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具工艺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种类并不是很多。唐以前人们大多席地而坐,宋时才渐渐采用桌椅。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家具工艺的发展。在明代,家具工艺发展已达到鼎盛,而且富于民族特色,古典式样的家具已成熟定型,史称“明式家具”(如图2-2-6)。
图2-2-6
由于宫殿、民居、园林等建筑的大量兴建,作为主要室内陈设品的家具的需求也相应大增。郑和下西洋以后,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大量热带优质木材不断输入中国。当时的木工工具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种类繁多,加工便利,而且木工技术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了诸如《鲁班经》、《髹饰录》、《遵生八笺》、《三才图绘》等有关木作工程技术的著作。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明代家具设计不断发展并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明代家具之所以能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四方面的重要因素:
①注意意匠美
在整体的设计构思上既满足功能要求,在形式上又有鲜明特色。明代椅子的靠背为一整体造型的木板,其曲线与人体脊柱相吻合,既简洁明快,又使人坐上去感到舒适。扶手的设计也十分自然、圆润,这种有机的形态给人一种亲切感,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②注意材料美
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装饰,深沉的色调与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效果,反映了设计者忠实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的思想。
③注意结构美
明代家具多不用钉、胶,而是在不同部位应用不同形式的榫,反映了木制家具特有的风韵和设计者的匠心。利用多种榫卯构成家具式样,家具可以接合,这样既可应付较庞大、笨重的家具在运输时拆卸,又不至于损伤整体木质,长期使用也不会松动。
④注意工巧美
明代坐椅的最大特征是在线条弹性美与木材材质美的调和设计上。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与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
从明代家具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优雅和简朴的设计理念。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明代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与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追求:自然而空灵,超逸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