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艺术批评的类型(1 / 1)

结合对艺术设计批评方法的认识,我们将艺术设计批评的方式归为三类:

一、理论批评

所谓理论批评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或是专注于某种理论体系、美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批评。有些设计批评也试图从研究设计及设计现象中探求设计艺术的原理,制定理想的、包罗万象的设计美学和设计评论的原则。作为理论批评,首先是意识形态批评,然后是历史批评。

意识形态(Ideology)又称“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形态”,指作为社会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有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形式。设计的意识形态批评又称为设计的社会政治批评、思想艺术批评等。设计师所面临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实质上是哲学问题,如对于家具的认识,从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关于生活态度、人生价值的问题,设计的艺术、技术、经济性所涉及的关于对社会认识的问题,由设计而引发的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问题,在艺术设计中怎样处理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等都属于这个层面。

设计的历史批评就是研究设计的历史感。它涉及对以往的“过去性”(pastness)和对以往的“在场性”(presence)的感知能力两个方面。历史批评的目的与其说是阐明作品对现代所具有的意义,还不如说是用今天的观点去引导读者敏锐地意识到作品对当时的时代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去认识作品的“过去性”;历史因素的”在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化”。设计的历史批评包括两个层面:①是纵向研究或者说是系列性和顺序性研究,也就是历时性研究。②是横向研究,研究同一时期共存的设计、设计现象及其有关的事件,也就是“共时性”研究。

二、应用批评

应用批评又称为实用批评,是将艺术原理和美学理念作为批评原则,应用于对具体作者和设计作品的批评。应用批评包括艺术批评和操作性批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自己作品的审视以及与他人作品的比较,也是一种应用批评。

设计的艺术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从一定的思想理论和审美观点出发,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做出鉴别,表达批评主体的感受与反应。设计的操作性批评通常是指具有实用意义的设计个案说明和比较分析,即设计评论。

各种形式的设计展览会是操作性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展览会的形式集中讨论某一种设计思想和观念即设计主题,汇集各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以具体的作品来展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并广泛地与社会各类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期获得相对集中的结论,发现并倡导设计的主流,进而影响整个设计市场和消费市场。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暴露了新时代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起到了指导设计的作用。自此,国际博览会这一形式就被固定下来,频频举办,每一次在不同城市,由该国政府出面承办。博览会这一批评形式的运作方式:①展品入选必须经过博览会展品评选团的专家认定,这便是一个审查批评的过程;②在博览会期间和会后,展团的互评,观众的批评,主办机构的批评,各国政府官员的评论和报告,以及厂一家及消费者的订货,反映出这种设计批评形式的广泛影响和独特作用。

三、实践批评

艺术设计的实践批评包含审查批评和集团购买两类,后者包括具体的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等在内的消费行为。针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动机、消费观念本身就是对设计作品的理解;消费感受与经验是对设计作品的最直接的检验与评判。

审查批评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谈判磋商的过程。这种批评由特定集团承担,包括专家群体,投资方,政府主管部门,使用系统的主管甚至生产部的代表。他们从消费者的角度,以市场的眼光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综合审查,包括审查图纸、样品、模型以及试销效果。

集团购买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设计批评。所谓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不同的消费群体即不同的文化群体,而各种市场的并存,正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集团批评。现代设计便是抓住了消费集团的群体特征并且有意地强化这些特征;消费者的集团购买则接受了这种对自己集团特征的概括与强调,同时反过来进一步巩固集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