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1 / 1)

设计批评者是指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批评者的批评活动可以诉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购买行为。由于设计必须被消费,有大量的批评者就是设计的消费者。如果你购买了一把椅子,那么你就是这把椅子的设计批评者用符号学的话来说,设计批评者就是设计符号的接受者。如果我们将设计品——工业设计也好,作为传媒的广告设计也好,均看作创意的符号复合体,那么它与接收端的人——观众或消费者,即构成了解释关系。简而言之,解释者接收到设计所传递的信息,意味着将自己的符号贮备系统与设计的符号贮备系统进行对位、译码(Decoding),也就自然地运用判断、释义和评价功能,从而成为了设计的批评者。购买行为本身是一个显性的判断和结论。

设计与艺术不同,它不可能孤芳自赏,也不能留到后世待价而沽,设计必须当时被接受,被社会消费这是由设计本身的目的性决定的。设计这一特殊性质,使得设计批评没有可能形成独裁,不可能由哪个权威一锤定音,而要通过消费者自己判断口从深层来讲,设计包含着广泛的民主意识,设计批评者即消费者,通过有选择的购买活动表达了这种民主性。

艺术设计批评的对象既可以是设计现象又可以是具体的设计品。维克多·巴巴纳克有一段关于设计的名言:“所有的人都是设计师。几乎一切时候我们的的所作所为都是设计。设计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为一件渴望得到而且可以预见的东西所作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设计的过程。任何一种试图割裂设计,使设计仅仅为.设计’的举动,都是违背设计先天价值的,这种价值是生活潜在的基本模型……总之,设计是为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努力。”这既是对广义的设计的理解,又是一种独到的设计批评。

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设计的范围几乎是无所不包,设计批评的范围因此也十分宽泛,它包括各种设计现象,也包括各种设计作品。相对于设计现象的批评来说,对设计作品的批评是设计批评的狭义理解。

对于不同领域内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的方式与标准又不尽相同:

一、环境艺术设计批评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性非常强,是一个大的学科,它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等内容。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Dober)曾经这样评价环境艺术,他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无所不包的艺术。”环境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表现手法多样,可谓是集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适宜的空间和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因此,设计批评所要考察的对象,就必须围绕这些内容而展开。

二、产品设计批评理论

设计批评的对象就是设计物,而工业设计的产品,恰恰是设计批评“热衷”的对象。一件产品在设计规划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在接受设计批评的“关照”了,设计方案的是否合理,选用设计的材料是否得当,花费的成本高低等,这些都在设计批评的职能范围之中;接着是设计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设计批评仍然进行着它的“工作”,对设计产品使用者进行用户分析、对产品投人销售之前进行的市场调查等,这些都要受到设计批评的影响;当产品正式投入市场,设计批评就要根据产品的销售、目标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接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判,并给设计者和生产厂家提供宝贵的反馈信息以供他们改进与调整。到了这个阶段,设计批评的任务看似完成了,其实不然,设计批评者还要针对产品投入市场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此来得到对该产品最为全面的认识。

三、平面设计批评理论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一切和印刷相关的表现形式都可以归为平面设计的范畴;而从狭义的功能角度来看,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行为表现形式,都可以称之为平面设计。当设计批评者在评论一幅招贴画的设计创作时,首先吸引他的一定是这件作品的色彩,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不同,给人的心理感受会产生截然不同,紧接着就要评判这件作品的画面和构图了,考察作品的构图是否和谐、平衡,比例是否得当,节奏和韵律是否优美。设计批评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的全方位评价与评判,有利于设计师发现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助于大众更好地鉴赏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总之,它能够促进平面设计创作的良性循环。

图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