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本章讲解艺术设计工作背后的设计哲学内容和对设计工作的方法论内容,为学生在设计工作和设计理论学习中开拓更为广泛和丰富的理论支持,拓展思维和创意的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艺术设计有关的哲学问题,并准确的掌握艺术设计方法论的知识点,从而具有一定设计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重点:
后现代主义、符号学与艺术设计、结构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视觉思维、创造性思维。
设计的哲学,讨论的是设计的普遍性问题,如设计与需求、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美学等问题。事物的普遍陛形成了哲学:哲学结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功能,它是人类发展的意识,也是人类发展的自我意识。它是意识,因为它总是代表人类在特定时刻所达到的类本质知识的水平;它也是自我意识,因为它的宗旨总是人及人的世界的自我认识。
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满足人的需要,即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设计可以说是人需要的产物,是满足人对产品及其它非产品的需要的产物。
作为生物体的人,每个人都有需要,既有来自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饮食、休息;又有来自心理方面的精神需要,如艺术、文学、社会尊重等。彼得罗夫斯基在其主编的惜通心理与劲教科书中认为:需要是个陸的一种状态,它表现出个性对具体生存条件的依赖陛。需要是个佳能动性的源泉。当然,需要不仅是个人的,还有社会的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