。这一阶段在中段学习活动的基础上,以“综合性学习的系统研究”为主要活动特征,表现为对活动要求更加严谨、规范,从而达到高效。在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下面一些必要的准备:首先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途径范例(如可以在书本、报刊等文本资料中学,可以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中学,还可以从与别人交谈中学等);其次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范例(如怎么做调查、怎么整理资料、怎么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需要的内容、怎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接着让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活动;最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总结学习方法,品尝学习乐趣,激起新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前分好学习小组,还要拟订完整、科学的活动计划,在计划中对活动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活动结束后,要求进行总结评价、撰写调查报告等。
(二)深入分析大量“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的操作流程特征,努力总结提炼出教学规律
教学组织由三部分组成。
①学习准备。在老师组织指导下,明确活动目标与要求,组织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②学习过程。课外,小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这一阶段为时两周左右,以各小组自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为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书、上网、联系生活、采访有关人员、参观调查、参与实践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做好资料的整理和活动的记录,并形成展示的成果。其间可以用一节课进行班际的交流碰撞。
③展示成果。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学习活动成果。
具体的教学组织活动见图6-1。
图6-1 “综合性学习”教学组织过程
(三)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尝试建立“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广大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的重视,在常规语文测试卷中,有意地增加了关于“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考查。
二、宁波市泗洲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化实施研究[2]
2009年前后,宁波市泗洲路小学利用与学校仅一路之隔的宁波老外滩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始了“走进老外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化实施研究之旅,申报立项了浙江省教研课题。宁波老外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滩,有着丰厚的文化社会历史资源。宁波市泗洲路小学对“宁波老外滩”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通过图书馆借阅复印、走访社区街道、凭借网络百度搜索等多种途径,在各色资料中追寻“宁波老外滩”的文化。在大量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活动内涵。
①空间内涵:走进老外滩的地域——在感知、了解老外滩的风景、建筑、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激发对外滩的赞美、热爱之情以及渴望参与建设之愿。
②时间内涵:走进老外滩的历史——在分享、了解老外滩的变革、人物、故事的过程中,体会老外滩历史文化的特点,知晓并尝试学习外滩人不断进取、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的精神。
③学习内涵:走进老外滩过程中语文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阶段式、综合式的学习、发展。
④素养内涵:走进老外滩过程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针对宁波老外滩的学习场景,更多侧重于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文明素养、环保素养和责任感等的提升。
契合“走进老外滩”的主题、形式,宁波市泗洲路小学的学生们采用“导游图”、“行程表”、“文本素材”、“游览建议”、“游览纪念”等形式,编写了类似于旅游手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并附有图文并茂的游览图。每一部分由站点名称、游览引领、行程建议、游览资料、行程评价等内容组成。另外,他们还根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进程,选择老外滩“外滩之门——沿江休闲带——朱宅、严氏山庄——和德坊、和泰坊——紫林坊、李宅、朱式洋房——宏昌源、江北巡捕房——石库门建筑群——天主教堂、断壁——宁波美术馆、宁波城市展览馆”等游览场景,在三至六年级一共设置八站点,提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展示相关的行程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活动计划、编制活动方案,自主、合作、探究,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自主、互动、多元评价。其中第六站(五年级下学期)的情况见表6-2。
表6-2 “走进老外滩”活动第六站的内容总结
本着“语说外滩,文抒古今”的课程理念,还探索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听说读写综合式
选择或综合运用倾听、阅读、讨论、写作等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举行《外滩建筑风情是中式好还是西式好》辩论会、《我是外滩小主人》演讲会等。其基本学习流程见图6-2。
图6-2 听说读写综合式基本学习流程
2.专题课题研究式
模仿、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围绕相关专题或课题,进行资料搜集,分析整理,综合判断,解决问题,得出研究结果,最后写出有关研究报告。例如,就宁波老外滩的历史沿革进行搜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其基本学习流程见图6-3。
图6-3 专题课题研究式基本学习流程
3.模拟角色体验式
以外滩历史文化遗产、外滩当今现实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采用观察、模拟、情景体验为主要方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利用社团活动等,在课堂上、校园里甚至校外创设情境,提供模拟场景,让学生学做导游、解说员、记者等。其基本学习流程见图6-4。
图6-4 模拟角色体验式基本学习流程
4.实践活动操作式
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包括计划组织一次活动、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有趣的语文活动等。活动要建立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如利用校园“向日葵”广播站,自己组稿、播音,甚至让学生走进老外滩,作为导游、讲解员、记者等,进行实地讲解、采访等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其基本学习流程见图6-5。
图6-5 实践活动操作式基本学习流程
5.虚拟模块展示式
凭借网络设施、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如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学生自己制作《走进老外滩》视频、PPT演示文稿,编辑文集,完成《老外滩环保方案》、《老外滩景区介绍》、《老外滩广告设计》等,进行交流展示。其基本学习流程见图6-6。
图6-6 虚拟模块展示式基本学习流程
在开发、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也时刻关注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完善、评价主体的凸显、评价形式的多元。
(1)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图表式评价法,如游览图表的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如将学习计划、任务、日程、游记、随笔、资料、图片、感受、建议、表现、体会、调查研究报告等随时放入活动记录袋;实物评价法,如采用游览券、门票、纪念品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激励学生感知、理解、积累、表达;语言评价法,如同伴的互相激励、游客的欣赏表扬。
(2)评价形式。主要有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和综合评价表。以综合评价表为例,每项评价分三个等级:加油,通过,提速——象征走进老外滩的进程,内容涵盖情感态度、运用语文方法、完成任务情况、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四个维度,结合自评、互评、他评(见图6-7)。
图6-7 《走进老外滩》评价表图示
复习与思考
1.《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突出“综合性学习”?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的。
3.从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一份教案。
4.阅读下面《春游》综合性学习指导活动的安排,试对其进行评析。
(1)让学生搜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春游地点的资料,然后在班上进行介绍或演讲,再讨论确定春游地点。
(2)让学生自主策划春游活动,讨论制订活动计划,明确春游活动的任务、活动的安排、每个同学的分工等。
(3)分工做好春游准备工作,包括经费预算,联系交通工具,准备要带的用品(如照相机、写生用具、视频、雨具等),分组,讨论制定春游注意事项,等等。
(4)出游。在春游过程中,可以拍照,可以写生,可以调查了解春游地点的有关情况,通过现场搜集资料或咨询获取有关知识。
(5)总结、交流、展示。可以写日记或游记,还可为自己的作品配画;可以写经典介绍,编辑小报;可以编辑影集或写生画册;可以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这些成果都可以班为单位汇编成册,由学生自己写前言、后记,在班上展出。还要进行经费结算,并进行活动总结。
推荐阅读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林晖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技能训练.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 《这里风景独好——安徽省芜湖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jxyj_1/zonghexing/201008/t20100818_679230.htm。
[2] 周步新:《走进老外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化实施研究》,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jxyj_1/zonghexing/201110/t20111006_1072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