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罗生[1] 兰莎莎[2]
【内容提要】
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将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全球碳交易以如此惊人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CDM项目最主要的供应方。因受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碳市场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中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交易形式单一且总量较低;未能参与国际主流碳市场的竞争;各地碳交易所举步维艰;碳交易的法律规则与具体制度缺失。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有:CDM并非国际碳市场的主流项目;参与全球碳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不具备;企业和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仍然不高;中国不承担且暂不承诺强制碳减排义务等。正是上述原因的存在,才导致中国目前没有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碳交易制度,也缺失任何有关碳交易制度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
·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CDM
虽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首要的任务。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保持积极合作的态度。2002年8月30日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在每年召开的UNFCCC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各方谈判,和世界各国一起研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随着《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所列的发达国家于2008年开始承担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以来,各国灵活运用“京都三机制”,努力实现本国的强制减排目标。在“京都三机制”的运用过程中,促成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由于附件一所列的发达国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国,因此全球主要的碳市场在欧美、日本迅速发展起来。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将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3]在全球碳市场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碳市场的现状却不容乐观。