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新艺术”运动(1 / 1)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也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涉及到上十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如图2-4-3)。该运动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从产生背景来看,与1860年到1890在英国和美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两个运动之间比较不同的地方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新艺术运动其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历史主义决裂,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创造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形式;二是与自然主义划清界限,针对当时自然主义对自然简单地、生搬硬套地形式模仿,提出设计应该表现自然界所蕴涵的内在规律和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把握自然、理解自然。而这种艺术形式也确实是一种新风格,虽然它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但它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及列卜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为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1890-1910年,新艺术运动在欧美盛行,这是一种装饰风格的艺术。新艺术运动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波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新艺术”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一名词是多种风格的集合体。既有非常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也有极富装饰性的三度空间的优美造型。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新艺术装饰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经常运用曲线加以自由大胆的想像,这些线条大多取自自然界中具有优美曲线的形体,以表现动植物发展的内在过程。

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发源地。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威尔德,主要从事平面和产品设计。他的设计讲究功能性,装饰以曲线为主,考虑了整体的效果。1908年他出任魏玛工艺学校校长,即包豪斯的前身。在设计中,他坚持以理性为自己设计的源泉,并且借助合理的装饰为功能服务。比利时另一位新艺术运动的大师是维克多·霍塔。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相互缠绕以及螺旋扭曲的线条,1893年他在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设计了“霍塔旅馆”,设计中到处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曲线美,葡萄藤蔓的枝条及矛盾对立的线条形成了旋风似的装饰,各个小的细节都精心设置,以满足整体风格的延续(如图2-4-4)。

图2-4-4

法国的新艺术设计追求华丽、典雅的艺术效果,这是法国一贯崇尚古典主义设计传统和象征主义结合的产物。在巴黎最有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和“六人集团”。“新艺术之家”中的设计师盖德拉设计了一整套的家具和室内陈设参加了巴黎世界博览会。“六人集团”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吉马德,他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重要成员,进行设计的重要时期正是19世纪90年代末至1905年间。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的巴黎地铁设计——“地铁风格”。他在1900年至1904年间为巴黎地铁设计了140多个不同形式的出入口,这些出入口均采用金属铸造技术,形成金属结构的植物枝干和卷曲的藤蔓,玻璃的透明顶棚则模仿海贝的形状,是典型的新艺术设计的作品。

作为新艺术风格的代表,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具有重要的影响。分离派的设计语言简洁明快,尽量用简单的直线描绘自然形态,注重几何造型的使用,趋于现代感。设计家霍夫曼是分离派的核心人物,他于1903年成立了“维也纳工作同盟”的设计集团,霍夫曼设计的银制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